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路 [mí lù]
1. 内耳的一部分,分骨迷路和膜迷路,主司平衡感觉与听觉。
英[ labyrinth; inner ear; ]
2. 迷失道路。
例他迷路了。
英[ lose one's way; do not know where one is; ]
迷路 引证解释
⒈ 迷失道路。
引《后汉书·逸民传·逢萌》:“后詔书徵 萌,託以老耄,迷路东西。”
唐 宋之问 《春日宴宋主簿山亭》诗:“攀巖践苔易,迷路出花难。”
陈残云 《山谷风烟》第三二章:“朝着前头走就行啦,不会迷路的。”
⒉ 比喻失去正确的方向。
引唐 白居易 《刑部尚书致仕》诗:“迷路心迴因向佛,宦途事了是悬车。”
⒊ 比喻错误的道路。
引《四游记·哥阁君臣游猎》:“寡人原亦是僊班之人。今寡人失了本来面目,乞天僊大发慈悲,同寡人回朝,指引寡人迷路。”
⒋ 满路。
引唐 温庭筠 《送洛南李主簿》诗:“槲叶晓迷路,枳花春满庭。”
⒌ 方言。指雾。
引清 顾禄 《清嘉录·三朝迷路发西风》:“谚云:‘三朝迷路发西风。’……吾乡谓雾曰迷路,谓雾重,迷不得路逕也。”
⒍ 内耳的一部分。分为骨迷路和膜迷路。
国语词典
迷路 [mí lù]
⒈ 迷失道路。
引明·康海《中山狼·第二折》:「他乡何处是,迷路问谁来?」
⒉ 离开正途。
例如:「不良少年就像是迷路的羔羊一样。」
⒊ 生理学上称内耳一系列相互连接的腔或管。
迷路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刘阮释义:东汉 刘晨 和 阮肇 的并称。相传 永平 年间,刘阮 至 天台山 采药迷路,遇二仙女,蹉跎半年始归。时已入 晋,子孙已过七代。后复入 天台山 寻访,旧踪渺然。见 南朝 宋 刘义庆《幽明录》。元 杂剧中有 王子一 撰《误入桃源》,即用其事。后用为游仙或男女幽会的典故。唐 吕岩《七言》诗之一○四:“曾随 刘 阮 醉 桃源,未省人间欠酒钱。”后蜀 顾夐《甘州子》词:“曾如 刘 阮 访仙踪,深洞客,此时逢。”明 陆采《明珠记·赘苹》:“忽成 刘 阮 约,如入 武陵村。”《宦海》第五回:“画眉窗下,孔雀屏前,天台
- 2.
半规管释义:人和脊椎动物内耳迷路的组成部分。为三个互相垂直的半圆形小管。半规管一端稍膨大处有位觉感受器,能感受旋转运动的刺激,能引起运动感觉和姿势反射,以维持运动时身体的平衡。
- 3.
困闷释义:⒈疲乏烦闷。 唐 李复言《续玄怪录·李卫公靖》:“俄而阴晦迷路,茫然不知所归,悵悵而行,困闷益极。”⒉谓闷胀不适。明 袁宏道《题宝公册》:“训讲则飢儿入市店,止取充腹,过则为痞为困闷。”
- 4.
多亏释义:表示由于别人的帮助或某种有利因素,避免了不幸或得到了好处:多亏你来了,否则我们要迷路的。 这件事多亏了你的帮助。
- 5.
官道释义:⒈管理将士的办法。 《孙子·计》:“法者,曲制、官道、主用也。”梅尧臣 注:“官道,裨校首长,统率必有道也。”一说官为百官之分,道为粮路。见《十一家注孙子》引 曹操 注。⒉公家修筑的道路;大路。唐 白居易《西行》诗:“官道柳阴阴,行宫花漠漠。”元 关汉卿《五侯宴》第二折:“儿也!就在这官道旁边,敢将你来冻杀也。”《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六九回:“我见天时尚早,便到外面去闲步。走出门来,便是往来官道。”管桦《将军河》第一部十五章:“他迷路啦,把砍柴人走的山路当成官道了。”
- 6.
宵迷释义:夜间迷路。《左传·哀公二年》:“六月乙酉,晋 赵鞅 纳 卫 大子于 戚。宵迷,阳虎 曰:‘右 河 而南,必至焉。’”杨伯峻 注:“临夜迷路。”唐 赵元一《奉天录》卷三:“都统 刘公 宵迷 细柳,纵骑奔于敌营也。”
- 7.
宿头释义:借宿之处。元 马致远《汉宫秋》第二折:“我索折一枝断肠柳,饯一盃送路酒,眼见得赶程途趁宿头。”《儒林外史》第三五回:“那日天气寒冷,多走了几里路程,投不着宿头,只得走小路,到一个人家去借宿。”艾芜《我的青年时代》二二:“但迷路在山间,找不到宿头,总是一件叫人着慌的事情。”
- 8.
市哄释义:谓市场喧嚣。 清 焦循《夜渡朱家湖迷路入毕家淘》诗:“此地从无估客来,夜静何为成市鬨?”
- 9.
幸喜释义:幸亏:幸喜有热心人指点,才没有迷路。
- 10.
暗惑释义:愚昧不明,迷乱。 指迷路。
- 11.
桃源洞释义:⒈洞名。 在今 浙江省 天台县 北。相传 东汉 时,刘晨、阮肇 到 天台山 采药迷路,误入 桃源洞 遇见两个仙女,被邀至家中半年后回家,子孙已过七代。事见 南朝 宋 刘义庆《幽冥录》。后因以指男女幽会的仙境。唐 韩偓《六言》诗之三:“忆泪因成别泪,梦游常续心游。桃源洞 口来否?絳节霓旌久留。”元 李好古《张生煮海》第一折:“我与你笑相从,再休提误入 桃源洞。”⒉在 湖南省 桃源 县西南 桃源山 下,又名 秦人洞,白马洞,相传是 东晋 陶渊明 所记桃花源的遗址。
- 12.
烟津释义:⒈亦作“烟津”。云天中洁净的露水。道教徒认为可以祛病延年。唐 沉亚之《梦游仙赋》:“烟津兮玉盘,火桂兮炮鸞。”⒉烟波苍茫的渡口。宋 陈与义《次韵尹潜感怀》:“共説 金陵 龙虎气,放臣迷路感烟津。”宋 陆游《冬初出游》诗之二:“蹇驴渺渺涉烟津,十里山村发兴新。”
- 13.
纂纂释义:集聚貌。 《文选·潘岳<笙赋>》:“咏园桃之夭夭,歌枣下之纂纂。”李善 注:“古《咄喑歌》曰:‘枣下何攒攒,荣华各有时……’攒,聚貌。纂与攒,古字通。”唐 韩愈《游青龙寺赠崔大补阙》诗:“桃源 迷路竟茫茫,《枣下》悲歌徒纂纂。”《林则徐日记·道光二十二年七月十三日》:“此二十里间,枣树最多,其实已纂纂矣。”
- 14.
老耄释义:七、八十岁的老人。 亦指衰老。《周礼·秋官·司刺》:“三赦之法:壹赦曰幼弱,再赦曰老耄,三赦曰蠢愚。”郑玄 注引 郑司农 曰:“幼弱老旄,若今律令,年未满八岁、八十以上,非手杀人,他皆不坐。”陆德明 释文:“老耄,本又作旄,同。”《后汉书·逸民传·逢萌》:“后詔书徵 萌,託以老耄,迷路东西。”宋 范仲淹《奏灾异后合行四事》:“委天下按察使省视官吏:老耄者罢之,贪浊者劾之,昏懦者逐之。”元 刘唐卿《降桑椹》第二折:“俺母亲骨嵓嵓身躯老耄。”郭沫若《孔雀胆》第二幕:“我自己还没有老耄到不能够辨别是非黑白的那样
- 15.
迷径释义:犹迷路。
- 16.
迷而不反释义:迷路后不知回来。 比喻犯了错误不知改正。
- 17.
迷而知反释义:迷路后知道回来。比喻有了过失能够改正。
- 18.
迷而知返释义:迷路后知道回来。比喻有了过失能够改正。
- 19.
迷路释义:⒈迷失道路:山林中容易迷路。走到半道上迷了路。⒉比喻失去了正确的方向。
- 20.
迷途知反释义:迷途:迷路;反:反回。迷了路知道回来。比喻犯了错误能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