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情 [zhì qíng]
1. 至诚的感情。
例疾痛而呼父母者,人之至情也。
英[most genuine feeling;]
至情 引证解释
⒈ 极其真实的思想感情;真情。
引《六韬·文师》:“言语应对者,情之饰也。言至情者,事之极也。今臣言至情不讳君,其恶之乎?”
《三国志·魏志·袁术传》:“吾备旧知,故陈至情,虽逆于耳,骨肉之惠也。”
明 吴承恩 《重刻<金陀粹编>序》:“虽出於私门赴愬迫切之至情,而人莫不以为大信大公者,盖天理也。”
冰心 《寄小读者》十八:“小朋友,从至情中流出的眼泪,是世界上最神圣的东西。”
国语词典
至情 [zhì qíng]
⒈ 最深挚的情感。
引宋·苏辙〈为兄轼下狱上书〉:「困急而呼天,疾痛而呼父母者,人之至情也。」
至情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从宦释义:⒈犹言做官。南朝 梁 刘勰《文心雕龙·时序》:“伟长 从宦於 青 土。”唐 武元衡《兵行褒斜谷作》诗:“矢槖弧室岂领军,儋爵食禄由从宦。”宋 苏轼《上神宗皇帝书》:“士大夫捐亲戚,弃坟墓,以从宦於四方者,宣力之餘,亦欲取乐,此人之至情也。”⒉指家属跟随在任内。清 曾国藩《陈岱云妻易安人墓志铭》:“吾妻从宦五年,既殁而敛,求衵衣,无一完者,吾之贫可知也。”
- 2.
庸回释义:⒈同“庸违”。回,通“违”。《左传·文公十八年》:“少皥氏 有不才子,毁信废忠,崇饰恶言,靖譖庸回,服谗蒐慝,以诬盛德,天下之民谓之 穷奇。”杜预 注:“庸,用也;回,邪也。”杨伯峻 注:“回、违古多通用也。”《后汉书·刘瑜传》:“幸得引録,备答圣问;泄写至情,不敢庸回。”⒉指用心不良之奸邪小人。宋 苏轼《议学校贡举状》:“特愿陛下留意其远者大者,必欲登俊良,黜庸回,总览众才,经略世务。”《明史·秦金传》:“即位之初,逐庸回,任耆旧。”
- 3.
徂迁释义:⒈迁徙。 晋 陆机《饮马长城窟行》:“戎车无停轨,旌旆屡徂迁。”⒉消逝;流逝。唐 刘希夷《巫山怀古》诗:“摇落殊未已,荣华倏徂迁。”宋 王安石《曹太皇神主祔庙慰皇帝表》:“日月徂迁,礼有顺变,伏望少抑至情,以幸天下。”⒊谓死亡。《南齐书·王俭传》:“事涉两朝,岁绵一纪,盛年已老,孙孺巾冠。人物徂迁,逝者将半。”清 刘大櫆《祭族长嗣宗先生文》:“呜呼!江西 之 刘,巷有朱轮,既其徂迁,无復显人。”
- 4.
极情释义:至情,深情。
- 5.
滚利释义:高利贷的一种。谓利息上追加利息。张天翼《畸人手记·至情》:“这几年田事一点也靠不住,顶好趁此在手头上留几个钱,放出去滚利。”
- 6.
盲圣释义:指双目失明的 唐 代圣僧 鉴真 和尚。 赵朴初《河原崎长十郎先生自广州来书奉答》诗:“忆君十年前,絶艺演盲圣。倾倒两邦人,至情与至性。”自注:“鉴真 和上东渡,五次航海失败,第六次成功到日时,双目已失明,后人称为盲圣。”
- 7.
羊踏菜园释义:三国 魏 邯郸淳《笑林》:“有人常食蔬茹,忽食羊肉,夢五藏神曰:‘羊踏破菜園!’”后以喻惯吃蔬菜的人偶食荤腥美食。 清 韩廷锡《山中答孟韩妹书》:“二哥在山中,已是長素,忽寄若干肉至,得無羊踏菜園乎?然不欲虚妹一片至情,爲妹一飽食,然後復素。”
- 8.
西夕释义:⒈谓太阳西下而昏暮。晋 张载《安石榴赋》:“天迴节移,龙火西夕;流风晨激,行露朝白。”唐 李白《前有一尊酒行》:“君起舞,日西夕,当年意气不肯倾,白髮如丝嘆何益。”⒉比喻年老。晋 王羲之《官奴帖》:“吾以西夕,至情所寄,惟在此等。”《晋书·李产载记》:“以吾之才而致於此,始者之愿亦已过矣,不可復以西夕之年取笑於来今也。”
- 9.
饥溺释义:比喻生活痛苦。 语本《孟子·离娄下》:“禹 思天下有溺者,由己溺之也;稷 思天下有飢者,由己飢之也,是以如是其急也。”元 杨载《次韵虞彦高游阳明洞》:“不妨山水乐吾乐,岂有飢溺忧民忧。”太平天囯 洪秀全《谕苏省及所属郡县四民诏》:“爷哥朕幼坐 天京,救民涂炭拯民生,民有飢溺朕飢溺,痌瘝在抱秉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