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翫月 翫月的意思
wányuè

翫月

简体翫月
繁体
拼音wán yuè
注音ㄨㄢˊ ㄩㄝˋ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wán, ◎ 同“玩”。

yuè,(1) 月亮;月球。地球的卫星。【组词】:月光(月球反射太阳的光)。月蚀。(2) 计时单位,公历一年分十二个月。(3) 按月出现的,每月的。【组词】:月刊。月薪。(4) 形状像月亮的,圆的。【组词】:月饼。月琴。(5) 妇女产后一个月以内的时间。【组词】:月子。

翫月的意思

翫月 [wán yuè]

1. 赏月。


翫月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乌纱巾释义:即乌纱帽。又称唐巾。唐 李白《翫月金陵城西往石头访崔四侍御》诗:“草裹乌纱巾,倒被紫綺裘。”唐 司空图《修史亭》诗之三:“乌纱巾上是青天,检束酬知四十年。”参见“乌纱帽”。
    • 2.
      击柝释义:敲梆子巡夜。亦喻战事,战乱。《易·繫辞下》:“重门击柝,以待暴客。”晋 葛洪《抱朴子·诘鲍》:“重门有击柝之警,治戎遏暴客之变。”唐 杜甫《暮归》诗:“霜黄碧梧白鹤栖,城上击柝復乌啼。”《宋朝事实类苑·官政治绩·张乖崖一》引 宋 沉括《梦溪笔谈》:“时贼锋方敛,纪纲过肃,蜀 民尚怀击柝之惴。”明 高启《中秋翫月张校理宅得南字》诗:“关山几处未解兵,击柝不寐愁丁男。”郭沫若《喀尔美萝姑娘》:“市头的电灯发出苍黄的冷光,击柝的声音三下,电车早已停了。”
    • 3.
      寰瀛释义:⒈天下;全世界。 晋 崔棁《晋朝飨乐章·三举酒》:“朝野无事,寰瀛大康。”唐 刘禹锡《八月十五日夜翫月》诗:“天将今夜月,一遍洗寰瀛。”宋 秦观《郭子仪单骑见虏赋》:“於是露刃者胆丧,控弦者骨惊,谓令公尚临於金甲,想可汗未厌於寰瀛,顿释前憾,来寻旧盟。”严复《原强》:“达尔文 者,英 之讲动植之学者也。承其家学,少之时,周歷寰瀛。”⒉指疆域。唐 司马札《古边卒思归》诗:“汉武 在深殿,唯思廓寰瀛。”⒊犹尘世。唐 白居易《江州赴忠州至江陵以来舟中示舍弟五十韵》:“无妨隐朝市,不必谢寰瀛。”五代 齐己《送白
    • 4.
      浄练释义:洁净的白绢。常用以形容清澈的江水。语出 南朝 齐 谢朓《晚登三山还望京邑》诗:“餘霞散成綺,澄江静如练。”唐 元稹《泛江翫月》诗:“委波添浄练,洞照灭凝釭。”
    • 5.
      造罪释义:⒈犹犯罪。《敦煌变文集·佛说阿弥陀经讲经文》:“凡夫造罪若 须弥,从来不觉总不知。”《太平广记》卷一百引 唐 牛肃《纪闻》:“僕之妻侄 屈突仲任 造罪无数,今召入对事,其人年命亦未尽,欲放之去。”明 屠隆《綵毫记·游翫月宫》:“文士好弄笔端,妄言造罪。”⒉犹受罪。沙汀《淘金记》二:“说起来两块三块的,看买得到一碗米么!不是庄稼做垮杆了,那个来吃这碗造罪饭啊。”
    • 6.
      银桥释义:传说中仙杖变化而成的大桥。 桥可通月宫。典出 前蜀 杜光庭《神仙感遇传》:“玄宗 於宫中翫月,公远 奏曰:‘陛下莫要至月中看否?’乃取拄杖,向空掷之,化为大桥,其色如银。请 玄宗 同登。约行数十里,精光夺目,寒气侵人,遂至大城闕。
    • 7.
      风露释义:⒈风和露。《韩非子·解老》:“时雨降集,旷野閒静,而以昏晨犯山川,则风露之爪角害之。”唐 王昌龄《东溪翫月》诗:“光连虚象白,气与风露寒。”郁达夫《采石矶》二:“昨天晚上,因为月亮好得很,仲则 竟犯了风露,在园里看了一晚的月亮。”⒉犹风寒。《初刻拍案惊奇》卷十二:“那老妈又是高年,船上早晚感冒些风露,一病不起。”

翫月(wanyue)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翫月是什么意思 翫月读音 怎么读 翫月,拼音是wán yuè,翫月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翫月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