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藉端 藉端的意思
jièduān

藉端

简体藉端
繁体
拼音jiè duān
注音ㄐㄧˊ ㄉㄨㄢ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jiè jí,(1) 垫在下面的东西。(2) 衬垫。【组词】:枕藉。(3) 同“借”。(4) 抚慰。【组词】:慰藉。(5) 含蓄。【组词】:蕴藉。(6) 假设,假使。【例句】:“公等遇雨,皆已失期,失期当斩。藉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1) 践踏,凌辱。【例句】:“人皆藉吾弟”。狼藉。(2) 进贡。【例句】:“其藉于成周”。(3) 〔藉藉〕同“籍籍”。(4) 姓。

duān,(1) 正,不歪斜。【例句】:端正(①事物不歪斜;②正派,正确;③使端正)。端丽。端然。端庄。端秀。端静。端坐。(2) 正派,正直。【组词】:端方。端直。端重(zhòng )。品行不端。(3) 事物的一头。【例句】:端的(dì)(①事情的经过,底细;②的确,果然;③究竟。均亦称“端底”)。端倪。端详。事端。争端。(4) 用手很平正地拿。【组词】:端盆。端碗。端茶。把问题端出来说清楚。(5) 姓。

基本含义

通过借口或理由来掩饰真实意图。

藉端的意思

藉端 [jiè duān]

1. 以某件事为借口。

借端发作。

[use as a pretext;]

藉端 引证解释

⒈ 假托某一事由作为借口。

清 薛福成 《出使四国日记·光绪十六年十一月初六》:“邇来 德 义 等国自行保护教士,而 法国 藉端陵人之燄稍衰,可以杜其朦混侵权之弊,於大局甚有裨益。”


国语词典

藉端 [jiè duān]

⒈ 假托事由。也作「借端」。

如:「他这样做,是存心借端寻衅。」

借故


藉端的近义词及解释

    • 1.
      借口释义:⒈以(某事)为理由(非真正的理由):不能借口快速施工而降低工程质量。⒉假托的理由:别拿忙做借口而放松学习。
    • 2.
      借故释义:借口某种原因:借故拖延。 他不愿意再跟他们谈下去,就借故走了。
    • 3.
      托辞释义:同“托词”。
    • 4.
      托故释义:借口某种原因:托故不来。托故早退。
    • 5.
      借端释义:借口某件事:借端生事。借端推托。

藉端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为渊敺鱼,为丛敺爵释义:语出《孟子·离娄上》:“为渊敺鱼者,獭也;为丛敺爵者,鸇也;为 汤 武 敺民者,桀 与 紂 也。”《晋书·段灼传》引作“为川驱鱼,为藪驱雀”。敺,比喻为政不善,人心涣散,使百姓投向敌方。清 薛福成《请豁除旧禁招徕华民疏》:“奸胥劣绅,且得窥其罅以滋扰累,为渊敺鱼,为丛敺爵,甚非计也。”新广东武生《黄萧养回头》:“大小文武官员,都是助 紂 为虐,为渊敺鱼,为丛敺雀,立意藉端,陷害良民。”毛泽东《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关门主义‘为渊驱鱼,为丛驱雀’,把‘千千万万’和‘浩浩荡荡’都赶到敌人那一边去,只博
    • 2.
      破白释义:⒈谓候选或依资格可以升职的官员第一次得到上级或有关官署的荐举状。宋 赵昇《朝野类要·破白合尖》:“选人得初举状,谓之破白;末后一纸凑足,谓之合尖,如造塔上顶之意。”宋 叶适《刘靖君墓志铭》:“作邑者,要路之储也,以改官为急。盖有因缘属託於破白之初矣,未有逡巡退却於及格之际也。”⒉指开始征收钱粮,在空白的籍帐上登录缴纳情况。《续御寇略》引 清 咸丰 四年五月《催完钱粮示》:“而一县之大,屈计素封有力之家,实亦不少,显係藉端观望延挨,以致上年旧欠为数甚鉅,本年新粮尚未破白。”
    • 3.
      藉端释义:假托某一事由作为借口。清 薛福成《出使四国日记·光绪十六年十一月初六》:“邇来 德 义 等国自行保护教士,而 法国 藉端陵人之燄稍衰,可以杜其朦混侵权之弊,於大局甚有裨益。”
    • 4.
      虎神营释义:义和团起义时,清 政府在 北京 编募的禁卫军。 主要用以镇压革命群众,也打击一些洋人。《光绪朝东华录·光绪二十六年五月》:“壬子,諭:前因近畿一带,拳民藉端滋事,人心浮动,叠经諭令严行查办……除諭飭管理神机营、虎神营王大臣将所部弁兵全行驻厂,并遴派马步队伍,各按地段,昼夜梭巡。倘有匪徒聚众生事,即行拿办。”李希圣《庚子国变记》:“﹝庚子五月﹞二十三日,德 使 克林德 入总理衙门,载漪 伺于路,令所部虎神营杀之。虎神营者,虎食羊,而神治鬼,所以诅之也。”

藉端(jieduan)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藉端是什么意思 藉端读音 怎么读 藉端,拼音是jiè duān,藉端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藉端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