发隐 [fā yǐn]
1. 揭开某种隐秘的事物。
3. 指一种阐发隐奥的文体。
发隐 引证解释
⒈ 揭开某种隐秘的事物。 元 姚燧 《故民锺五六君墓铭》:“伊谁成厥孝子志,苟有善兮必门地。
引汉 氏 仲山 凡岂异,奋笔发隐太史 燧。”
⒉ 指一种阐发隐奥的文体。
引明 刘若愚 《酌中志·内臣职掌纪略》:“纍臣自 崇禎 戊辰秋,絶荤酒,皈依释氏,又诵《金刚》等经,又得详味 莲池大师 所纂《弥陀疏抄》、《菩萨戒发隐》等编,欢服释教宏博,诚暗助圣朝,治化不浅。”
例如:鲁迅 《准风月谈》有《帮闲法发隐》。
发隐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发奸擿伏释义:揭发隐藏的坏 人坏事。 形容吏治精明。《汉书·赵广汉传》:“其发奸擿伏如神。” 擿(tī):揭发。伏:隐瞒的坏事。
- 2.
发奸露复释义:揭发隐秘的坏人坏事。形容治理政事精明。
- 3.
发隐释义:⒈揭开某种隐秘的事物。⒉指一种阐发隐奥的文体。
- 4.
发隐摘伏释义:发:揭发。 揭发隐秘的坏人坏事。
- 5.
打嚏释义:打喷嚏。元 康进之《李逵负荆》第三折:“打嚏耳朵热,一定有人説。”鲁迅《准风月谈·帮闲法发隐》:“看过一年半载,就满脑都是某阔人如何摸牌,某明星如何打嚏的典故。”
- 6.
抉奥阐幽释义:剖析奥秘,阐发隐微。
- 7.
摘伏释义:⒈犹折服。 ⒉揭发隐秘的坏人坏事。
- 8.
擒奸擿伏释义:捕捉奸人,揭发隐恶。
- 9.
擿奸发伏释义:揭露举发隐秘的奸人和坏事。
- 10.
理冤擿伏释义:理冤擿伏是一个汉语词语,意思是伸雪冤屈,揭发隐秘的坏事
- 11.
艳尸释义:指年轻女人的尸体。鲁迅《准风月谈·帮闲法发隐》:“死的是女人呢,那就更好了,名之曰‘艳尸’,或介绍她的日记。”
- 12.
隐僞释义:不为人知的奸伪之事。《三国志·魏志·和洽传》:“古之大教,务在通人情而已。凡激诡之行,则容隐伪矣。”《北齐书·冯翊王润传》:“及长,廉慎方雅,习於吏职,至摘发隐伪,姦吏无所匿其情。”
- 13.
隐发释义:谓揭发隐私。《后汉书·锺离意传》:“帝性褊察,好以耳目隐发为明,故公卿大臣数被詆毁。”李贤 注:“隐,犹私也。”《资治通鉴·汉明帝永平三年》引此文,胡三省 注曰:“余谓隐者,人耳目之所不及,帝好以耳目窥其隐而发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