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队伍 队伍的意思
duìwu

队伍

简体队伍
繁体隊伍
拼音duì wu
注音ㄉㄨㄟˋ ㄨˇ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duì,(1) 排得整齐的行列。【组词】:队列。队形。(2) 具有某种性质的集体。【组词】:队伍。(3) 量词。【例句】:一队大学生。

wǔ,(1) 古代军队的编制。【例句】:一伍(五人)。(2) 军队。【组词】:入伍。落伍(掉队)。(3) 同伴的人。【组词】:羞与为伍。(4) “五”的大写。(5) 姓。

基本含义

指由一群人组成的集体,特指军队或群众组织。

队伍的意思

队伍 [duì wu]

1. 有组织的群众行列。

认真负责的警察队伍。

[ ranks; contingent; ]

2. 部队。

[ army; unit; troops; ]

队伍 引证解释

⒈ 军队;部队。

《宋书·何承天传》:“兵强而敌不戒,国富而民不劳,比於优復队伍,坐食廩粮者,不可同年而校矣。”
明 朱有燉 《义勇辞金》第三折:“摩旗帜忙收队伍,击金鉦聚点兵卒。”
柳青 《铜墙铁壁》第十八章:“山炮连长知道,队伍找不到群众,是多么困难啊。”

⒉ 有组织的行列。

《古今小说·临安里钱婆留发迹》:“婆留 道:‘既然服我,便要听我号令。’当下折些树枝,假做旗幡,双双成对,摆个队伍,不许混乱。”
清 昭槤 《啸亭杂录·天津水师》:“兵丁技艺既疏,队伍紊乱,竟操,喧譁不絶。”
浩然 《艳阳天》第九二章:“人群先奔山坡下早熟的麦地里去。在田间的小路上,形成了长长的、一串串的队伍。”

⒊ 借指统率部队。

《宋史·礼志二四》:“涇原 经略 蔡挺 肄习诸将军马,点閲周悉,队伍有法,入为枢密副使。”


国语词典

队伍 [duì wu]

⒈ 凡列队而成行伍,称为「队伍」。。

《三国演义·第三三回》:「操自勒马登高望之,见蹋顿兵无队伍,参差不整」

行列 步队 部队 队列

⒉ 团体、组织。

如:「他很早就加入文艺救国的队伍。」


队伍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一骑绝尘释义:众多骑马的队伍里。有一个跑的特别快,后面的人连他的马奔跑时扬起的尘土都看不到;用来比喻在众多竞争者中,其它人与特别突出的人相差甚远。
    • 2.
      万马千军释义:形容雄壮的队伍或浩大的声势。
    • 3.
      不单释义:⒈不止超额完成任务的,不单是这个生产队。⒉不但人民解放军不单是战斗的队伍,也是生产的队伍。
    • 4.
      严整释义:⒈严肃整齐(多指队伍):军容严整。⒉严谨;严密:治家严整。画儿的布局严整。
    • 5.
      中队释义:⒈队伍编制,隶属于大队,下辖若干小队(分队)。 ⒉军队中相当于连的一级组织。
    • 6.
      主干释义:⒈植物的主要的茎。⒉主要的、起决定作用的力量:中青年教师是教师队伍中的主干。
    • 7.
      五好释义:五好分别为:领导班子好,党员队伍好,工作机制好,工作业绩好,群众反映好五种。
    • 8.
      五章释义:⒈指服装上的五种不同文采。用以区别尊卑。《书·皋陶谟》:“天命有德,五服五章哉。”孔 传:“五服:天子、诸侯、卿、大夫、士之服也。尊卑彩章各异,所以命有德。”《左传·昭公二十五年》:“为九文、六采、五章,以奉五色。”杜预 注:“青与赤谓之文,赤与白谓之章,白与黑谓之黼,黑与青谓之黻,五色备谓之绣。集此五章,以奉成五色之用。”清 沉育《皋陶祠》诗:“主德宽三宥,臣心慎五章。”⒉泛指五采。唐 李白《古风》诗之四:“凤飞九千仞,五章备綵珍。”⒊兵卒的五色徽号,用以分别队伍的行列。《尉缭子·经卒令》:“卒有五章
    • 9.
      井冈山会师释义:毛泽东和朱德领导的两支工农革命军的会师。 1927年10月,毛泽东率领的秋收起义工农革命军,在井冈山创立了农村革命根据地。1928年4月,朱德和陈毅率领南昌起义保留下来的部队和湘南起义部队到达井冈山,和毛泽东的队伍胜利会师。组成工农革命军第四军,后改称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朱德任军长,毛泽东任党代表。
    • 10.
      亡军释义:谓士兵脱离队伍逃跑。
    • 11.
      什伯释义:⒈古代兵制,十人为什,百人为伯。因以“什伯”泛指军队基层队伍。⒉谓超过十倍、百倍。
    • 12.
      仪仗释义:⒈古代帝王、官员等外出时护卫所持的旗帜、伞、扇、武器等。⒉国家举行大典或迎接外国贵宾时护卫所持的武器,也指游行队伍前列举着的较大的旗帜、标语、图表、模型等。
    • 13.
      仪仗队释义:⒈执行礼节性任务的武装部队。由陆、海、空三军人员组成(或由陆军人员单独组成),人数各国规定不等。仪仗队通常用来迎送外国元首、政府首脑和高级将领等。也用于隆重的典礼。⒉走在游行队伍前边、由手持仪仗的人员组成的队伍。
    • 14.
      份量释义:⒈重量。沈从文《从文自传·我读一本小书同时又读一本大书》:“时间即或再早一些,也可以看到一个小孩子两只手拉风箱横柄,把整个身子的份量前倾后倒,风箱于是就连续发出一种吼声。”⒉指所承受的负担。沈从文《从文自传·我读一本小书同时又读一本大书》:“内中有十多本破书,由《包句杂志》、《幼学琼林》到《论语》、《诗经》、《尚书》,通常得背诵,份量相当沉重。”⒊犹斤两。喻轻重。柯岩《我们这支队伍》二:“但那时,我毕竟还年轻,还不懂得这话的份量。”柯云路《三千万》一:“这样的两条决定,象云烟中划过一道闪电,人们知晓了这
    • 15.
      作业释义:⒈教师给学生布置的功课;部队给士兵布置的训练性的军事活动;生产单位给工人或工作人员布置的生产活动:课外作业。作业计划。⒉从事这种军事活动或生产活动:带电作业。队伍开到野外去作业。
    • 16.
      作壁上观释义:也说从壁上观。 《史记·项羽本纪》记载,秦兵包围了赵国的巨鹿,楚国和其他诸侯前去救援。当时秦兵声势很大,只有楚将项羽领着队伍去冲锋陷阵,其他诸侯的将领却都在壁(即军营的壁垒)上观战。后用“作壁上观”比喻在一旁观望,不动手帮助。
    • 17.
      便步释义:队伍行进的一种步法,随意行走的姿势。
    • 18.
      俞儿骑释义:古代帝王大驾出行时充当仪仗队伍前导的骑卫。以登山之神名之。
    • 19.
      停歇释义:⒈歇业:小店因亏本停歇。⒉停止;停息:直到天亮,大风还没有停歇。⒊停止行动而休息:队伍停歇在小树林里。
    • 20.
      先头释义:⒈属性词。 位置在前的(多指部队):先头部队。⒉时间在前的;以前:先头出发。怎么先头我没听他说过。⒊前头;前面:旗手走在队伍的先头。

队伍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一骑绝尘释义:众多骑马的队伍里。有一个跑的特别快,后面的人连他的马奔跑时扬起的尘土都看不到;用来比喻在众多竞争者中,其它人与特别突出的人相差甚远。
    • 2.
      万马千军释义:形容雄壮的队伍或浩大的声势。
    • 3.
      不单释义:⒈不止超额完成任务的,不单是这个生产队。⒉不但人民解放军不单是战斗的队伍,也是生产的队伍。
    • 4.
      严整释义:⒈严肃整齐(多指队伍):军容严整。⒉严谨;严密:治家严整。画儿的布局严整。
    • 5.
      中队释义:⒈队伍编制,隶属于大队,下辖若干小队(分队)。 ⒉军队中相当于连的一级组织。
    • 6.
      主干释义:⒈植物的主要的茎。⒉主要的、起决定作用的力量:中青年教师是教师队伍中的主干。
    • 7.
      五好释义:五好分别为:领导班子好,党员队伍好,工作机制好,工作业绩好,群众反映好五种。
    • 8.
      五章释义:⒈指服装上的五种不同文采。用以区别尊卑。《书·皋陶谟》:“天命有德,五服五章哉。”孔 传:“五服:天子、诸侯、卿、大夫、士之服也。尊卑彩章各异,所以命有德。”《左传·昭公二十五年》:“为九文、六采、五章,以奉五色。”杜预 注:“青与赤谓之文,赤与白谓之章,白与黑谓之黼,黑与青谓之黻,五色备谓之绣。集此五章,以奉成五色之用。”清 沉育《皋陶祠》诗:“主德宽三宥,臣心慎五章。”⒉泛指五采。唐 李白《古风》诗之四:“凤飞九千仞,五章备綵珍。”⒊兵卒的五色徽号,用以分别队伍的行列。《尉缭子·经卒令》:“卒有五章
    • 9.
      井冈山会师释义:毛泽东和朱德领导的两支工农革命军的会师。 1927年10月,毛泽东率领的秋收起义工农革命军,在井冈山创立了农村革命根据地。1928年4月,朱德和陈毅率领南昌起义保留下来的部队和湘南起义部队到达井冈山,和毛泽东的队伍胜利会师。组成工农革命军第四军,后改称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朱德任军长,毛泽东任党代表。
    • 10.
      亡军释义:谓士兵脱离队伍逃跑。
    • 11.
      什伯释义:⒈古代兵制,十人为什,百人为伯。因以“什伯”泛指军队基层队伍。⒉谓超过十倍、百倍。
    • 12.
      仪仗释义:⒈古代帝王、官员等外出时护卫所持的旗帜、伞、扇、武器等。⒉国家举行大典或迎接外国贵宾时护卫所持的武器,也指游行队伍前列举着的较大的旗帜、标语、图表、模型等。
    • 13.
      仪仗队释义:⒈执行礼节性任务的武装部队。由陆、海、空三军人员组成(或由陆军人员单独组成),人数各国规定不等。仪仗队通常用来迎送外国元首、政府首脑和高级将领等。也用于隆重的典礼。⒉走在游行队伍前边、由手持仪仗的人员组成的队伍。
    • 14.
      份量释义:⒈重量。沈从文《从文自传·我读一本小书同时又读一本大书》:“时间即或再早一些,也可以看到一个小孩子两只手拉风箱横柄,把整个身子的份量前倾后倒,风箱于是就连续发出一种吼声。”⒉指所承受的负担。沈从文《从文自传·我读一本小书同时又读一本大书》:“内中有十多本破书,由《包句杂志》、《幼学琼林》到《论语》、《诗经》、《尚书》,通常得背诵,份量相当沉重。”⒊犹斤两。喻轻重。柯岩《我们这支队伍》二:“但那时,我毕竟还年轻,还不懂得这话的份量。”柯云路《三千万》一:“这样的两条决定,象云烟中划过一道闪电,人们知晓了这
    • 15.
      作业释义:⒈教师给学生布置的功课;部队给士兵布置的训练性的军事活动;生产单位给工人或工作人员布置的生产活动:课外作业。作业计划。⒉从事这种军事活动或生产活动:带电作业。队伍开到野外去作业。
    • 16.
      作壁上观释义:也说从壁上观。 《史记·项羽本纪》记载,秦兵包围了赵国的巨鹿,楚国和其他诸侯前去救援。当时秦兵声势很大,只有楚将项羽领着队伍去冲锋陷阵,其他诸侯的将领却都在壁(即军营的壁垒)上观战。后用“作壁上观”比喻在一旁观望,不动手帮助。
    • 17.
      便步释义:队伍行进的一种步法,随意行走的姿势。
    • 18.
      俞儿骑释义:古代帝王大驾出行时充当仪仗队伍前导的骑卫。以登山之神名之。
    • 19.
      停歇释义:⒈歇业:小店因亏本停歇。⒉停止;停息:直到天亮,大风还没有停歇。⒊停止行动而休息:队伍停歇在小树林里。
    • 20.
      先头释义:⒈属性词。 位置在前的(多指部队):先头部队。⒉时间在前的;以前:先头出发。怎么先头我没听他说过。⒊前头;前面:旗手走在队伍的先头。

队伍造句

1.有了你们这支兵精粮足的队伍,咱老百姓放心。

2.李自成的队伍不断壮大,真是兵强马壮,横扫千军,声威大震。

3.受阅的队伍步伐整齐,威武雄壮。

4.祖国“四化”建设,需要建立一支才德兼备的干部队伍

5.参加这次比赛的队伍强弱泾渭分明,水準可说是近年来最参差不齐的一次。

6.游行的队伍浩浩荡荡走过天安门广场。

7.共产党员的队伍中离心离德的只是个别现象。

8.游行的队伍从这条街到那条街,绵延不断。

9.那个给坏人通风报信的家伙,终于从革命队伍中挖了出来。

10.别人的队伍是团结一心,我们则是一盘散沙,士气涣散。

11.我们的队伍人强马壮,有着巨大的力量。

12.我们的队伍人强马壮,肯定能打胜仗。

13.共产党的队伍同国民党军队进行了你死我活的斗争。

14.长征队伍经过少数民族地区时,红军指战员入乡随俗,处处尊重他们的风俗习惯,受到热烈的欢迎。

15.要保持队伍的纯洁,就必须不断地吐故纳新,清除腐败分子,吸收先进分子。

16.党团组织都要经常进行整顿,吐故纳新,使我们的队伍永葆青春。

17.因地制宜搞好民族地区高校师资队伍建设。

18.声势浩大的游击队伍,迈着整齐的步伐向主席台走过来。

19.在中青年教师队伍中殚见洽闻之士是大有人在的。

20.这支队伍本来就英勇善战。如今又更新了装备,简直是如虎添翼。

队伍(duiwu)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队伍是什么意思 队伍读音 怎么读 队伍,拼音是duì wu,队伍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队伍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