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二人夺释义:刀的一种。 鞘似手仗,刀贮其中,遇人抢夺,鞘脱刃出,可以防身,故名。
- 2.
俄国桑搏释义:就是“不带武器的防身术”,是集踢、打、摔、拿、地面技、器械防守、解脱、押解、捆绑、日常物品的防身格斗术。
- 3.
千牛刀释义:刀名。 语本《庄子·养生主》:“﹝庖丁﹞所解数千牛矣,而刀刃若新发於硎。”后因以“千牛刀”称锋利的刀,亦代称御刀。南朝 梁元帝《金楼子·箴戒》:“时 杨玉夫 见 昱 醉无所知,乃与 杨万年 同入毡幄中,以千牛刀斩之。”《北史·魏纪五》:“丙午,帝率 南阳王 宝炬、清河王 亶、广阳王 湛、斛斯椿 以五千骑宿於 瀍 西 杨王 别舍,沙门都维那 惠臻 负璽持千牛刀以从。”《通典·职官十》“左右千牛卫,后汉 有千牛备身,掌执御刀,因以名职”原注:“谢绰《宋拾遗》有千牛刀,即人君防身刀也。”
- 4.
哨棒释义:行路防身用的棍棒。
- 5.
唐倪甲释义:唐倪甲应为“犭唐猊甲”,中华字海收录“犭唐”字,为上古猛兽,明代小说家罗贯中《残唐演义》贯串全篇的一种防身铠甲,相传为三国第一猛将吕布的贴身软甲,并非外面那件兽面吞头连环铠。
- 6.
啮镞法释义:古代传说善射者以口接箭防身的技艺。
- 7.
小铠释义:防身内甲。
- 8.
彭排释义:旁排。即盾牌。御攻防身的战具。彭,通“旁”。《释名·释兵》:“彭排:彭,旁也。在旁排敌御攻也。”《太平御览》卷三五七引 三国 蜀 诸葛亮《军令》:“帐下及右阵各持彭排。”《资治通鉴·晋安帝义熙八年》:“显之 至军后不见 藩,而见军人担彭排战具。”胡三省 注:“彭排,即今之旁排,所以扞锋矢。”
- 9.
心猿释义:佛教语。喻攀缘外境、浮躁不安之心有如猿猴。语本《维摩经·香积佛品》:“以难化之人,心如猿猴,故以若干种法,制御其心,乃可调伏。”唐 罗隐《灵山寺》诗:“欲依师问道,何处繫心猿?”《水浒传》第一○一回:“芳芬绰约蕙兰儔,香飘雅丽芙蓉袖,两下里心猿都被月引花钩。”清 李渔《慎鸾交·情访》:“避色偏来窈窕,防身怕不坚牢,眼掛罘罳眉上锁,不许心猿往外跳。”参见“心猿意马”。
- 10.
怀璧释义:《左传·桓公十年》:“周 谚有之:‘匹夫无罪,怀璧其罪。’”杜预 注:“人利其璧,以璧为罪。”因以“怀璧”比喻多财招祸或怀才遭忌。《三国志·魏志·华歆传》:“本无拒诸君之心,而所受遂多,念单车远行,将以怀璧为罪,愿宾客为之计。”唐 李华《咏史诗》之四:“得罪因怀璧,防身輒控弦。”清 姚鼐《钱舜举<萧翼赚兰亭图>》诗:“语卿且勿諫,怀璧不可居。”
- 11.
手挝释义:宋 时一种可用以击人、防身的手杖。
- 12.
折刀释义:⒈又叫折刀儿。能折叠嵌入刀柄内的袖珍刀具。⒉藏族人用以防身或砍切物品的各种腰刀,多随身携带。又叫藏刀。
- 13.
铔鍜释义:颈甲。 一种防身用具。
- 14.
防身释义:保护自身不受侵害:防身术。
- 15.
防身刀释义:即千牛刀。《宋书·后废帝纪》:“玉夫 见 昱 醉熟无所知,乃与 万年 同入毡幄内,以 昱 防身刀斩之。”《资治通鉴·宋顺帝昇明元年》引此文,胡三省 注曰:“御左右防身刀,即所谓千牛刀也。”参见“千牛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