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郎 [lú láng]
1. 传说唐时有卢家子弟,为校书郎时年已老,因晩娶而遭妻怨。宋钱易《南部新书》丁:“卢家有子弟,年已暮犹为校书郎,晩娶崔氏女,崔有词翰,结褵之后,微有慊色。卢因请诗以述怀为戏。崔立成诗曰:'不怨卢郎年纪大,不怨卢郎官职卑,自恨妾身生较晩,不见卢郎年少时。'”后用为典故。
卢郎 引证解释
⒈ 传说 唐 时有 卢 家子弟,为校书郎时年已老,因晚娶而遭妻怨。 宋 钱易 《南部新书》丁:“卢 家有子弟,年已暮犹为校书郎,晚娶 崔氏 女, 崔 有词翰,结褵之后,微有慊色。 卢 因请诗以述怀为戏。
引崔 立成诗曰:‘不怨 卢郎 年纪大,不怨 卢郎 官职卑,自恨妾身生较晚,不见 卢郎 年少时。’”
后用为典故。 宋 周邦彦 《玉楼春》词:“夕阳深锁緑苔门,一任 卢郎 愁里老。”
元 密子瑜 《临江仙》词:“卢郎 心未老, 潘令 鬢先皤。”
⒉ 传说 唐 时有 卢 家子弟,为校书郎时年已老,因晚娶而遭妻怨。 宋 钱易 《南部新书》丁:“卢 家有子弟,年已暮犹为校书郎,晚娶 崔氏 女, 崔 有词翰,结褵之后,微有慊色。 卢 因请诗以述怀为戏。
引崔 立成诗曰:‘不怨 卢郎 年纪大,不怨 卢郎 官职卑,自恨妾身生较晚,不见 卢郎 年少时。’”
后用为典故。 宋 周邦彦 《玉楼春》词:“夕阳深锁緑苔门,一任 卢郎 愁里老。”
元 密子瑜 《临江仙》词:“卢郎 心未老, 潘令 鬢先皤。”
卢郎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八米释义:⒈指从穀得米达到八成。⒉称隋卢思道。见“八米卢郎”。
- 2.
戢伏释义:⒈隐居。唐 李华《卢郎中斋居记》:“仁人静士,戢伏自持。”⒉收敛。梁启超《袁崇焕传》:“自 承宗 崇焕 之戮力,而敌军戢伏,不敢犯 明 边者四年。”
- 3.
朝行释义:朝列。唐 韩愈《卢郎中云夫寄示送盘谷子诗两章歌以和之》:“又知 李侯 竟不顾,方冬独入崔嵬藏。我今进退几时决,十年蠢蠢随朝行。”宋 周密《齐东野语·诛韩本末》:“后惧事泄,於是令 次山 於朝行中择能任事者。”《续资治通鉴·宋仁宗庆历八年》:“且 仪 身预朝行,职居馆阁,任事省府,使有大罪,虽加诛斩,自有宪章。”参见“朝列”。
- 4.
潘令释义:指 晋 潘岳。岳 曾为 河阳 令,故称。唐 卢纶《送申屠正字》诗:“坦腹定逢 潘令 醉,上楼应伴 庾公 閒。”宋 刘克庄《摸鱼儿·海棠》词:“霜点鬢,潘令 老,年年不带看花分。”金 完颜璹《临江仙》词:“卢郎 心未老,潘令 鬢先皤。”
- 5.
调选释义:⒈选官调职。《史记·袁盎晁错列传》“调为 陇西 都尉”裴駰 集解引 三国 魏 如淳 曰:“调选。”唐 韩愈《与汝州卢郎中论荐侯喜状》:“去年,愈 从调选,本欲携持同行。”宋 王谠《唐语林·补遗二》:“有从子 申甫 自 江 淮 来调选,因告主吏曰:‘但得官便出城即可矣。’”《初刻拍案惊奇》卷四:“但彼是 餘干 县尉 王立 调选流落。”⒉调动挑选。明 郎瑛《七修续稿·义理·近日军》:“守敌者非召募之土著百姓,则调选别省兵勇,故见戮於贼也。”柳琴戏《状元打更》第六场:“[ 王进:]各路兵马听你号令,满朝文武任你
- 6.
赘居释义:⒈谓做赘婿长住妇家。明 宋濂《故绍庆路儒学正柳府君墓志铭》:“颖,信 之 永丰 尉,赘居 兴贤 女氏。”明 汤显祖《邯郸记·闺喜》:“卢郎 未老因缘大,赘居 崔氏 清河。”清 陈维崧《四弟子万诗序》:“弟揖余言曰:‘弟不幸,赘居妇家,离诸兄僻远,自伤年少而孤,未得一日之优游,挟书以学。’”⒉客居。明 黄淮《静庵徐先生墓表》:“先生躡屩负笈从之游,深有所领悟,遂赘居 永嘉,以便力学。”
- 7.
返初服释义:⒈语本《楚辞·离骚》:“进不入以离尤兮,退将復修吾初服。”后以“返初服”谓辞官归田。南朝 齐 刘绘《入琵琶峡望积布矶》诗:“誓将返初服,岁暮请为邻。”唐 李白《朝下过卢郎中叙旧游》诗:“何由返初服,田野醉芳樽。”明 何景明《发京邑》诗之一:“驾言返初服,行矣遂林皋。”⒉谓僧尼还俗。唐 玄奘《大唐西域记·印度总述》:“罹咎犯律,僧中科罚,轻则众命訶责,次又众不与语,重乃众不共住。不共住者,斥摈不齿,出一住处,措身无所,羇旅艰辛,或返初服。”唐 陈子昂《馆陶郭公姬薛氏墓志铭》:“年十五,大将军薨,遂剪髮出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