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九 [yuán jiǔ]
1. 唐代诗人元稹的别称。元排行第九,因以称之。唐白居易有《与元九书》。
元九 引证解释
⒈ 唐 代诗人 元稹 的别称。 元 排行第九,因以称之。 宋 杨伯嵒 《臆乘·行第》:“前辈以第行称,多见之诗。
引少陵 称 謫仙 为十二…… 刘禹锡 谓 元稹 为 元九。”
清 赵翼 《拜袁揖赵哭蒋图》诗:“居易 名先 元九 齐,晚更 刘郎 觴咏继。”
元九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上婚释义:上等婚,三元九宫合婚的方法之一;天医、生气、福德是上等婚。
- 2.
不差释义:⒈⒉⒊全对,无差错后有问此二字者虽百十其试,而指之不差。--唐.白居易《与元九书》⒋⒌⒍不错,不坏今年的麦收成想还不差。--叶圣陶《火灾.晓行》
- 3.
中宵释义:中夜,半夜。晋 陆机《赠尚书郎顾彦先》诗之二:“迅雷中宵激,惊电光夜舒。”唐 陆贽《贞元九年大赦制》:“中宵屡兴,终食累叹。”清 龚自珍《忏心》诗:“经济文章磨白昼,幽光狂慧復中宵。”陈毅《满江红·游广东旋到海南岛度假》词:“应中宵起舞到鸡鸣,练腰脚。”
- 4.
卑湿释义:⒈地势低下潮湿。 《史记·货殖列传》:“江南卑溼,丈夫早夭。”唐白居易《八月十五日夜禁中独直对月忆元九》诗:“犹恐清光不同见,江陵卑湿足秋阴。”清平步青《霞外攟屑·蜚蠦即臭虫》:“﹝臭虫﹞大抵生於湫隘卑溼之地。”郭沫若《羽书集·长沙哟,再见》:“古人说:长沙乃卑湿之地。不错,从岳麓山俯瞰的时候,长沙的确是卑。在街上没有太阳而且下雨的时候,长沙的确是湿。”⒉谓意志低下消沉。《荀子·修身》:“狭隘褊小,则廓之以广大;卑溼重迟贪利,则抗之以高志。”杨倞注:“卑谓谦下,溼亦谓自卑下如地之下溼然也。
- 5.
卑溼释义:⒈地势低下潮湿。《史记·货殖列传》:“江南 卑溼,丈夫早夭。”唐 白居易《八月十五日夜禁中独直对月忆元九》诗:“犹恐清光不同见,江陵 卑湿足秋阴。”清 平步青《霞外攟屑·蜚蠦即臭虫》:“﹝臭虫﹞大抵生於湫隘卑溼之地。”郭沫若《羽书集·长沙哟,再见》:“古人说:长沙 乃卑湿之地。不错,从 岳麓山 俯瞰的时候,长沙 的确是卑。在街上没有太阳而且下雨的时候,长沙 的确是湿。”⒉谓意志低下消沉。《荀子·修身》:“狭隘褊小,则廓之以广大;卑溼重迟贪利,则抗之以高志。”杨倞 注:“卑谓谦下,溼亦谓自卑下如地之下溼然也
- 6.
善风释义:⒈良好的风气。 《书·毕命》“彰善癉恶,树之风声”孔 传:“立其善风,扬其善声。”⒉顺风。《后汉书·西域传·安息》:“海水广大,往来者逢善风三月乃得度,若遇迟风,亦有二岁者。”《资治通鉴·汉和帝永元九年》:“往来者逢善风。”胡三省 注:“善风,谓顺风也。”
- 7.
四鄙释义:⒈四方边境地区。 唐 陆贽《贞元九年冬至大礼大赦制》:“五稼屡丰,四鄙不扰。”宋 王安石《开元行》:“由来犬羊著冠坐庙堂,安得四鄙无豺狼。”明 刘基《郁离子·螇螰》:“群臣辑睦,四鄙无事。”⒉指四境边民。《礼记·月令》:“﹝季冬之月﹞季冬行秋令,则白露蚤降,介虫为妖,四鄙入保。”《淮南子·时则训》:“行冬令,则风寒不时,鹰隼蚤挚,四鄙入保。”高诱 注:“四界之民,皆入城郭保聚也。”
- 8.
堡壁释义:犹堡垒。 堡,也写作“保”。《后汉书·陈俊传》:“视人保壁坚完者,勑令固守;放散在野者,固掠取之。”《三国志·魏志·常林传》:“林 率其宗族,为之策谋,见围六十餘日,卒全堡壁。”《资治通鉴·晋孝武帝太元九年》:“十一月,嘉 入 长安,众闻之,以为 坚 有福,故圣人助之,三辅 堡壁及四山 氐 羌 归 坚 者四万餘人。”参见“堡垒”。
- 9.
姓第释义:姓氏行第。 姓下加排行以代姓名。如 元稹 称 元九,张籍 称 张十八 之类。
- 10.
季库释义:唐 国库之一,每季终了时储存财物的府库。《资治通鉴·唐德宗贞元九年》:“户部侍郎 裴延龄 奏:‘自判度支以来,检责诸州欠负钱八百餘万緡,收诸州抽贯钱三百万緡,呈样物三十餘万緡,请别置欠负耗賸季库以掌之。’”胡三省 注:“三月为一季。凡三月终,则入物於库,故谓之季库。”
- 11.
小通释义:⒈谓生殖机能成熟。 《韩诗外传》卷一:“男八月生齿,八岁而齠齿,十六而精化,小通。女七月生齿,七岁而齔齿,十四而精化,小通。”清 黄生《义府·小通》:“凡言后窍为大,前窍为小。小通,谓其精通於前,可以为人道也。”⒉稍稍显达。唐 白居易《与元九书》:“故自八九年来,与足下小通则以诗相戒,小穷则以诗相勉,索居则以诗相慰。”
- 12.
幽沦释义:⒈沉沦;陷没。 《三国志·吴志·张昭传》:“自分幽沦,长弃沟壑,不图復蒙引见,得奉帷幄。”南朝 宋 傅亮《为宋公至洛阳谒五陵表》:“坟塋幽沦,百年荒翳。”⒉引申指死亡。唐 白居易《哭诸故人寄元九》诗:“伟卿 既长往,质夫 亦幽沦。”⒊隐蔽、幽暗之处。唐 刘禹锡《送华阴尉张苕赴邕使幕》诗:“一旦逢良时,天光烛幽沦。”
- 13.
弃瑕録用释义:谓不计较缺点、过失而录用人才。三国 吴 陆瑁《与暨艳书》:“夫聖人嘉善矜愚,忘過記功,以成美化。加今王業始建,將一大統,此乃 漢高 棄瑕録用之時也。”南朝 梁 丘迟《与陈伯之书》:“聖朝赦罪責功,棄瑕録用,推赤心於天下,安反側於萬物。”唐 陆贽《贞元九年冬至大礼大赦制》:“舍己從人,故能通天下之志;棄瑕録用,故能盡天下之才。”清 蒋士铨《桂林霜·闺诚》:“朝廷赦以不死,又復棄瑕録用,使之專閫。”亦作“棄瑕取用”汉 陈琳《为袁绍檄豫州》:“於是提劍揮鼓,發命東夏,收羅英雄,棄瑕取用。”《三国志·吴志·朱据传
- 14.
扑扑释义:⒈盛貌。 唐 白居易《山石榴寄元九》诗:“山石榴,一名山躑躅,一名杜鹃花,杜鹃啼时花扑扑。”清 王士禛《复雨》诗:“今年稍稍宜雨暘,黍稷扑扑称叶长。”⒉象声词。元 孟汉卿《魔合罗》第一折:“恰便是小鹿儿扑扑地撞我胸脯,火块似烘烘烧我肺腑。”清 姚鼐《山行》诗:“布穀飞飞劝早耕,春锄扑扑趁初晴。”峻青《黎明的河边》:“子弹像蝗虫似的在我们身边扑扑的乱飞。”⒊尘土堆积或飞扬貌。形容奔走劳顿。张天翼《“新生”》:“他那件重甸甸的中装大衣,他那两口重甸甸的小皮箱,都是灰扑扑的样子。”沈从文《天安门前》:“成串的
- 15.
抑配释义:强行摊派。 唐 陆贽《贞元九年南郊大赦天下制》:“已后官司应有市糴者,各须先付价直,不得赊取抑配。”宋 苏辙《论雇河夫不便札子》:“兼访闻河上人夫,亦自难得,名为和雇,实多抑配。”清 王夫之《读四书大全说·大学·补传五》:“若 王介甫 散青苗钱,当其始散,或踊跃而愿得之,迨其既散,或亦因之而获利,未尝一出於抑配。”范文澜 蔡美彪 等《中国通史》第四编第一章第二节:“官府还向商行抑配科差,或借口军需,向商人借钱。”
- 16.
抱弄释义:怀抱逗弄。唐 白居易《与元九书》:“僕始生六七月时,乳母抱弄於书屏下。”唐 元稹《祭礼部庾侍郎太夫人文》:“孝女视膳,令妇执笄。封燔茅社,抱弄荃蓀。”按,荃荪,香草,喻子孙。明 高攀龙《缪仲湻六十序》:“又三年,余以使事至家,得仲儿,日抱弄之。”
- 17.
拂晨释义:拂晓。唐 白居易《东南行一百韵寄通州元九侍御》:“承明连夜直,建礼拂晨趋。”宋 王巩《闻见近录》:“张文定 守 蜀,重九药市,拂晨骤雨。”
- 18.
敛怨释义:《诗·大雅·荡》:“女炰烋于中国,敛怨以为德”。郑玄 笺:“敛羣不逞作怨之人,谓之有德而任用之。”后以“敛怨”指招惹怨恨。唐 陆贽《贞元九年冬至大礼大赦制》:“不得赊取抑配,因兹敛怨扰人。”《宋史·河渠志一》:“或物已输官,或人方在路,未及兴役,寻已罢修,虚费民财,为国敛怨。”
- 19.
月库释义:唐 代藏帛的府库。因每月有物进出,故称。《新唐书·裴延龄传》:“於是以天下宿负八百万緡析为负库,抽贯三百万緡为賸库,样物三十万緡为季库,帛以素出、以色入者为月库。”《资治通鉴·唐德宗贞元九年》:“染练物则别置月库以掌之。”胡三省 注:“每月入物,故谓之月库。”
- 20.
林邑释义:南海 古国名。 故地在今 越南 中南部。公元192年(一说137年)建国。中国 史籍初称之为 林邑,唐 至德 以后改称 环王。公元九世纪后期改称 占城。自 五代 以后,中国 正史和《诸蕃志》、《岛夷志略》、《瀛涯胜览》等书均有记述。十七世纪末亡于 广南 阮氏。《晋书·四夷传·林邑国》:“林邑国 本 汉 时 象林县,则 马援 铸柱之处也,去 南海 三千里。”唐 韩愈《送郑尚书序》:“其海外杂国,若 躭浮罗、流求、毛人、夷亶 之州,林邑、扶南、真腊、于陀利 之属,东南际天地以万数。”朱熹 注:“林邑,一曰 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