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蟠龙 蟠龙的意思
pánlóng

蟠龙

简体蟠龙
繁体蟠龍
拼音pán lóng
注音ㄆㄢˊ ㄌㄨㄥˊ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pán, ◎ 屈曲,环绕,盘伏。【组词】:蟠蜿。蟠萦。蟠结。蟠踞(亦作“蟠据”)。蟠道。蟠龙。蟠螭纹(中国春秋战国青铜器上纹饰之一,以盘曲的龙蛇组成)。蟠夔纹(中国殷和西周青铜器上纹饰之一,以盘曲的夔龙组成)。龙蟠虎踞。

lóng,(1) 传说中的一种长形、有鳞、有角的神异动物,能走,能飞,能游泳,能兴云作雨。【组词】:龙舟。龙灯。龙宫。龙驹(骏马,喻才华出众的少年)。画龙点睛。龙蟠虎踞。(2) 古生物学中指一些巨大的有四肢有尾或兼有翼的爬虫。【组词】:恐龙。(3) 封建时代用作皇帝的象征,或称关于皇帝的东西。【组词】:龙颜。龙体。龙袍。(4) 姓。

基本含义

形容事物盘绕曲折,如龙蟠。

蟠龙的意思

蟠龙 [pán lóng]

1. 盘伏的龙。

2. 回环的龙形。

4. 发髻名。

蟠龙 引证解释

⒈ 盘伏的龙。

《尚书大传》卷一下:“蟠龙賁信於其藏,蛟鱼踊跃於其渊。”
郑玄 注:“蟠,屈也。”
《方言》第十二:“未陞天龙谓之蟠龙。”
唐 李商隐 《赛灵川县城隍神文》:“逐清泠之耕父,不使扬光;迴沮泽之蟠龙,皆令洒润。”

⒉ 回环的龙形。

《淮南子·本经训》:“寝兕伏虎,蟠龙连组。”
高诱 注:“蟠龙,詰屈相连,文错如织组文也。”
《秦併六国平话》卷下:“门外苍松踞虎,阶前古檜蟠龙。”

⒊ 发髻名。

清 李渔 《闲情偶寄·声容·修容》:“古人呼髻为蟠龙蟠龙者,髻之本体,非由粧饰而成,随手綰成,皆作蟠龙之势。”


国语词典

蟠龙 [pán lóng]

⒈ 盘曲回旋的龙。

《尚书大传·卷一下·虞夏传》:「蟠龙贲信于其藏,蛟鱼踊跃于其渊。」
《三国演义·第三五回》:「到头天命有所归,泥中蟠龙向天飞。」


蟠龙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交龙锦释义:织有蟠龙纹的丝织品。
    • 2.
      保卫延安释义:长篇小说。 杜鹏程作。1954年发表。1947年,国民党军队重兵进攻延安。人民解放军主动撤出延安后,在青化砭和蟠龙镇两场战斗中接连获胜。周大勇连与主力失去联系,孤军奋战,杀出重围。国民党军队欲与人民解放军决战,结果受到重创。小说第一次塑造了彭德怀将军的形象。
    • 3.
      繖盖释义:即伞盖。 《梁书·武帝纪上》:“时所住斋常有五色回转,状若蟠龙,其上紫气腾起,形如繖盖,望者莫不异焉。”参见“伞盖”。
    • 4.
      蟠龙踞虎释义:犹言龙蟠虎踞。像盘绕着的蛟龙,像蹲卧着的猛虎。形容地势雄伟险要。宋 秦观《游汤泉记》:“是日風曀,望 建業 江山蟠龍踞虎之狀,皆依約而得之。”亦作“蟠龍卧虎”。贾芝 等《颂歌·万丈高楼从地起》:“蟠龙卧虎高山顶,万丈高楼从地起。”参见“龍蟠虎踞”。
    • 5.
      醴泉释义:⒈甘甜的泉水。⒉水,在四川省眉山县西,有二源,皆发源于蟠龙山与松江会合处,注入长江。
    • 6.
      龙洋释义:⒈指清末开始所铸银元。因中央有蟠龙纹,故称。⒉泛指银元。

蟠龙(panlong)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蟠龙是什么意思 蟠龙读音 怎么读 蟠龙,拼音是pán lóng,蟠龙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蟠龙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