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五气 五气的意思

五气

简体五气
繁体五氣
拼音wǔ qì
注音ㄨˇ ㄑㄧˋ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wǔ,(1) 数名,四加一(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伍”代)。【组词】:五彩。五官。五谷。五金。五代(中国朝代名,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先后在中原建立政权的时期)。五帝(中国传说中的五个帝王,通常指黄帝、颛顼、帝喾、唐尧、虞舜)。五毒(指蝎、蛇、蜈蚣、壁虎、蟾蜍)。五行(指金、木、水、火、土)。五岭(指越城岭,都庞岭,萌渚岭、骑田岭、大庾岭)。五岳(指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南岳衡山、北岳恒山和中岳嵩山,是中国历史上五大名山)。五脏(指心、肝、脾、肺、肾)。(2) 中国古代乐谱的记音符号,相当于简谱“6”。

qì,(1) 没有一定的形状、体积,能自由散布的物体。【组词】:气体。(2) 呼吸。【组词】:没气了。气厥。气促。气息。一气呵成。(3) 自然界寒、暧、阴、晴等现象。【组词】:气候。气温。气象。(4) 鼻子闻到的味。【组词】:气味。臭气。(5) 人的精神状态。【组词】:气概。气节。气魄。气派。气馁。(6) 怒,或使人发怒。【例句】:不要气我了。气恼。气盛(shèng )。忍气吞声。(7) 欺压。【组词】:受气。(8) 中医指能使人体器官发挥机能的动力。【组词】:气功。气血。气虚。(9) 中医指某种症象。【组词】:痰气。湿气。(10) 景象。【组词】:和气。气氛。气韵(文章或书法绘画的意境或韵味)。

基本含义

五种气质,指人的性格特点或气质表现。

五气的意思

五气 [wǔ qì]

1. 谓五行之气。语本《关尹子·六匕》:“我身五行之气,而五行之气,其性一物。”指五脏之气。气,指脏腑的功能活动。五种情感。中医谓寒、暑、燥、湿、风五气。五行之气,五方之气。

五气 引证解释

⒈ 指五脏之气。气,指脏腑的功能活动。

《周礼·天官·疾医》:“以五气、五声、五色眡其死生。”
郑玄 注:“五气,五藏所出气也。肺气热,心气次之,肝气凉,脾气温,肾气寒。”

⒉ 五行之气,五方之气。

《鹖冠子·度万》:“五气失端,四时不成。”
《史记·五帝本纪》:“轩辕 乃修德振兵,治五气,蓺五种,抚万民,度四方。”
裴骃 集解引 王肃 曰:“五行之气。”
北周 庾信 《配帝舞》:“四时咸一德,五气或同论。”

⒊ 中医谓寒、暑、燥、湿、风五气

《素问·六节藏象论》:“天食人以五气,地食人以五味。五气入鼻,藏於心肺。”
《医宗金鉴·四诊心法要诀上》:“天有五气,食人入鼻,藏于五藏。”
注:“天以风、暑、湿、燥、寒之五气食人,从鼻而入。”

⒋ 五种情感。

《逸周书·官人》:“民有五气:喜、怒、欲、惧、忧……五气诚於中,发形於外,民情不可隐也。”


五气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三花聚顶释义:精为玉花,气为金花,神为九花。道家重修炼,以为炼精化气,炼气化神,炼神还虚,最后聚之于顶,可以万劫不侵。明 张鼎思《琅邪代醉编》卷三十:“三花聚顶,五气朝元,道家修养之法也。三花落则死矣。三花未落,乘兴来过,言有生之年,未死之日,犹有再会之期也。”《西游记》第十九回:“三花聚顶得归根,五气朝元通透彻。”
    • 2.
      三风五气释义:三风:官僚主义、宗派主义、主观主义作风;五气:官气、暮气、阔气、傲气、娇气。指一些工作人员的作风和习气。
    • 3.
      五之气释义:主气之第五气。
    • 4.
      五恶释义:⒈五种坏处。《左传·襄公二十八年》:“小适大有五恶:説其罪戾,请其不足,行其政事,共其职贡,从其时命。”⒉佛教语。谓犯杀、盗、淫、妄、酒五戒。《无量寿经》卷下:“处於五恶五痛五烧之中。”⒊中医谓五脏的五种禁忌。《素问·宣明五气论》:“五藏所恶,心恶热,肺恶寒,肝恶风,脾恶湿,肾恶燥,是谓五恶。”
    • 5.
      五气朝元释义:道教修炼之法。谓炼内丹者不视、不听、不言、不闻、不动,而五脏之精气生尅制化,朝归于黄庭(脐内空处),叫五气朝元。
    • 6.
      五气释义:⒈指五脏之气。气,指脏腑的功能活动。⒉五行之气,五方之气。⒊中医谓寒、暑、燥、湿、风五气。⒋五种情感。
    • 7.
      五液释义:出《素问.宣明五气篇》。汗、涕、泪、涎、唾等五种分泌液的合称。
    • 8.
      五炁朝元释义:亦作“五气朝元”。道教修炼之法。谓炼内丹者不视、不听、不言、不闻、不动,而五脏之精气生尅制化,朝归于黄庭(脐内空处),谓之“五炁朝元”。
    • 9.
      宣慈释义:本谓博闻慈爱。 后泛指博爱众人。《左传·文公十八年》:“高辛氏 有才子八人……忠肃共懿,宣慈惠和,天下之民谓之‘八元’。”孔颖达 疏:“宣者,徧也。应受多方,知思周徧也。慈者,爱也,爱出於心,恩被於物也。”汉 蔡邕《郡掾吏张玄祠堂碑铭》:“掾天姿恭恪,宣慈惠和,允恭博敏,惻隐仁恕,正身履道。”晋 葛洪《抱朴子·博喻》:“淳钩之锋,验於犀兕;宣慈之良,效於明试。”《隋书·刑法志》:“圣王仰视法星,旁观习坎,弥缝五气,取则四时,莫不先春风以播恩,后秋霜而动宪。是以宣慈惠爱,导其萌芽,刑罚威怒,随其肃杀。”
    • 10.
      开皇释义:道书以为劫名。《隋书·经籍志四》:“然其开劫,非一度矣,故有延康、赤明、龙汉、开皇,是其年号。其间相去经四十一亿万载。”宋 陆游《玉京行》:“玉京清都奉紫皇,赤明开皇劫茫茫。”钱仲联 校注:“﹝《元始天尊度人经》上阳子 注﹞‘北方得五气以分天境,劫号开皇。’”
    • 11.
      木气释义:⒈金、木、水、火、土五气之一。 ⒉指肝气。中医学本五行说认为肝属木。⒊指木煤气。气体燃料的一种。木材干馏时所生成的一种副产物。主要成分是氢、一氧化碳、甲烷等,可用作燃料或供照明。

五气(wuqi)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五气是什么意思 五气读音 怎么读 五气,拼音是wǔ qì,五气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五气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