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蛴螬 蛴螬的意思
cáo

蛴螬

简体蛴螬
繁体蠐螬
拼音qí cáo
注音ㄑㄧˊ ㄘㄠˊ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qí, ◎ 〔蛴螬〕金龟子的幼虫,圆柱形,白色,身上有褐色毛,生活在土里,吃农作物的根和茎,害虫。俗称“地蚕”、“土蚕”、“核桃虫”。

cáo, ◎ 〔蛴螬〕见“蛴”。

基本含义

形容人或事物质量低劣,不值得珍惜或重视。

蛴螬的意思

蛴螬 [qí cáo]

1. 金龟子的幼虫,长寸许,居于土中,以植物根茎等为食,为主要地下害虫。如:蛴领(比喻美女的头颈)

[grub;]

蛴螬 引证解释

⒈ 金龟子的幼虫,长寸许,居于土中,以植物根茎等为食,为主要地下害虫。

《列子·天瑞》:“乌足之根为蠐螬,其叶为胡蝶。”
宋 梅尧臣 《永济仓书事》诗:“古梁生菌耳,朽堵出蠐螬。”
清 唐孙华 《时世公子行》:“一钱仍望还蚨母,半李亦欲分蠐螬。”


国语词典

蛴螬 [qí cáo]

⒈ 金龟子的幼虫。长寸许,体肥色白,以背滚行,触物即蜷曲。生活于土中,以植物的根茎为食,常危害农作物。


蛴螬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土蚕释义:⒈方言。 地老虎。⒉方言。蛴螬。
    • 2.
      地蚕释义:⒈虫名。即蛴螬。形似蚕而大,身短节促,足长有毛。中医用以治瘀血。⒉菜名。即草石蚕,又名甘露子。以地下茎形似蚕而得名。可食,根入药。⒊方言。地老虎。夜蛾的幼虫。形如蚕,吃作物的根和苗。参见“地老虎”。
    • 3.
      应条释义:⒈谓所犯合乎禁令。《汉书·翟方进传》:“河平 中,方进 转为博士。数年,迁 朔方 刺史,居官不烦苛,所察应条輒举,甚有威名。”杨树达《<汉书>窥管》卷九:“苏舆 曰:应条谓应科条,吏有无状如科条所禁者,察出輒举奏也…… 树达 按:条谓詔条,所谓六条者也。”⒉蛴螬的别名。见 明 李时珍《本草纲目·虫三·蛴螬》。
    • 4.
      核桃虫释义:即蛴螬。金龟子的幼虫。白色,圆柱状,向腹面弯曲,生活在土里,吃农作物的根和茎,是一种害虫。
    • 5.
      蜰蛴释义:蛴螬的别名。见 明 李时珍《本草纲目·虫三·蛴螬》。
    • 6.
      螬蛴释义:⒈蛴螬。 ⒉此虫白色,圆柱状。古代诗文中常用以比喻女子颈部的白嫩。
    • 7.
      螬行释义:谓如蛴螬之用背滚行。
    • 8.
      蠀螬释义:即蛴螬。金龟子的幼虫。
    • 9.
      金龟子释义:昆虫。 种类很多。成虫体多为卵圆形。幼虫乳白色,居于土中,称为蛴螬。成虫危害植物的叶、花、芽及果实。幼虫啮食植物根和块茎,是农业害虫。

蛴螬(qicao)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蛴螬是什么意思 蛴螬读音 怎么读 蛴螬,拼音是qí cáo,蛴螬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蛴螬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