渼陂 [měi bēi]
1. 古代湖名。在今陕西省户县西,汇终南山诸谷水,西北流入涝水。一说因水味美得名;一说因所产鱼味美得名。
渼陂 引证解释
⒈ 古代湖名。在今 陕西省 户县 西,汇 终南山 诸谷水,西北流入 涝水。一说因水味美得名;一说因所产鱼味美得名。
引唐 杜甫 《渼陂行》:“岑参 兄弟皆好奇,携我远来游 渼陂。”
宋 吴曾 《能改斋漫录·事实一》:“唐 元澄 撰《秦京杂记》载, 渼陂 以鱼美得名。”
清 孙枝蔚 《汪夐岩招泛舟城西值河水初涨》诗:“故乡风景亦不恶,平生未得见 渼陂。”
渼陂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冲融释义:⒈亦作“冲融”。 充溢弥漫貌。唐 韩愈《游青龙寺赠崔大补阙》诗:“魂翻眼倒忘处所,赤气冲融无间断。”《西游记》第八四回:“﹝ 行者 ﹞佇立在云端里,往下观看,只见那城中喜气冲融,祥光荡漾。”⒉水波荡漾貌。唐 杜甫《渼陂行》:“半陂已南纯浸山,动影裊窕冲融间。”杨伦 笺注:“冲融,谓水波溶漾。”宋 王安石《送吴显道》诗之一:“飞空结楼臺,影动杳裊冲融间。”清 冒襄《影梅庵忆语》卷二:“是篇娓娓至数千言,浩浩荡荡,西起 崑崙,东注 溟 渤,冲融窈窕,异派分支,千态万状,姿媚横生。”⒊冲和,恬适。唐 杜甫《寄
- 2.
氛埃释义:⒈污浊之气;尘埃。《楚辞·远游》:“风伯为余先驱兮,氛埃辟而清凉。”南朝 梁 沉约《应王中丞思远咏月》:“月华临静夜,夜静灭氛埃。”唐 杜甫《渼陂行》:“主人锦帆相为开,舟子喜甚无氛埃。”明 宋濂《抱瓮子传》:“非惟人随流水而逝,异日凌霄之崇搆皆荡为氛埃。”⒉借指尘世或俗念。宋 陆游《严君平卜台》诗:“先生久已蜕氛埃,道上犹传旧卜臺。”宋 陆游《夜思》诗:“簿领沉迷无日了,试凭诗思洗氛埃。”⒊比喻战乱。北周 庾信《商调曲》:“君臣一体,可以静氛埃;得人则治,何世无奇才。”唐 胡曾《独不见》诗:“玉关 一
- 3.
白阁释义:⒈山峰名。在 陕西省。唐 岑参《因假归白阁西草堂》诗:“东望 白阁 云,半入 紫阁 松。”唐 杜甫《渼陂西南台》诗:“错磨 终南 翠,颠倒 白阁 影。”仇兆鳌 注引《通志》:“紫阁、白阁、黄阁 三峯,具在 圭峯 东。紫阁,旭日射之,烂然而紫。白阁 阴森,积雪不融。黄阁 不知所谓。三峯不甚远。”⒉指楼阁。唐 李商隐《街西池馆》诗:“白阁他年别,朱门此夜过。”前蜀 贯休《读贾区贾岛集》诗:“青云终叹命,白阁久围炉。”
- 4.
空翠堂释义:空翠堂位于陕西省户县城西约2公里处的渼陂湖心小岛上,又名杜工部祠。
- 5.
错磨释义:琢磨;磨擦。语本 晋 束晳 《补亡诗·白华》:“粲粲门子,如磨如错。” 唐 杜甫 《渼陂西南台》诗:“错磨 终南 翠,颠倒 白阁 影。” 仇兆鳌 注引《杜臆》:“水漾山光,故曰错磨。” 唐 白居易 《答箭镞》诗:“精在利其鏃,错磨锋鏑成。” 宋 范成大 《桂海虞衡志·志草木》:“如木工所用砂纸,可以错磨爪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