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ēng, ◎ 管乐器名,一般用十三根长短不同的竹管制成,吹奏。【组词】:笙歌。芦笙。笙管乐(yuè)。
qìng,(1) 古代打击乐器,形状像曲尺,用玉、石制成,可悬挂。(2) 佛寺中使用的一种钵状物,用铜铁铸成,既可作念经时的打击乐器,亦可敲响集合寺众。(3) 缢杀。【例句】:“公族其有死罪,则磬于甸人”。(4) 古同“罄”,空,尽。
tóng tòng,(1) 一样,没有差异;相同。同一(a.一致,统一;b.共同的一个或一种)。同侪(同辈)。同庚(同岁)。同年。同胞。同人(a.在同一单位工作的人;b.同行业的人)。同仁(同人)。同仇敌忾。同工异曲。同室操戈。情同手足。(2) 共,在一起(从事)。【组词】:共同。同学。同步。殊途同归。同舟共济。(3) 和,跟。【组词】:同流合污。(4) 姓。 ◎ 〔胡同〕见“胡”。
yīn,(1) 声,亦特指有节奏的声。【组词】:声音。音乐(yuè)。音律。音色。音量。音区。音韵。音像。音容(声音、容貌)。弦外之音。(2) 信息,消息。【组词】:音信。佳音。音讯。
1. 指音声和谐。语出《诗经·小雅·鼓钟》:“鼓瑟鼓琴,笙磬同音。”后比喻人与人之间关系融洽。
例笙磬同音,惟房与杜。——《旧唐书·房玄龄杜如晦传·赞》
英[unison of musical instrument sheng and chime stone;]
⒈ 谓乐声和谐。
引《诗·小雅·鼓钟》:“鼓锺钦钦,鼓瑟鼓琴,笙磬同音。”
毛 传:“笙磬,东方之乐也。同音,四县皆同也。”
郑玄 笺:“同音者,谓堂上堂下,八音克谐。”
《新唐书·礼乐志十二》:“﹝ 唐文宗 ﹞谓大臣曰:‘笙磬同音,沉吟忘味,不图为乐至於斯也。’”
⒉ 喻人事和协,关系融洽。
引《旧唐书·房玄龄杜如晦传赞》:“文含经纬,深谋夹辅;笙磬同音,唯 房 与 杜。”
清 王继香 《<小螺庵病榻忆语>书后》:“笙磬同音,赌吟红之篇什;冰玉儷质,娱垂白之春秋。”
⒈ 乐声相和。语出比喻人相处和谐。
引《诗经·小雅·鼓钟》:「鼓瑟鼓琴,笙磬同音。」
《旧唐书·卷六六·房玄龄等传·赞曰》:「笙磬同音,惟房与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