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牧放 牧放的意思
fàng

牧放

简体牧放
繁体
拼音mù fàng
注音ㄇㄨˋ ㄈㄤˋ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mù,(1) 放养牲口。【组词】:牧童。畜牧。牧场。放牧。游牧。牧民。牧歌。牧群。(2) 治。【例句】:牧民(治理人民)。(3) 古代治民之官。【组词】:州牧。

fàng,(1) 解脱约束,得到自由。【例句】:把笼子里的鸟放了。放胆。放诞。放任。放肆。放歌。放怀。豪放。释放。(2) 散(sàn)。【组词】:放工。放假。放学。放晴(阴雨后转晴)。(3) 带牲畜到野外去吃草。【组词】:放牧。放羊(亦喻任其自由行动,放手不管,含贬义)。(4) 驱逐到远方去。【组词】:放逐。放黜。流放。(5) 到基层去。【例句】:放官(古时指任命为外地官员)。下放。(6) 发出。【组词】:放电。放毒。放光。发放。(7) 借钱给别人,收取利息。【组词】:放债。放贷。(8) 扩展。【组词】:放大。放宽。(9) 花开。【组词】:百花齐放。心花怒放。(10) 搁、置。【例句】:这件事情不要紧,先放一放。存放。放弃。放心。放置。(11) 至。【组词】:放乎四海。摩顶放踵。

基本含义

放牧、放养牲畜。

牧放的意思

牧放 [mù fàng]

1. 把牲畜放到草地里吃草和活动。

牧放 引证解释

⒈ 把牲畜放到草地里吃草和活动。

《旧唐书·宪宗纪上》:“乙卯,畿内军镇牧放,駙马贵族略获,并不得带兵仗,恐杂盗也。”
宋 曾巩 《青云亭闲坐》诗:“牧放手幽鞭,耕锄躬瘦陇。”
郝斯力汗 《阿吾勒的春天》二:“他对自己牧放的每只牲畜知道得就像自己的十个手指头一样。”


国语词典

牧放 [mù fàng]

⒈ 放牲畜到草地里去吃草和活动。

《旧唐书·卷一四·宪宗本纪上》:「乙卯,畿内军镇牧放,驸马贵族略获,并不得带兵仗,恐杂盗也。」


牧放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三牧释义:指牧放戎马、田马、驽马的牧场。《逸周书·籴匡》:“年俭穀不足,宾祭以中盛,唯钟鼓不服美,三牧五库补摄。”朱右曾 校释引 卢文弨 曰:“三牧,当谓戎马、田马、駑马三物之牧也。”
    • 2.
      放牛归马释义:把作战用的牛马牧放。比喻战争结束,不再用兵。
    • 3.
      放牧释义:把牲畜放到草地等处吃食和活动。也说牧放。
    • 4.
      牧地释义:牧放牲畜的地方。
    • 5.
      牧夫释义:⒈古代管理民事的地方官。⒉牧放牲畜的人。
    • 6.
      牧马释义:⒈牧放马匹。⒉古代作战多用战马,故常以“牧马”指驻防、戍边或胡骑南侵。⒊放牧的马。旧题汉李陵《答苏武书》:“侧耳远听,胡笳互动,牧马悲鸣。”唐李益《塞下曲》:“燕歌未断塞鸿飞,牧马羣嘶边草緑。”⒋引申指胡骑或征骑。
    • 7.
      略获释义:⒈俘获。《三国志·吴志·诸葛恪传》:“士卒伤病,流曳道路,或顿仆坑壑,或见略获。”⒉指游猎。《旧唐书·宪宗纪上》:“﹝六年三月﹞乙卯,畿内军镇牧放,駙马贵族略获,并不得带兵仗,恐杂盗也。”
    • 8.
      监地释义:官府将放牧马群的官地交给农民开垦、耕种,称为监地。 宋 欧阳修《论监牧札子》:“惟闻今 河东 嵐石之间,山荒甚多,及 汾河 之侧,草地亦广,其间草软水甘,最宜牧养,往时 河东 军马常在此处牧放。今马数全少,闲地极多,此乃 唐 楼烦 监地也。”《宋史·河渠志六》:“比年水势稍改,自海门过 赭山,即回薄 巖门、白石 一带北岸,坏民田及盐亭、监地,东西三十餘里,南北二十餘里。”《清会典·户部五·尚书侍郎职掌五》:“凡田地之别:有民田,有更名地,有屯田,有灶地……有牧地,有监地。”原注:“国初沿 明 制,於 甘肃
    • 9.
      轮放释义:轮流牧放。
    • 10.
      轮牧释义:把一定范围的草原划为几个区,轮流牧放。可以保证牧草轮流恢复生长,使牲畜经常吃到好草,也有利于保护草原生态。

牧放(mufang)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牧放是什么意思 牧放读音 怎么读 牧放,拼音是mù fàng,牧放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牧放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