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部 [jūn bù]
1. 指军官。
3. 指军一级的指挥机关。
军部 引证解释
⒈ 指军官。
引郭沫若 《蒲剑集·文化与战争》:“日本 的军部们这几年来是把西装脱掉了, 中国 古服也毁裂了,拿着西式的剃刀,赤裸裸地在演着‘切腹’戏。”
⒉ 指军一级的指挥机关。
军部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军部释义:⒈指军官。郭沫若《蒲剑集·文化与战争》:“日本 的军部们这几年来是把西装脱掉了,中国 古服也毁裂了,拿着西式的剃刀,赤裸裸地在演着‘切腹’戏。”⒉指军一级的指挥机关。
- 2.
军队房产释义:中国人民解放军部队所有的房产。
- 3.
孔殷释义:⒈众多;繁多。《书·禹贡》:“江 汉 朝宗于海,九江孔殷。”曾运乾 正读:“孔,甚也。殷,盛也。”《魏书·乐志》:“及 孝昌 已后,世属艰虞,内难孔殷,外敌滋甚。”明 张居正《敕建慈寿寺碑文》:“乃营宝刹,於兑之方,左瞰都城,右眺崇岗。力出于民,财出于府,费虽孔殷,民不与苦。”⒉很紧急;很急迫。《清史稿·德宗纪一》:“归政伊邇,时事孔殷,密摺封奏,请仍书皇太后圣鉴,披览后施行。”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辛亥革命·武昌起义清方档案·宣统三年十月十三日第一军总统冯国璋致内阁陆军部电》:“又地方款项一空,宏大规模,
- 4.
日録释义:⒈史书记事的一种体例。记其事并记其时日。《公羊传·隐公元年》“所见异辞,所闻异辞,所传闻异辞”汉 何休 注:“於所闻之世……大夫卒,无罪者日録,有罪者不日,略之。”⒉指史官按日的记录。《宋史·周常传》:“陛下於灾暾可畏之候,暂停进对,亦人情之常;若著为定令,则必记於日録,传之史笔。”⒊犹日记。宋 罗大经《鹤林玉露》卷四:“山谷 晚年作日録,题曰《家乘》。”阿英《敌后日记·<庙湾纪程>序》:“余自五月三十一日,离 泰州 前来军部……诸凡海陆河川,风雨晦暝,艰辛苦难,无不饱经。故抵达军本部 亭子港 以后,遂
- 5.
机要员释义:搞机要工作的人员。 如:连长派两名骑兵战士,护送机要员 小陈 到军部去。
- 6.
标营释义:⒈指明末李自成义军部队的编制单位。⒉指清代绿营兵的编制名称。
- 7.
百色市释义:在广西壮族自治区西部、右江上游,邻接云南省。1983年设市。人口307万(1995年)。为广西西部交通及物资集散中心。名胜古迹有粤东会馆(红七军军部旧址)、清风楼(红七军政治部旧址)。
- 8.
皖南事变释义:抗日战争时期国民党蓄意制造的破坏抗战的重大反共事件。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后,国民党加紧了反共活动。1940年10月19日,蒋介石指使何应钦、白崇禧致电朱德、彭德怀、叶挺、项英,强令八路军、新四军在一个月内撤至黄河以北。11月9日我军复电,驳斥了国民党对八路军、新四军的诬蔑,为顾全大局,同意将皖南的新四军部队移至长江以北。1941年1月7日,北移新四军九千余人行至皖南泾县茂林地区时,遭到国民党军队八万多人的伏击。新四军奋战七昼夜,除两千余人突围外,大部失散、被俘或牺牲。副军长兼政委项英突围后遇害,军长叶挺被
- 9.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释义:也 叫十年内战、土地革命战争。 1927年8月至1937年7月,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和国民党 新军阀的革命战争。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周恩来、朱德、贺龙等领导了八一南昌起义,打响了反对国 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党的八七会议确定了实行土地革命和武装起义的方针,会后举行了秋收起义、广 州起义和其他许多地区的起义。在井冈山建立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开辟了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 夺取全国胜利的正确道路。党先后创建了大小十五块根据地,建立了工农红军第一、第二、第四方面军 和其他红军部队。粉碎了国民党军
- 10.
追蓐释义:行军部队征集草蓐供歇宿用。《左传·宣公十二年》:“军行,右辕,左追蓐。”杜预 注:“在车之右者,挟辕为战备;在左者,追求草蓐为宿备。”
- 11.
邮传部释义:清 末官署名。 光绪 三十二年(公元1906年)始设。管理交通、邮政,民国 改为交通部。夏仁虎《旧京琐记·朝流》:“邮传部之设,张百熙 为尚书,胡燏棻、唐绍仪 为左右侍郎。”《清史稿·德宗纪二》:“﹝ 光绪 三十二年九月﹞增设邮传部、海军部、军諮府、资政院、审计院。”
- 12.
野战军释义:⒈中国人民解放军曾用的对执行全国机动作战任务的陆军部队的称谓。与“地方军”相对。⒉解放战争时期,中国人民解放军中担负机动作战任务的战略战役军团。是作战部队最高一级建制单位,由若干个兵团或军组成,隶属于中央军委。如第一、二、三、四野战军,华北野战军等。
- 13.
陆军部释义:陆军部为官署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