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陪臣 陪臣的意思
péichén

陪臣

简体陪臣
繁体
拼音péi chén
注音ㄆㄟˊ ㄔㄣˊ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péi,(1) 跟随在一起,在旁边做伴。【组词】:陪伴。陪同。陪客。陪葬。陪嫁。失陪。(2) 从旁协助,辅佐。【组词】:陪臣。陪审。(3) 增加的,非主要的。【组词】:陪衬。陪都。(4) 古同“赔”,偿还。

chén,(1) 君主时代的官吏,有时亦包括百姓。【组词】:臣僚。臣子。臣服。君臣。(2) 官吏对君主的自称。【例句】:“王必无人,臣愿奉璧往使。”(3) 古人谦称自己。(4) 古代指男性奴隶。【组词】:臣仆。臣虏。

基本含义

指侍奉在君主身边的官员,也泛指依附权贵、出卖朋友的人。

陪臣的意思

陪臣 [péi chén]

1. 古代天子以诸侯为臣,诸侯以大夫为臣,大夫又自有家臣。因之大夫对于天子,大夫之家臣对于诸侯,都是隔了一层的臣,即所谓“重臣”,因之都称为“陪臣”。古代外交使臣出使时,对对方国家的君主而言,亦称“陪臣”。

陪臣 引证解释

⒈ 古代天子以诸侯为臣,诸侯以大夫为臣,大夫又自有家臣。因之大夫对于天子,大夫之家臣对于诸侯,都是隔了一层的臣,即所谓“重臣”,因之都称为“陪臣”。(1)古代诸侯的卿大夫,对天子自称“陪臣”。

《左传·襄公二十一年》:“欒盈 过於 周,周 西鄙掠之。辞於行人曰:‘天子陪臣 盈,得罪於王之守臣,将逃罪。’”
杜预 注:“诸侯之臣称於天子曰陪臣。”
《礼记·曲礼下》:“列国之大夫,入天子之国曰‘某士’,自称曰‘陪臣某’。”
郑玄 注:“亦谓诸侯之卿也……陪,重也。”
孔颖达 疏:“其君已为王臣,己今又为己君之臣,故自称对王曰重臣也。”
《史记·齐太公世家》:“周 欲以上卿礼 管仲,管仲 顿首曰:‘臣陪臣,安敢!’三让,乃受下卿礼以见。”
《文选·陆机〈谢平原内史表〉》:“陪臣 陆机 言,今月九日, 魏郡 太守遣兼丞 张含,齎板詔书印綬,假臣为平原内史。”
李善 注:“蔡邕 《独断》曰:诸侯境内,自相以下,皆为诸侯称臣,於朝皆称陪臣。”
(2)指大夫的家臣。 《论语·季氏》:“孔子 曰:‘天下无道,则礼乐征伐自诸侯出。自诸侯出,盖十世希不失矣;自大夫出,五世希不失矣;陪臣执国命,三世希不失矣。’”

⒉ 古代外交使臣出使时,对对方国家的君主而言,亦称“陪臣”。

宋 司马光 《涑水记闻》卷九:“宗道 曰:‘僕与 夏 主比肩从事天子,若 夏 主自来,当相为宾主。尔陪臣也,安得为主人。’”
清 昭槤 《啸亭杂录·阿文成相度》:“安南国 王 阮光平 至京,遣其臣馈公土仪,公取一二物,使人出曰:‘中朝相公问陪臣好。’”


国语词典

陪臣 [péi chén]

⒈ 古时诸侯的大夫对天子自称为「陪臣」,又大夫的家臣也称为「陪臣」。

《论语·季氏》:「陪臣执国命,三世希不失矣。」
明·梁辰鱼《浣纱记·第七出》:「我寡君著我多拜上太宰,寡君受吴国大王、太宰大人许多教训之恩,情愿携其妻室,率其陪臣,亲到吴国,君请为臣,妻请为妾。」


陪臣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伏窜释义:藏匿逃窜。 《左传·襄公二十一年》:“天子陪臣 盈 得罪於王之守臣,将逃罪。罪重於郊甸,无所伏窜。”汉 贾谊《吊屈原文》:“呜呼哀哉!逢时不祥。鸞凤伏窜兮,鴟梟翱翔。”明 何景明《与何粹夫书》:“子衡 伏窜於海滨,有忧国伤人之思。”
    • 2.
      保任释义:⒈保守;保持。 《左传·襄公二十一年》:“昔陪臣 书,能输力於王室,王施惠焉。其子 黶,不能保任其父之劳。”明 李贽《复京中友朋书》:“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只此一字,便是 孔 门学派。能亲便是生机。些子意思,人人俱有,但知体取,就是保任之扩充之耳。”⒉担保。《周礼·秋官·大司寇》“使州里任之,则宥而舍之”唐 贾公彦 疏:“云使州里任之者,仍恐习前为非而不改,故使州长里宰保任乃舍之。”宋 王安石《上仁宗皇帝言事书》:“其次则恩泽子弟,庠序不教之以道艺,官司不考问其才能,父兄不保任其行义,而朝廷輒以官
    • 3.
      冰纨释义:⒈洁白的细绢。《汉书·地理志下》:“后十四世,桓公 用 管仲,设轻重以富国,合诸侯成伯功,身在陪臣而取三归。故其俗弥侈,织作冰紈綺绣纯丽之物。”颜师古 注:“冰谓布帛之细,其色鲜絜如冰者也。紈,素也。”唐 许敬宗《麦秋赋》:“非甘泉而涤景,异寒气而浮凉。却冰紈於宝笥,屏珍簟於披香。”清 吴伟业《宫扇》诗:“玳瑁帘开南内宴,沉香匣啟西川扇。蝉翼描来云母轻,冰紈製就天孙艳。”⒉代指绢制的团扇。宋 苏轼《元祐三年端午节贴子词·皇帝阁》:“一扇清风洒面寒,应缘飞白在冰紈。”明 叶宪祖《夭桃纨扇》第四折:“那时匆匆
    • 4.
      取戾释义:获罪;受谴责。《左传·文公四年》:“今陪臣来继旧好,君辱貺之,其敢干大礼以自取戾?”清 俞樾《春在堂随笔》卷八:“‘福寿’二字,犹可窃以自娱;‘斯文在兹’四字,万难干以取戾。”
    • 5.
      展谢释义:致谢,陈谢。 《左传·哀公二十年》:“使陪臣 隆 敢展谢其不共。”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梅女》:“梅女 夜至,展谢已,喜气充溢,姿态嫣然。”
    • 6.
      干掫释义:亦作“干陬”。本指夜间巡逻击捕,后亦泛指捍卫。《左传·襄公二十五年》:“陪臣干掫有淫者,不知二命。”杨伯峻 注:“干掫有淫者即巡夜捕击淫者。”明 沉德符《野获编·畿辅·四辅城》:“立四辅以拟三辅,为非时干陬之用。”清 钱谦益《湖广提刑按察司佥事晋阶朝列大夫管公行状》:“公密檄卫弁,简壮士数十人,备干掫。”清 黄遵宪《赤穗四十七义士歌》:“君虽有臣不能为君持干掫,君实有弟不获传国如金甌。”
    • 7.
      立德释义:树立德业。《左传·襄公二十四年》:“大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孔颖达 疏:“立德,谓创制垂法,博施济众,圣德立于上代,惠泽被于无穷。”三国 魏 李康《运命论》:“若夫立德必须贵乎,则 幽 厉 之为天子,不如 仲尼 之为陪臣也。”清 钱谦益《户科给事中孔吉授徵仕郎》:“夫给事中在帝左右,古多用履素立德者为之。”
    • 8.
      英达释义:⒈英明通达。 晋 袁宏《后汉纪·灵帝纪上》:“吾尝与 杜周甫 论 林宗 之德也,清高明雅,英达瓌瑋,学问渊深,妙有俊才。”晋 袁宏《后汉纪·三国名臣序赞》:“公瑾 英达,朗心独见。披草求君,定交一面。”唐 王勃《上绛州上官司马书》:“孔宣父 之英达,位未列於陪臣;管公明 之杰秀,名仅终於郡属。”宋 陆游《王季嘉墓志铭》:“张君 端亮英达,不幸卒於官。”⒉英明通达的人;贤达。南朝 宋 谢灵运《永初三年七月十六日之郡初发都》诗:“生幸休明世,亲蒙英达顾。”唐 刘长卿《灞东晚晴简同行薛弃朱训》诗:“高贤幸兹偶,
    • 9.
      行铺释义:⒈见“行铺”。⒉亦作“行舖”。商店。宋 苏轼《论高丽买书利害札子》:“近者因见馆伴中书舍人 陈轩 等申乞,尽数差勒 相国寺 行铺,入馆铺设,以待人使买卖,不惟移市动众,奉小国之陪臣,有损国体,兼亦抑勒在京行铺,以资吏人,广行乞取,弊害不小,所以具申都省,乞不施行。”《水浒传》第一○三回:“那行铺人家,那个肯赊半文?”清 林则徐《覆奏曾望颜条陈封关禁海事宜折》:“若谓他国买回之后,难保不转卖 英 夷,此即内地行舖互售,尚难家至日见,而况其在域外乎?”范文澜 蔡美彪 等《中国通史》第三编第二章第四节:“百姓如
    • 10.
      输力释义:出力,贡献力量。《左传·襄公二十一年》:“昔陪臣 书 能输力於王室,王施惠焉。”杜预 注:“输力,谓辅相 晋国 以翼戴天子。”《北齐书·文襄帝纪》:“使僕得输力南朝,北敦姻好,束帛自行,戎车不驾,僕立当世之功,君卒父禰之业。”清 薛福成《书过善人事》:“明日,集里中好善者,富出财,贫输力,自倡巨貲。”
    • 11.
      辱贶释义:犹惠赐。《左传·隐公十一年》:“君若辱貺寡人,则以 滕 君为请。”《左传·文公四年》:“今陪臣来继旧好,君辱貺之。其敢干大礼以自取戾。”
    • 12.
      陪臣释义:⒈中国古代诸侯的大夫对天子的自称。 ⒉在土地分封制所形成的封建等级阶梯中,分封领主对受封领主来说是封君,受封领主对分封领主来说是陪臣(或附庸),国王是国内最高封君。陪臣必须服从封君,并承担战时出征等义务,封君必须保护陪臣。这种关系在西欧表现得最为典型。
    • 13.
      靡盬释义:⒈谓无止息。 指辛勤于王事。《诗·唐风·鸨羽》:“王事靡盬,不能蓺黍稷。”王引之《经义述闻·毛诗上》:“盬者,息也……《尔雅》曰:‘栖、迟、憩、休、苦,息也。’苦读与靡盬之‘盬’同。”唐 白居易《安南告捷军将黄士傪授银青光禄大夫试殿中监制》:“戎首来降,陪臣告捷;服勤靡盬,将命无违。”明 张居正《寿汉涯李翁七十序》:“諫议官琐闥,为耳目之司,非可一日闕者,独念翁老欲归,而天子遂许之,使諫议无靡盬之叹,翁得以介眉寿之福。”⒉借指王事,公事。《后汉书·刘陶传》:“窃见比年以来,良苗尽于蝗螟之口,杼柚空于公私之

陪臣(peichen)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陪臣是什么意思 陪臣读音 怎么读 陪臣,拼音是péi chén,陪臣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陪臣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