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河防 河防的意思
fáng

河防

简体河防
繁体
拼音hé fáng
注音ㄏㄜˊ ㄈㄤˊ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hé,(1) 水道的通称。【组词】:河道。河沟。河谷。河流。河滩。河沿。河鲜(供食用的新鲜河鱼、河虾等)。河港。河湾。河网。河运。内河。(2) 特指中国黄河。【组词】:河套。河防。(3) 指“银河系”。【组词】:天河。河汉。

fáng,(1) 戒备,预先作好应急的准备。【组词】:防止。防备。预防。防范(防备,戒备)。防患未然。防意如城(指严格控制个人欲望,就像守城防敌一样)。防微杜渐(在坏事和错误刚冒头的时候就加以制止,以免发展下去)。(2) 守卫。【组词】:防守。边防。海防。(3) 堤坝。【组词】:防堤。“以防止水”。(4) 抵得,相当。【例句】:百夫之防(抵得上百人的人)。

基本含义

指水利工程中的河道堤防,也比喻防范工作。

河防的意思

河防 [hé fáng]

1. 保护河堤,防止水灾;特指黄河的防护工作。

河防工程乃百年大计。

[ flood-prevention work done on rivers,esp. the Yellow River; ]

2. 黄河的军事防卫。

河防部署。

[ the military defences on the Yellow River; ]

河防 引证解释

⒈ 古时 黄河 常泛滥成灾,历朝设置机关防御水患,称为“河防”。

《宋史·职官志五》:“凡河防谨其法禁,岁计茭揵之数,前期储积,以时颁用,各随其所治地而任其责。”
清 顾炎武 《清江浦》诗:“庙食思封券,河防重璽书。”

⒉ 黄河 的堤防。

宋 周煇 《清波别志》卷下:“国家 河 防,无一岁不决溢。”

⒊ 泛指河流的堤防。

明 高攀龙 《鸣阳伯兄六十序》:“吾闻蚁穴之细,可溃河防。”

⒋ 指 黄河 的军事防御。

毛泽东 《质问国民党》:“撤退 河 防大军,准备进攻边区,发动内战,这是一种极端错误的行为,是不能容许的。”


国语词典

河防 [hé fáng]

⒈ 防护黄河堤岸的工程。后亦泛指河流的堤防。

⒉ 掌管防御黄河泛滥事宜的官署。

《宋史·卷一六五·职官志五》:「凡河防谨其法禁,岁计茭揵之数。」


河防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三汛释义:指春、夏、秋三季的涨水期。第一汛叫春汛,或名桃汛、桃花汛、桃花水,汛期大概在清明节后二十日。第二汛叫伏汛,汛期在春汛后至立秋前。第三汛叫秋汛,汛期在伏汛后至霜降前。参阅 清 朱扆《河防志》卷五。
    • 2.
      修塞释义:谓修缮堤防,堵塞决口。宋 欧阳修《论修河第一状》:“只如往年 河 决 商胡,是时执政之臣不慎计虑,遽谋修塞。”宋 周煇《清波别志》卷下:“国家河防,无一岁不决溢,上軫宵旰之虑。殫邦财,竭人力,随溃修塞,仅媮一日之安。”
    • 3.
      川塞释义:河防要塞。
    • 4.
      挑水坝释义:河防工程中用以分水势的堤坝。
    • 5.
      河防释义:⒈防止河流水患的工作,特指黄河的河防:河防工程。⒉指黄河的军事防御:河防部队。河防主力。
    • 6.
      淮濆释义:⒈指淮河堤岸。⒉指淮河防地。
    • 7.
      盗决释义:私自开通水道;非法决裂堤岸。《宋史·李若谷传》:“豪右多分占 芍陂,陂皆美田,夏雨溢坏田,輒盗决。”清 顾炎武《天下郡国利病书·湖广下》:“此堤与 红庙 对岸,红庙 居民每遇水涨,多有欲盗决此堤以洩水者,故盗决河防之禁,尤不可少弛也。”《清史稿·河渠志二》:“康熙 元年,盱 泗 民由 古沟镇 南及 谷家桥 北盗决小渠八,淮水 强半分洩 高 寳 诸湖,而 清口 淮 弱,无力敌 黄。”
    • 8.
      起马释义:⒈启程;动身。明 汤显祖《牡丹亭·劝农》:“餘花餘酒,父老们领去,给散小乡村,也见官府劝农之意。叫祇候们起马。”《儒林外史》第三回:“次日起马,范进 独自送在三十里之外,轿前打恭。”《续资治通鉴·宋宁宗开禧二年》:“金 初置急递铺,腰铃转递,日行三百里,非军期河防,不许起马。”李劼人《大波》第一部第五章:“听说 赵季帅 有起马消息,那就更得静以待之。”⒉比喻开始走上宦途。蔡东藩《清史通俗演义》第七八回:“但他在宦途中,是个钻营的能手,由县丞起马,不数年连升总督。”

河防(hefang)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河防是什么意思 河防读音 怎么读 河防,拼音是hé fáng,河防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河防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