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序 [shí xù]
1. 季节变化的次序;先后的顺序。
例草木随着时序的变化而枯荣。
时序刚刚过了秋分,就觉得突然增加了一些凉意。——《秋色赋》
英[seasonal change order;]
时序 引证解释
⒈ 时间的先后;季节的次序。
引《史记·苏秦列传论》:“吾故列其行事,次其时序,毋令独蒙恶声焉。”
《文选·陆机<赠尚书郎顾彦先>诗》:“凄风迕时序,苦雨遂成霖。”
李善 注:“《庄子》曰:阴阳四时运行,各得其序。”
宋 梅尧臣 《冬雷》诗:“天公岂欺物,若此汩时序。”
⒉ 节候;时节。
引唐 李益 《合源溪期张计不至》诗:“霜露肃时序,缅然方独寻。”
元 郑光祖 《智勇定齐》第二折:“这些时慵怠粧梳,正遇着务农忙养蚕时序。”
曹靖华 《飞花集·穿着细事且莫等闲看》:“春夏秋冬,时序更迭。”
⒊ 时间;光阴。
引《北史·赵文表传》:“后自发彼蕃,已淹时序,途经沙漠,人马疲劳。”
唐 韦应物 《寄柳州韩司户郎中》诗:“悵望城闕遥,幽居时序永。”
宋 苏舜钦 《晚泊龟山》诗:“每伤道路销时序,但屈心情入酒盃。”
郭沫若 《文艺论集·文学的本质》:“这单纯的或者复杂的感情如不加以时序的延长,那是不能发生出诗的表现的。”
⒋ 犹时世。
引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时序》:“故知文学染乎世情,兴废繫乎时序。”
元 秦简夫 《赵礼让肥》第四折:“贤臣良将保鑾舆,正遇着得收成太平时序。”
明 王文昌 《南绣停针·夏景》套曲:“良辰美景天付与,正四海太平时序。”
⒌ 犹承序,承顺。言有条理。参见“时叙”。
引《史记·五帝本纪》:“舜 举八愷,使主后土,以揆百事,莫不时序。”
汉 蔡邕 《汉太尉杨公碑》:“敬揆百事,莫不时序。”
《旧唐书·文苑传下·吴通玄》:“今四方无事,百揆时序,制书职分,宜归中书舍人。”
国语词典
时序 [shí xù]
⒈ 时间、季节的先后顺序。
引《史记·卷六九·苏秦传·太史公曰》:「吾故列其行事,次其时序,毋令独蒙恶声焉。」
《文选·陆机·赠尚书郎顾彦先诗二首之一》:「凄风迕时序,苦雨遂成霖。」
⒉ 时节、节候。
引元·郑光祖《智勇定齐·第二折》:「这些时慵怠妆梳,正遇著务农忙养蚕时序。」
⒊ 时世、时代。
引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时序》:「故知文变染乎世情,兴废系乎时序。」
元·秦?夫《赵礼让肥·第四折》:「贤臣良将保銮舆,正遇著得收成太平时序。 」
时序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不退位释义:不退位指司天之气异常,当值司天之气在气节时序已到,而不让位于新司天之气,使气候异常,对人的健康有一定影响。
- 2.
主频率释义:数字电子计算机内部主要的时序信号源的频率。是决定一台计算机运算速度的重要参数。一台计算机的主频率是稳定不变的。通常主频率高的计算机,其运算速度也快。
- 3.
乞巧楼释义:乞巧的彩楼。唐 王建《宫词》之九二:“每年宫女穿针夜,勅赐诸亲乞巧楼。”五代 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卷下:“宫中以锦结成楼殿,高百尺,上可以胜数十人,陈以瓜果酒炙,设坐具以祀牛女二星,嬪妃各以九孔针五色线向月穿之,过者为得巧之候,动清商之曲,宴乐达旦,谓之乞巧楼。”宋 孟元老《东京梦华录·七夕》:“至初六日七日晚,贵家多结綵楼于庭,谓之乞巧楼。”明 梁辰鱼《普天乐·咏时序悼亡》曲:“羡谁家乞巧楼头,笑声喧玉倚香隈。”参见“乞巧”。
- 4.
从宦释义:⒈犹言做官。南朝 梁 刘勰《文心雕龙·时序》:“伟长 从宦於 青 土。”唐 武元衡《兵行褒斜谷作》诗:“矢槖弧室岂领军,儋爵食禄由从宦。”宋 苏轼《上神宗皇帝书》:“士大夫捐亲戚,弃坟墓,以从宦於四方者,宣力之餘,亦欲取乐,此人之至情也。”⒉指家属跟随在任内。清 曾国藩《陈岱云妻易安人墓志铭》:“吾妻从宦五年,既殁而敛,求衵衣,无一完者,吾之贫可知也。”
- 5.
代叙释义:⒈指时序更替。⒉代序,本非书序之体的文章而用来代替书序。
- 6.
凄风释义:⒈寒风。《左传·昭公四年》:“春无凄风,秋无苦雨。”杜预 注:“凄,寒也。”凄,一本作“凄”。汉 王粲《赠蔡子笃》诗:“烈烈冬日,肃肃凄风。”晋 陆机《赠尚书郎顾彦先》诗之一:“凄风迕时序,苦雨遂成霖。”明 何景明《秋思赋》:“浩霖雨之泥途兮,凄风举而飘扬。”⒉西南风。一说,凉风。《吕氏春秋·有始》:“西南曰凄风。”凄,一本作“凄”。高诱 注:“一曰凉风。”南朝 宋 鲍照《代白紵舞歌辞》之一:“凄风夏起素云回,车怠马烦客忘归。”⒊寒风。《左传·昭公四年》:“春无凄风,秋无苦雨。”杜预 注:“凄,寒也。”
- 7.
十六族释义:指古代传说的 高阳氏 的后代八恺和 高辛氏 的后代八元,为 舜 向 尧 推荐的十六个贤臣。因其各有大功,皆赐氏族,故称。也称十六相。《左传·文公十八年》:“昔 高阳氏 有才子八人,苍舒、隤敳、檮戭、大临、龙降、庭坚、仲容、叔达,齐、圣、广、渊、明、允、篤、诚,天下之民谓之八愷。高辛氏 有才子八人,伯奋、仲堪、叔献、季仲、伯虎、仲熊、叔豹、季貍,忠、肃、共、懿、宣、慈、惠、和,天下之民谓之八元。此十六族也,世济其美,不陨其名。以至於 尧,尧 不能举。舜 臣 尧,举八愷,使主后土,以揆百事,莫不时序,地平天成
- 8.
圣历释义:⒈见“圣历”。 ⒉亦作“圣歷”。谓帝王的历数,国运。南朝 梁 刘勰《文心雕龙·时序》:“今圣歷方兴,文思光被,海岳降神,才英秀发。”唐 任希古《和左仆射燕公春日端居述怀》:“圣历开环象,昌平降甫申。”唐 方干《闰春》诗:“自兹延圣历,谁不驻年光。”⒊借称皇帝。《文选·江淹<诣建平王上书>》:“方今圣历钦明,天下乐业。”刘良 注:“圣历,谓天子也。”
- 9.
天回日转释义:指天体运行,时序变迁。也作天回地转。
- 10.
天期释义:⒈上天规定的时期。古人行事常委之天命,故称。《诗·大雅·大明》“肆伐大 商,会朝清明”汉 郑玄 笺:“以天期已至,兵甲之强,师率之武,故今伐 殷。”⒉指时序中适于作某事的时机和气候条件。《周礼·地官·遂师》“巡其稼穡而移用其民,以救其时事”汉 郑玄 注:“而有天期、地泽、风雨之急。”⒊指皇帝规定的期限。《汉书·广陵厉王刘胥传》:“奉天期兮不得须臾。”颜师古 注引 张晏 曰:“奉天子期,当死,不得復延年。”
- 11.
尧蓂释义:⒈相传 帝尧 阶前所生的瑞草。此草每月朔日生一荚,至月半,积至十五荚。十六日起,日落一荚,月末而尽。小建则余一荚,萎而不落。见《竹书纪年》卷上。唐 陆龟蒙《寄怀华阳道士》诗:“休採古书探 禹 穴,自刊新历鬭 尧 蓂。”宋 晏殊《喜迁莺》词:“尧 蓂随月欲团圆,真驭降荷兰。”⒉指时序、光阴。明 沉德符《野获编补遗·词林·吉士阁试诗》:“嘉靖 壬辰科庶常 王梅 ……《长安新秋感怀七言律诗》云:‘鳷鹊楼高灝气横,尧 蓂商律又敷荣。’”
- 12.
岁功释义:⒈一年的时序。《汉书·律历志上》:“权者,銖、两、斤、钧、石也……四万六千八十銖者,万一千五百二十物历四时之象也。而岁功成就,五权谨矣。”南朝 宋 沉约《悯国赋》:“时难纷其未已,岁功迫其将徂。”《北史·循吏传论》:“为政之道,宽猛相济,犹寒暑迭代,俱成岁功也。”明 宋濂《燕书》之三三:“阴阳合而大化彰,寒暑正而岁功成,夫妇和而家政理,天道也,亦人道也。”⒉一年农事的收获。《汉书·礼乐志》:“阳出布施於上而主岁功,阴入伏藏於下而时出佐阳。阳不得阴之助,亦不能独成岁功。”汉 王符《潜夫论·爱日》:“竟亡一岁
- 13.
平成释义:语出《左传·文公十八年》:“舜 臣 尧,举八愷,使主后土,以揆百事,莫不时序,地平天成。”《书·大禹谟》:“地平天成,六府三事允治,万世永赖,时乃功。”后以“平成”谓万事安排妥帖。明 杨慎《别陈玉泉》诗:“平成绍 禹 绩,玄圭献 尧 天。”清 赵翼《岣嵝碑歌》:“黄熊九载绩弗效,圣子起任平成责。”
- 14.
并驰释义:齐头并进。 《楚辞·离骚》:“屯余车其千乘兮,齐玉軑而并驰。”三国 魏 曹丕《典论·论文》:“咸以自骋驥騄於千里,仰齐足而并驰。”南朝 梁 刘勰《文心雕龙·时序》:“於时 正始 餘风,篇体轻澹,而 嵇、阮、应、繆,并驰文路矣。”
- 15.
应序释义:顺应时序。
- 16.
底禄释义:谓获得俸禄或官位。《左传·昭公元年》:“底禄以德,德钧以年,年同以尊。”孔颖达 疏:“致禄以德之大小为差也。”底,一本作“厎”。南朝 梁 刘勰《文心雕龙·时序》:“於是 王褒 之伦,底禄待詔。”
- 17.
征序释义:行旅的时序。
- 18.
御天释义:⒈控御天道,统治天下。 《易·乾》:“时乘六龙以御天。”孔颖达 疏:“乾之为德,以依时乘驾六爻之阳气,以控御於天体。”南朝 齐 王融《永明十一年策秀才文》之一:“朕秉籙御天,握枢临极。”唐 黄滔《景阳井赋》:“御天失措,且四方之大何从;没地无慙,顾九仞之深可匿。”明 王鸿儒《凝斋笔语》卷一:“天之六阳时序如此,圣人加画乾封亦如此,此所以御天也。”⒉宫门名。元 杨允孚《滦京杂咏》之三三:“又是宫车入 御天,丽姝歌舞太平年。”
- 19.
愆序释义:谓时序失调。 语本《左传·文公元年》:“履端於始,序则不愆。”《南史·宋纪中·文帝》:“五年春正月乙亥,詔以阴阳愆序,求讜言。”唐 白居易《祈皋亭神文》:“居易 忝奉詔条,愧无政术,既逢愆序,不敢寧居。”
- 20.
感时伤怀释义:指一个人很多愁善感,时序交替都可以使其感到悲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