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上海市 上海市的意思
shànghǎishì

上海市

简体上海市
繁体
拼音shàng hǎi shì
注音ㄕㄤˋ ㄏㄞˇ ㄕˋ
结构ABC式
字数3字词语

拆字解意

shàng shǎng shang,(1) 位置在高处的,与“下”相对。【组词】:楼上。上边。(2) 次序或时间在前的。【组词】:上古。上卷。(3) 等级和质量高的。【组词】:上等。上策。上乘(佛教用语,一般借指文学艺术的高妙境界或上品)。(4) 由低处到高处。【组词】:上山。上车。上升。(5) 去,到。【组词】:上街。(6) 向前进。【组词】:冲上去。(7) 增加。【组词】:上水。(8) 安装,连缀。【组词】:上刺刀。上鞋(亦作“绱鞋”)。(9) 涂。【组词】:上药。(10) 按规定时间进行或参加某种活动。【组词】:上课。上班。(11) 拧紧发条。【组词】:上弦。(12) 登载,记。【组词】:上账。(13) 用在名词后边,表示时间、处所、范围。【组词】:晚上。桌上。组织上。(14) 用在动词后边,表示开始、继续、趋向、完成。【组词】:爬上来。锁上。选上代表。(15) 达到一定的程度或数量。【组词】:上年纪。(16) 中国古代乐谱的记音符号,相当于简谱中的“1”。 ◎ 〔上声〕汉语声调之一,普通话上声(第三声)。

hǎi,(1) 靠近大陆,比洋小的水域。【组词】:海洋。海域。海拔。海疆。海内。海岸。海誓山盟。五湖四海。(2) 用于湖泊名称。【组词】:青海。中南海。(3) 容量大的器皿,巨大的。【组词】:海碗。海涵(敬辞,称对方大度包容)。夸下海口。(4) 喻数量多的人、事物像海的。【组词】:人山人海。火海。(5) 漫无目标地。【组词】:海骂。海找。(6) 古代指从外国来的。【组词】:海棠。(7) 特指中国上海。【组词】:海派。(8) 姓。

shì,(1) 做买卖或做买卖的地方。【组词】:开市。菜市。市井(街,市场)。市曹。市侩(旧指买卖的中间人、唯利是图的奸商;现泛指贪图私利的人)。(2) 买。【组词】:市义。市恩(买好,讨好)。(3) 人口密集的行政中心或工商业、文化发达的地方。【组词】:城市。都(dū)市。市镇。(4) 一种行政区划,有中央直辖和省(自治区)辖等。【组词】:北京市。南京市。(5) 中国人民习惯使用的度量衡单位。【组词】:市制。市尺。市斤。

上海市的意思

上海市 [shàng hǎi shì]

1. 别称“沪”、“申”。中央直辖市。在中国东部、长江口南岸,濒东海。面积6341平方千米。人口1301万(1995年)。城市人口居全国首位。1927年设市。地处长江三角洲,地势低平,河网稠密,黄浦江流贯市区。亚热带湿润区,四季分明。中国最大的经济、金融和贸易中心,也是国际经济、金融和贸易中心之一。浦东新区为开发区。文教科技基础雄厚。有豫园、龙华寺、中共一大会址等名胜古迹。


国语词典

上海市 [shàng hǎi shì]

⒈ 城市名。位于江苏省黄浦江与吴淞江的会口处,居我国海岸线的中央,为西太平洋四大国际贸易港之一。交通便利,为国际海洋航线的辐辏地点,长江流域的门户,京沪、沪杭、萧甬铁路的交点。腹地广大,工商业发达,为我国第一大城市、最大的商埠与经济中心。


上海市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一江山路释义:一江山路位于上海市崇明县,西起东门路,东至鼓浪屿路,横穿湄州路,全长约为1公里,沿线周边商业设施配套完善。
    • 2.
      三泖释义:即 泖湖。在 上海市 松江县 西。有上、中、下三泖。上承 淀山湖,下流合 黄浦 入海。今多淤积为田。唐 陆龟蒙《奉和袭美吴中书寄汉南裴尚书》诗:“三泖 凉波鱼蕝动,五茸 春草雉媒娇。”宋 何薳《春渚纪闻·泖茆字异》:“今观所谓 三泖,皆漫水巨浸,春夏则荷蒲演迤,水风生凉;秋冬则葭苇藂蘙,鱼屿相望,初无江湖凄凛之色。所谓冬暖夏凉者,正尽其美。”清 邵在衡《江南行》:“江 南地本神皋区,吴淞 三泖 似画图。”
    • 3.
      五茸释义:春秋 时 吴王 的猎场。又称 五茸城。在今 上海市 松江县 西。松江 别名 茸城,本此。唐 陆龟蒙《和吴中书事寄汉南裴尚书》诗:“三泖 凉波渔蕝动,五茸 春草雉媒娇。”自注:“五茸,吴王 猎所,茸各有名。”清 钱谦益《合欢诗》:“五茸 媒雉即鸳鸯,樺烛金鑪一水香。”
    • 4.
      人防释义:人民防空的简称上海市人防展览馆昨天开幕。
    • 5.
      农工商释义:农工商:1994年成立上海市农工商超市总公司,2000年5月改制为“上海农工商超市有限公司”,2004年5月更名为“农工商超市(集团)有限公司”,以该企业为核心组建的企业集团名称为“农工商超市集团”。
    • 6.
      华东释义:指我国东部地区,包括山东、江苏、浙江、安徽、江西、福建、台湾七省和上海市。
    • 7.
      南汇嘴释义:南汇嘴位于上海市的最东端,据史料记载,2000多年前,扬子江水出海后受海潮顶托,折旋而南,与钱塘江水在此交汇而成陆,故称南汇嘴。
    • 8.
      南翔释义:⒈向南飞。 汉 张衡《西京赋》:“南翔 衡阳,北栖 鴈门。”三国 魏 曹丕《杂诗》之一:“草虫鸣何悲,孤雁独南翔。”清 宋琬《赠别方绣山年兄》诗:“鸿雁日南翔,音书转迢递。”⒉镇名。在 上海市 嘉定县 南。传说 崑山 临江乡 有一寺,初掘地得石,有两只白鹤经常停集其上,后来鹤飞去不返,僧为之号泣,石上忽有题诗“白鹤南翔去不归,惟留空跡在名基”等句,因名寺 南翔,镇又以寺得名。见 宋 范成大《吴郡志·异闻》。
    • 9.
      卷面释义:⒈一种制成短条并包卷成圆筒状的干面条。 ⒉卷宗的封面。清 黄六鸿《福惠全书·刑名·释卷案》:“俱先后依次,粘连成卷,上用卷面,待审。”⒊试卷的封面。清 平步青《霞外攟屑·时事·刘庸夫》:“作《定安策》,凡二千二百八十一字,録於卷面,注里居寓所。”清 和邦额《夜谭随录·棘闱志异》“严十三 言其秋试时”葵园主人 兰岩氏 注:“乾隆 丙子科,顺天 乡试,有大书于卷面者,曰 黄四姑娘 开拆,见蓝榜。”⒋指答卷的外观。《上海市一九八三年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大学语文试题·作文要求三》:“字迹清楚,卷面整洁,注意格式。
    • 10.
      大世界释义:上海市 的著名游乐场。1917年创办。内设许多小型剧场,分演各种戏剧、曲艺、杂技、电影及进行其他游艺活动。解放前受流氓恶霸把持,藏垢纳污。解放后经过改造,成为综合性的游乐场所。鲁迅《集外集拾遗补编·<剪报一斑>拾遗附文》:“今年 上海 发生了 马振华 投江一事,则大世界小世界都有《马振华》文明戏了。”
    • 11.
      斯比德释义:速度,为运动类品牌;是上海博宽体育用品有限公司旗下运动品牌,该品牌主要打造体育用品以羽毛球运动类目为主,其生产的羽毛球拍、羽毛球鞋、羽毛球服、羽毛球等用品及塑胶场地铺设广泛运用于各大比赛中,专业化的品质、大众化的价格 深受广大球友的喜爱,是上海市“市民大联赛”指定羽毛球使用品牌,旗下“博宽斯比德俱乐部”更是在上海乃至全国各地获得团体冠亚季的荣誉!1。
    • 12.
      昆山释义:⒈亦作“崐山”。 山名。昆仑山 的简称。《吕氏春秋·重己》:“人不爱 崑山 之玉,江 汉 之珠,而爱己之一苍璧小璣。”晋 潘尼《赠侍御史王元贶》诗:“崐山 积琼玉,广厦构众材。”⒉山名。在今 上海市 松江县 西北。《文选·陆机<赠从兄车骑>诗》:“髣髴 谷水 阳,婉孌 崐山 阴。”李善 注引《吴地记》:“海盐县 东北二百里有长谷,昔 陆逊、陆凯 居此。谷东二十里有 崐山,父祖葬焉。”⒊县名。今属 江苏省。因境内有 昆山 而得名。⒋指昆腔。明 王骥德《曲律·论腔调》:“旧凡唱南调者,皆曰‘海盐’;今‘海
    • 13.
      春申释义:⒈指 春申君。《荀子·成相》:“展禽 三絀,春申 道缀基毕输。”汉 贾谊《过秦论上》:“当此之时,齐 有 孟尝,赵 有 平原,楚 有 春申,魏 有 信陵。此四君者,皆明智而忠信。”唐 杜牧《春申君》诗:“烈士思酬国士恩,春申 谁与快寃魂。”详“春申君”。⒉上海市 的别称。元 黄溍《登钱山望菰城慨然而赋》:“耸身白云上,始见 春申 城。”郁达夫《和曾广勋先生赐赠之作》之一:“十载 春申 忆旧游,江关词赋动离愁。”参见“春申浦”。
    • 14.
      春申浦释义:即 黄浦江。在今 上海市。又名 春申江,简称 申江。相传为 春申君 所凿,故名。清 吴伟业《赠陆生》诗:“木叶山 头悲夜夜,春申浦 上望年年。”吴翌凤 笺注引 陆伯生《广舆记》:“黄浦 一名 春申浦,春申君 所凿。”
    • 15.
      松江派释义:明 末 松江府(今属 上海市)治下三个山水画流派(苏松派、云间派、华亭派)的总称。因这些画家俱是 松江府 人,故名。王伯敏《中国绘画史》第八章第三节:“华亭 派的创始者为 顾正谊,但以 董其昌 为代表…… 华亭 派亦名 松江 派。这是与 吴门 派有密切关系的山水画派。”
    • 16.
      歇浦释义:上海市 境内 黄浦江 的别称。也称“黄歇浦”。相传为 战国 时 楚 春申君 黄歇 所疏凿,故名。在诗文中常指代 上海。黄葆桢《杨哲商烈士悼歌》之二:“歇浦 滩头遇 秋侠,秋侠 识为人中龙。”
    • 17.
      江苏省释义:简称苏。位于长江下游。东滨黄海,北邻山东,西邻安徽,南邻浙江和上海市。面积10万多平方千米。人口7 438万(2000年)。省会南京市。重要城市还有无锡、苏州、徐州、连云港、常州、南通、镇江等。
    • 18.
      沈心工释义:(1870-1947)音乐教育家。上海市人。1902年赴日本,在中国留学生中举办“音乐讲习班”。次年回国,在南洋公学附属小学任教。曾采用外国歌曲曲调填配新词,用作中小学生和学前儿童的唱歌教材。编有《学校唱歌集》、《民国唱歌集》和《心工唱歌集》等。
    • 19.
      沪书释义:曲艺的一种。流行于 上海市 松江、奉贤、南汇 等地,有近百年历史。一人演出,有说有唱,以竹筷敲击钹子伴奏,故又称“鈸子书”。传统剧目有《金枪传》、《天宝图》等。
    • 20.
      沪渎垒释义:古垒名。为 东晋 虞潭、袁山松 先后所筑。故址在今 上海市 旧 青浦镇 西,宋 代已沦入江中。《晋书·虞潭传》:“又修 沪瀆垒,以防海抄,百姓赖之。”《晋书·孙恩传》:“吴国 内史 袁山松 筑 沪瀆垒,缘海备 恩。”清 吴伟业《江上》诗:“江过 濡须 谁筑垒?潮通 沪瀆 总安流。”

上海市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一江山路释义:一江山路位于上海市崇明县,西起东门路,东至鼓浪屿路,横穿湄州路,全长约为1公里,沿线周边商业设施配套完善。
    • 2.
      三泖释义:即 泖湖。在 上海市 松江县 西。有上、中、下三泖。上承 淀山湖,下流合 黄浦 入海。今多淤积为田。唐 陆龟蒙《奉和袭美吴中书寄汉南裴尚书》诗:“三泖 凉波鱼蕝动,五茸 春草雉媒娇。”宋 何薳《春渚纪闻·泖茆字异》:“今观所谓 三泖,皆漫水巨浸,春夏则荷蒲演迤,水风生凉;秋冬则葭苇藂蘙,鱼屿相望,初无江湖凄凛之色。所谓冬暖夏凉者,正尽其美。”清 邵在衡《江南行》:“江 南地本神皋区,吴淞 三泖 似画图。”
    • 3.
      五茸释义:春秋 时 吴王 的猎场。又称 五茸城。在今 上海市 松江县 西。松江 别名 茸城,本此。唐 陆龟蒙《和吴中书事寄汉南裴尚书》诗:“三泖 凉波渔蕝动,五茸 春草雉媒娇。”自注:“五茸,吴王 猎所,茸各有名。”清 钱谦益《合欢诗》:“五茸 媒雉即鸳鸯,樺烛金鑪一水香。”
    • 4.
      人防释义:人民防空的简称上海市人防展览馆昨天开幕。
    • 5.
      农工商释义:农工商:1994年成立上海市农工商超市总公司,2000年5月改制为“上海农工商超市有限公司”,2004年5月更名为“农工商超市(集团)有限公司”,以该企业为核心组建的企业集团名称为“农工商超市集团”。
    • 6.
      华东释义:指我国东部地区,包括山东、江苏、浙江、安徽、江西、福建、台湾七省和上海市。
    • 7.
      南汇嘴释义:南汇嘴位于上海市的最东端,据史料记载,2000多年前,扬子江水出海后受海潮顶托,折旋而南,与钱塘江水在此交汇而成陆,故称南汇嘴。
    • 8.
      南翔释义:⒈向南飞。 汉 张衡《西京赋》:“南翔 衡阳,北栖 鴈门。”三国 魏 曹丕《杂诗》之一:“草虫鸣何悲,孤雁独南翔。”清 宋琬《赠别方绣山年兄》诗:“鸿雁日南翔,音书转迢递。”⒉镇名。在 上海市 嘉定县 南。传说 崑山 临江乡 有一寺,初掘地得石,有两只白鹤经常停集其上,后来鹤飞去不返,僧为之号泣,石上忽有题诗“白鹤南翔去不归,惟留空跡在名基”等句,因名寺 南翔,镇又以寺得名。见 宋 范成大《吴郡志·异闻》。
    • 9.
      卷面释义:⒈一种制成短条并包卷成圆筒状的干面条。 ⒉卷宗的封面。清 黄六鸿《福惠全书·刑名·释卷案》:“俱先后依次,粘连成卷,上用卷面,待审。”⒊试卷的封面。清 平步青《霞外攟屑·时事·刘庸夫》:“作《定安策》,凡二千二百八十一字,録於卷面,注里居寓所。”清 和邦额《夜谭随录·棘闱志异》“严十三 言其秋试时”葵园主人 兰岩氏 注:“乾隆 丙子科,顺天 乡试,有大书于卷面者,曰 黄四姑娘 开拆,见蓝榜。”⒋指答卷的外观。《上海市一九八三年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大学语文试题·作文要求三》:“字迹清楚,卷面整洁,注意格式。
    • 10.
      大世界释义:上海市 的著名游乐场。1917年创办。内设许多小型剧场,分演各种戏剧、曲艺、杂技、电影及进行其他游艺活动。解放前受流氓恶霸把持,藏垢纳污。解放后经过改造,成为综合性的游乐场所。鲁迅《集外集拾遗补编·<剪报一斑>拾遗附文》:“今年 上海 发生了 马振华 投江一事,则大世界小世界都有《马振华》文明戏了。”
    • 11.
      斯比德释义:速度,为运动类品牌;是上海博宽体育用品有限公司旗下运动品牌,该品牌主要打造体育用品以羽毛球运动类目为主,其生产的羽毛球拍、羽毛球鞋、羽毛球服、羽毛球等用品及塑胶场地铺设广泛运用于各大比赛中,专业化的品质、大众化的价格 深受广大球友的喜爱,是上海市“市民大联赛”指定羽毛球使用品牌,旗下“博宽斯比德俱乐部”更是在上海乃至全国各地获得团体冠亚季的荣誉!1。
    • 12.
      昆山释义:⒈亦作“崐山”。 山名。昆仑山 的简称。《吕氏春秋·重己》:“人不爱 崑山 之玉,江 汉 之珠,而爱己之一苍璧小璣。”晋 潘尼《赠侍御史王元贶》诗:“崐山 积琼玉,广厦构众材。”⒉山名。在今 上海市 松江县 西北。《文选·陆机<赠从兄车骑>诗》:“髣髴 谷水 阳,婉孌 崐山 阴。”李善 注引《吴地记》:“海盐县 东北二百里有长谷,昔 陆逊、陆凯 居此。谷东二十里有 崐山,父祖葬焉。”⒊县名。今属 江苏省。因境内有 昆山 而得名。⒋指昆腔。明 王骥德《曲律·论腔调》:“旧凡唱南调者,皆曰‘海盐’;今‘海
    • 13.
      春申释义:⒈指 春申君。《荀子·成相》:“展禽 三絀,春申 道缀基毕输。”汉 贾谊《过秦论上》:“当此之时,齐 有 孟尝,赵 有 平原,楚 有 春申,魏 有 信陵。此四君者,皆明智而忠信。”唐 杜牧《春申君》诗:“烈士思酬国士恩,春申 谁与快寃魂。”详“春申君”。⒉上海市 的别称。元 黄溍《登钱山望菰城慨然而赋》:“耸身白云上,始见 春申 城。”郁达夫《和曾广勋先生赐赠之作》之一:“十载 春申 忆旧游,江关词赋动离愁。”参见“春申浦”。
    • 14.
      春申浦释义:即 黄浦江。在今 上海市。又名 春申江,简称 申江。相传为 春申君 所凿,故名。清 吴伟业《赠陆生》诗:“木叶山 头悲夜夜,春申浦 上望年年。”吴翌凤 笺注引 陆伯生《广舆记》:“黄浦 一名 春申浦,春申君 所凿。”
    • 15.
      松江派释义:明 末 松江府(今属 上海市)治下三个山水画流派(苏松派、云间派、华亭派)的总称。因这些画家俱是 松江府 人,故名。王伯敏《中国绘画史》第八章第三节:“华亭 派的创始者为 顾正谊,但以 董其昌 为代表…… 华亭 派亦名 松江 派。这是与 吴门 派有密切关系的山水画派。”
    • 16.
      歇浦释义:上海市 境内 黄浦江 的别称。也称“黄歇浦”。相传为 战国 时 楚 春申君 黄歇 所疏凿,故名。在诗文中常指代 上海。黄葆桢《杨哲商烈士悼歌》之二:“歇浦 滩头遇 秋侠,秋侠 识为人中龙。”
    • 17.
      江苏省释义:简称苏。位于长江下游。东滨黄海,北邻山东,西邻安徽,南邻浙江和上海市。面积10万多平方千米。人口7 438万(2000年)。省会南京市。重要城市还有无锡、苏州、徐州、连云港、常州、南通、镇江等。
    • 18.
      沈心工释义:(1870-1947)音乐教育家。上海市人。1902年赴日本,在中国留学生中举办“音乐讲习班”。次年回国,在南洋公学附属小学任教。曾采用外国歌曲曲调填配新词,用作中小学生和学前儿童的唱歌教材。编有《学校唱歌集》、《民国唱歌集》和《心工唱歌集》等。
    • 19.
      沪书释义:曲艺的一种。流行于 上海市 松江、奉贤、南汇 等地,有近百年历史。一人演出,有说有唱,以竹筷敲击钹子伴奏,故又称“鈸子书”。传统剧目有《金枪传》、《天宝图》等。
    • 20.
      沪渎垒释义:古垒名。为 东晋 虞潭、袁山松 先后所筑。故址在今 上海市 旧 青浦镇 西,宋 代已沦入江中。《晋书·虞潭传》:“又修 沪瀆垒,以防海抄,百姓赖之。”《晋书·孙恩传》:“吴国 内史 袁山松 筑 沪瀆垒,缘海备 恩。”清 吴伟业《江上》诗:“江过 濡须 谁筑垒?潮通 沪瀆 总安流。”

上海市造句

1.上海市民得英语水平已经达到出神入化得境界。

2.在准备上海市政厅会议时,官方亦如临大敌。

3.上海市区里的立交桥纵横交错,壮观之极。

4.今天上午11时左右,上海市斜土路一民宅外晾晒的棉被突然着火,火苗一度窜至两层楼高。

5.上海市区高楼大厦鳞次栉比,道路宽阔车水马龙。

上海市是什么意思 上海市读音 怎么读 上海市,拼音是shàng hǎi shì,上海市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上海市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