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班荆 班荆的意思
bānjīng

班荆

简体班荆
繁体班荊
拼音bān jīng
注音ㄅㄢ ㄐㄧㄥ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bān,(1) 一群人按次序排成的行列。【组词】:排班。按部就班。(2) 工作或学习的组织。【组词】:班组。班级。班长。班主任。领班。(3) 军队编制中的基层单位,在“排”以下。(4) 工作按时间分成的段落,亦指工作场所。【组词】:早班。下班。值班。班房。(5) 定时开行(xíng)的。【组词】:班车。班机。班期。(6) 量词(a.用于人群,如“这班人真能干”;b.用于定时开行的交通运输工具,如“他搭下一班飞机走”)。(7) 调回或调动(军队)。【组词】:班师。班兵。(8) 古同“斑”,杂色。(9) 姓。

jīng,(1) 落叶灌木,叶有长柄,掌状分裂,开蓝紫色小花,枝条可编筐篮等(亦称“楚”)。【组词】:紫荆。荆条。荆棘。披荆斩棘。(2) 古代用荆条做的刑仗。【组词】:负荆请罪。(3) 中国古代“九州”之一,春秋时楚国别称。【组词】:荆州。荆璞(喻美质、未经任用的卓越人才)。(4) 旧时对人谦称自己的妻子。【组词】:拙荆。山荆。荆妻。(5) 姓。

基本含义

形容人才出众、学识渊博。

班荆的意思

班荆 [bān jīng]

1. 在地上铺开荆条坐下:班荆相与食。

班荆 引证解释

⒈ 谓朋友相遇,共坐谈心。参见“班荆道旧”。

晋 陶潜 《饮酒》诗之十五:“班荆坐松下,数斟已復醉。”
唐 高正臣 《晦日重宴》诗:“班荆陪旧识,倾盖得新知。”
明 方孝孺 《借竹轩记》:“自旦至暮,班荆列坐,久之,乃各罢去。”
章炳麟 《社会通诠商兑》:“其在同党,虽无葭莩微末之亲,一见如故,班荆而与之食。”


国语词典

班荆 [bān jīng]

⒈ 朋友相遇,并坐谈心。参见「班荆道故」条。

晋·陶渊明〈饮酒〉诗二〇首之一四:「班荆坐松下,数斟已复醉。」


班荆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列坐释义:⒈以次相坐。汉 刘桢《感遇》诗:“华月照方池,列坐金殿侧。”明 方孝孺《借竹轩记》:“自旦至暮班荆列坐久之,乃各罢去。”《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八三回:“有几个相识的,便都列坐在花厅上,专等面贺。”⒉指在座的人。汉 枚乘《七发》:“列坐纵酒,荡乐娱心。”三国 魏 曹植《名都篇》:“鸣儔啸匹旅,列坐竟长筵。”晋 潘岳《笙赋》:“乐声发而尽室欢,悲音奏而列坐泣。”
    • 2.
      授馆释义:⒈为宾客安排行馆。 《周礼·秋官·环人》:“掌送逆邦国之通宾客……舍则授馆。”南朝 陈 徐陵《与李那书》:“此后 殷仪同 至止,王人授馆,用阻班荆。”唐 刘禹锡《机汲记》:“予謫居之明年,主人授馆於百雉之内。”元《日损斋笔记·辩史》:“公与语,大悦,即令授馆而礼遇焉。”明 何良俊《世说新语补·言语下》:“徐孝穆 使 魏,魏 人授馆宴宾。”⒉当塾师。《警世通言·杜十娘怒沉百宝箱》:“只説在京授馆,并不曾浪费分毫。”清 严有禧《漱华随笔·贺相国》:“先中宪赤贫诸生,授馆四十年,每岁正月六日始,至十二月二十四日
    • 3.
      敍悲释义:亦作“叙悲”。述说别离的悲伤。南朝 梁 江淹《别赋》:“可班荆兮增恨,唯樽酒兮叙悲。”
    • 4.
      椒举释义:即 春秋 楚 大夫 伍举,为 伍子胥 祖父。因邑于 椒,以邑为姓,故又称 椒举。《国语·楚语上》:“椒举 娶於 申公子牟,子牟 有罪而亡。”北魏 郦道元《水经注·汳水》:“所谓 景薄 为 北亳 矣,椒举 云‘商汤 有 景亳 之命’者也。”唐 李德裕《夏晚有怀平泉林居》诗:“眷闕悲 子牟,班荆感 椒举。”参阅《左传·襄公二十六年》。
    • 5.
      椒举班荆释义:春秋 时,楚国 椒举 与 声子 友善。椒举 逃亡到 郑国,打算去 晋国,在 郑 郊遇到也打算去 晋国 的 声子,便“班荆相与食,而言復故。”班荆,布荆草于地;复故,谓返回故国 楚。见《左传·襄公二十六年》。后遂以“椒举班荆”为思念故国友人之典。清 钱谦益《咸子诗序》:“少壮为诸生时,流观经史,每及 椒举 之班荆、绕朝 之赠策、荆 高 燕市 之饮泣、孙 刘 狼石 之坐语、越石 扶风 之歌、步兵 广武 之叹,輒为引觴击节,曳袖起舞。”
    • 6.
      牲饩释义:所献赠的生的牛羊豕。语本《左传·僖公三十三年》:“唯是脯资餼牵竭矣。”杜预 注:“生曰餼。”《新五代史·杂传五·孔循》:“循 持两端,遣迎 明宗 於北门,迎 庄宗 於西门,供帐牲餼,其礼如一。”宋 周密《武林旧事·人使到阙》:“北使到闕,先遣伴使赐御筵於 赤岸 之 班荆馆 ……明日赐牲餼,折博生罗十匹,綾十匹,绢布各二匹。”《宋史·乐志十二》:“牲餼粢盛,俎簋鉶籩。”
    • 7.
      班荆道故释义:《左传·襄公二十六年》记载,伍举在从郑国去晋国的路上,和老朋友声子相遇于郑国郊外,两人就铺开荆条席地而坐,一边吃东西,一边谈往事。后用“班荆道故”形容老朋友途中相遇,共话旧谊。班:铺开。
    • 8.
      班荆道旧释义:指朋友相遇于途,铺荆坐地,共叙情怀。 后泛指朋友相遇,共叙离情。亦作“班荆道故”。
    • 9.
      班荆馆释义:五代 和 宋 时设在京郊用以接待外国使臣的宾馆。 《资治通鉴·后晋高祖天福二年》:“甲寅,敕斩 彦饶 於班荆馆。”胡三省 注:“《左传》,楚 伍举 与 声子 相善,伍举 出奔,声子 遇於 郑 郊,班荆相与食而言……以‘班荆’名馆,取诸此也。此馆必在 汴州 郊外。”《宋史·礼志二二》:“大率北使至闕,先遣伴使赐御筵于班荆馆。”
    • 10.
      班草释义:犹班荆。
    • 11.
      田畯野老释义:同“田夫野老”。南朝 梁 王僧孺《答江琰书》:“其或蹲林卧石,籍卉班荆,不過田畯野老,漁父樵客。”
    • 12.
      罇酒释义:一罇酒。汉 班昭《东征赋》:“酌罇酒以弛念兮,喟抑情而自非。”南朝 梁 江淹《别赋》:“可班荆兮赠恨,唯罇酒兮叙悲。”唐 韩愈《赠郑兵曹》诗:“罇酒相逢十载前,君为壮夫我少年;罇酒相逢十载后,我为壮夫君白首。”
    • 13.
      芘藾释义:荫庇。芘,通“庇”。语出《庄子·人间世》:“南伯子綦 游乎 商之丘,见大木焉有异,给駟千乘,隐将芘其所藾。”王先谦 集解引 向秀 曰:“藾,荫也。”宋 范成大《次韵李器之编修灵石山万岁藤歌》:“班荆芘藾得吾党,酌泉共吸杯中天。”
    • 14.
      荆高释义:荆轲 和 高渐离 的并称。后泛指任侠行义的人。清 钱谦益《咸子诗序》:“少壮为诸生时,流观经史,每及 椒举 之班荆,绕朝 之赠策,荆 高 燕 市之饮泣……輒为引觴击节,曳袖起舞。”清 陈维崧《贺新郎·题沙介臣词》词:“索米 长安 非失策,看掀髯,意气雄 河朔。荆 高 辈,未萧索。”
    • 15.
      讲懽释义:犹修好。懽,同“欢”。宋 胡宿《班荆馆赐北使到阙酒果口宣》:“卿等奉聘讲懽,祝延修庆,载驰使隰,近次都门。”

班荆(banjing)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班荆是什么意思 班荆读音 怎么读 班荆,拼音是bān jīng,班荆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班荆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