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尔雅 尔雅的意思
ěr

尔雅

简体尔雅
繁体爾雅
拼音ěr yǎ
注音ㄦˇ 一ㄚˇ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ěr,(1) 你,你的。【组词】:尔父。尔辈。尔汝(你我相称,关系密切)。尔曹(你们这些人)。尔虞我诈。(2) 如此。【组词】:偶尔。不过尔尔。(3) 那,其(指时间)。【组词】:尔时。尔后。(4) 而已,罢了(亦作“耳”)。【例句】:“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尔”。(5) 词尾,相当于“地”、“然”。【组词】:卓尔。率尔(轻易地)。

yǎ yā,(1) 正规的,标准的。【组词】:雅言。雅正(a.规范的;b.正直;c.客气话,用于赠给他人的书画题款上,请对方指正)。(2) 美好的,高尚的,不粗俗的。【组词】:文雅。高雅。典雅。雅观。雅教(jiào )。雅兴(xìng )。雅座。雅俗。(3) 平素,素来。【组词】:雅爱。雅善鼓琴。(4) 极,甚。【组词】:雅以为美。雅不欲为。(5) 交往。【例句】:无一日之雅。(6) 酒器名。【例句】:雅量(liàng )(a.大的酒量;b.宽宏的气度)。(7) 中国周代朝庭上的乐歌。【组词】:风雅颂。雅声(泛指诗歌)。(8) 古同“鸦”,乌鸦。

基本含义

指文雅、修养高尚的风度和品味。

尔雅的意思

尔雅 [ěr yǎ]

1. 文雅;近于雅正。

温文尔雅。

[ elegant; ]

2. 中国古代最早解释词义的专著,汉代学者缀辑而成。《汉志·尔雅》30篇,传至今只有19篇。后世经学家多用以考证解释儒家经典的义意,遂成为《十三经》之一,注释《尔雅》的有晋人郭璞(注)、宋人邢昺(疏)、清人邵晋涵(尔雅正义)、郝懿行(尔雅义疏)

[ Erya(Near Corretness); ]

尔雅 引证解释

⒈ 书名。我国最早解释词义的专著。由 秦 汉 间学者缀辑 周 汉 诸书旧文,递相增益而成,为考证词义和古代名物的重要资料。

⒉ 雅正,文雅。

《史记·儒林列传》:“文章尔雅,训辞深厚。”
司马贞 索隐:“谓詔书文章雅正。”
《汉书·王莽传中》:“其文尔雅依託。”
颜师古 注:“尔雅,近正也。”
宋 苏轼 《贺蒋发运启》:“蔚然 西汉 之文,深厚尔雅。”
马其昶 《濂亭集序》:“汉 隆儒术,其文辞彬彬尔雅,冠绝后代。”
川剧《柳荫记》第七场:“想当初,弟本是白面书生,尔雅温文。”
冰心 《寄小读者》十三:“他从对山的树梢,雍容尔雅的上来。”


国语词典

尔雅 [ěr yǎ]

⒈ 书名。十九篇。相传〈释诂〉一篇,为周公所撰。其他或言为孔子、子夏、叔孙通、梁文 所增补。基本上当是由汉初儒者缀辑旧文递相增益而成,为中国最古训诂名物的书。前三篇〈释诂〉、〈释言〉、〈释训〉解释一般语词,后十六篇专门解释各种名物术语。《尔雅》的注释有晋郭璞注,宋邢昺疏,清邵晋涵的《尔雅正义》,郝懿行的《尔雅义疏》,皆称精博。

⒉ 文雅正直。

《汉书·卷八八·儒林传·序》:「文章尔雅,训辞深厚,恩施甚美。」
宋·苏轼〈司马君实独乐园〉诗:「洛阳古多士,风俗犹尔雅。」


尔雅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丈母释义:⒈称父辈的妻子。北齐 颜之推《颜氏家训·风操》:“中外丈人之妇猥俗呼为丈母。”王利器 集解引 钱大昕《恒言录》三:“是凡丈人行之妇,并称丈母也。”《资治通鉴·唐德宗贞元二年》:“滉 曰:‘滉 力可及,弟宜早行。丈母垂白,不可使更帅诸妇女往填宫也。’”胡三省 注:“诸父执谓之丈人行。韩滉 与 刘元佐 结为兄弟,则视其父为丈人行,故呼其母谓之丈母也。”⒉岳母。宋 朱翌《猗觉寮杂记》卷下:“《尔雅》:妻之父为外舅,母为外姑。今无此称,皆曰丈人、丈母。”鲁迅《花边文学·推己及人》:“幸喜今年正月,我的丈母要见她的
    • 2.
      三党释义:指父族、母族、妻族。见《尔雅·释亲》。
    • 3.
      三反释义:⒈三个来回。 汉 班固《白虎通·耕桑》:“天子耕东田,而三反之。”⒉三种自相矛盾的行为。《三国志·魏志·王肃传论》“王肃 亮直多闻”南朝 宋 裴松之 注:“刘寔 以为 肃 方於事上,而好下佞己,此一反也;性嗜荣贵,而不求苟合,此二反也;吝惜财物,而治身不秽,此三反也。”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品藻》:“卞望之 云:‘郗公 体中有方於事上,好下佞己,一反;治身清贞,大脩计较,二反;自好读书,憎人学问,三反。’”宋 赵令畤《侯鲭录》卷三:“东坡 题 鲁直 草书《尔雅》后云:‘鲁直 以真实心出游戏法,以平等
    • 4.
      三枿释义:⒈同“三櫱”。 ⒉《汉书·叙传下》:“三枿之起,本根既朽,枯杨生华,曷惟其旧!” 颜师古 注引 刘德 曰:“《诗》云‘包有三枿’。《尔雅》曰:‘烈、枿,餘也。’谓木斫髠而復枿生也。喻 魏 、 齐 、 韩 皆灭而復起。若髠木更生也。”
    • 5.
      三秀释义:灵芝草的别名。灵芝一年开花三次,故又称三秀。《楚辞·九歌·山鬼》:“采三秀兮於山间,石磊磊兮葛蔓蔓。”王逸 注:“三秀,谓芝草也。”《尔雅翼·释草三》:“芝,瑞草,一岁三华,故《楚辞》谓之三秀。”南朝 梁 沉约《早发定山》诗:“春言采三秀,徘徊望九仙。”前蜀 杜光庭《邛州刺史张太博修金箓斋词》:“三秀呈祥,十朋表异。”郑泽《夏日感兴次钝根韵即以奉寄》:“愿偕采三秀,由来本同岑。”
    • 6.
      三足能释义:即三足鳖。 鳖三足者名能,见《尔雅·释鱼》。
    • 7.
      上章释义:⒈十干中“庚”的别称,用以纪年。《尔雅·释天》:“﹝ 太岁 ﹞在庚曰上章。”隋 许善心《神雀颂》:“岁次上章,律谐大吕,玄枵会节,玄英统时。”清 钱谦益《闻母邹太君七十序》:“谨书之以为序。时上章困敦十一月初五日。”鲁迅《祭书神文》序:“上章困敦之岁,贾子 祭诗之夕,会稽 戛剑生 等谨以寒泉冷华,祀书神长恩,而缀之以俚词。”⒉向皇帝上书。《后汉书·百官志二》:“﹝公车司马令﹞掌宫南闕门,凡吏民上章,四方贡献,及徵诣公车者。”宋 周密《齐东野语·赵伯美》:“伯美 为 湖南 宪,牟濚 叔清 知 衡阳,行移之间
    • 8.
      不律释义:⒈不效法;不遵循。《荀子·非十二子》:“劳知而不律先王,谓之奸心。”⒉不驯顺;不守法。《朱子语类》卷一三○:“东坡 如此做人,到少间便都排废了许多许多端人正士,却一齐引许多不律底人来,如 秦 黄 虽是向上,也只是不律。”《元史·来阿八赤传》:“有两卒自伤其手以示不可用,阿八赤 檄枢密并行省奏闻,斩之以惩不律。”明 叶盛《水东日记·张文翔》:“御史按 吴中 不律,翼 忿忿不能平,因建白数事,指斥颇多,竟为众所倾,謫 开平 数年,以宥还。”参见“不劣方头。”⒊笔。《尔雅·释器》:“不律谓之笔。”郭璞 注:“
    • 9.
      世叔释义:⒈对父辈朋友中年龄小于己父者的称呼。《儒林外史》第四回:“老世叔,这话断断使不得的了。”徐迟《财神和观音》:“他的好世叔又介绍他,到这个老牌子的大银行里去做事。”⒉明 清 翰林称太老师的儿子为世叔。太老师,科举时座师的老师。见 明 张位《词林典故》。⒊世父和叔夫的合称。汉 王符《潜夫论·断讼》:“遭值不仁世叔,无义兄弟,或利其娉币,或贪其财贿,或私其儿子,则彊中欺嫁。”汪继培 笺:“《尔雅·释亲》云:父之晜弟先生为世父,后生为叔父。”
    • 10.
      东南美释义:《尔雅·释地》:“东南之美者,有 会稽 之竹箭焉。”郭璞 注:“竹箭,篠也。”篠,小竹。后因以“东南美”指竹。
    • 11.
      东葙释义:同“东厢”。《文选·司马相如<上林赋>》:“青龙蚴蟉於东葙,象舆婉僤於西清。”李善 注引 孙炎《尔雅注》:“葙,夹室前堂也。”葙,《史记·司马相如列传》作“箱”。
    • 12.
      义疏释义:疏解经义的书。 其名源于 六朝 佛家解释佛典。后泛指补充和解释旧注的疏证。如 南朝 梁 皇侃 的《论语义疏》、清 郝懿行 的《尔雅义疏》等。
    • 13.
      乌乎释义:⒈亦作“乌嘑”、“乌虖”、“乌呼”。 同“呜呼”。叹词。《左传·襄公三十年》:“乌乎,必有此夫!”《汉书·外戚传赞》:“乌嘑!鉴兹行事,变亦备矣。”唐 韩愈《独孤申叔哀辞》:“乌虖远矣,何日而忘!”章炳麟《訄书·商鞅》:“乌呼!是惑於淫説也甚矣!”按,《小尔雅·广训》:“乌乎,吁嗟也。吁嗟,呜呼也。有所嘆美,有所伤痛,随事有义也。”⒉疑问代词。怎样,怎么。唐 柳宗元《送贾山人南游序》:“孰匱孰充?为泰为穷?君子乌乎取,以寧其躬?”明 何景明《与侯都阃书》:“令麾下一出,乌乎不可!”清 冯桂芬《皖水迎师记》
    • 14.
      九府释义:⒈周 代掌管财币的机构。后泛指国库。《史记·货殖列传》:“其后 齐 中衰,管子 修之,设轻重九府。”张守节 正义:“周 有大府、玉府、内府、外府、泉府、天府、职内、职金、职币,皆掌财币之官,故云九府也。”《陈书·周迪传》:“擅歛征赋,罕归九府。”白蕉《袁世凯与中华民国》:“四民輟业,满目疮痍,六师暴露,九府匱竭。”⒉指各方的宝藏和特产。《尔雅·释地》:“九府:东方之美者,有 医无閭 之珣玗琪焉;东南之美者,有 会稽 之竹箭焉;南方之美者,有 梁山 之犀象焉;西南之美者,有 华山 之金石焉;西方之美者,有
    • 15.
      九扈释义:⒈相传为 少皞 时主管农事的官名。《左传·昭公十七年》:“九扈为九农正。”杜预 注:“扈有九种也……以九扈为九农之号,各随其宜以教民事。”按,《尔雅·释鸟》扈作“鳸”,《说文》引作“九雇”,本是农桑候鸟,借以作农事官名。《文选·张衡<东京赋>》:“嘉田畯之匪懈,勤致賚于九扈。”薛综 注:“九扈,农正,知田事;扈,正也。”清 钱维城《定远山行即事抒怀》诗:“安得九扈官农师,赤坟白壤泽毕陂。”⒉鸟名。唐 柳宗元《春怀故园》诗:“九扈鸣已晚,楚 乡农事春。”
    • 16.
      云孙释义:⒈从本身算起的第九代孙。 亦泛指远孙。《尔雅·释亲》:“仍孙之子为云孙。”郭璞 注:“言轻远如浮云。”唐 杜甫《喜闻盗贼总退口号》之五:“大历 三年调玉烛,玄元皇帝 圣云孙。”宋 陆游《镜湖西南有山作短歌》:“云孙相遇不相识,笑问尘世今何年。”清 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槐西杂志二》:“当年始祖初迁地,此日云孙再造家。”⒉即天孙。星名。元 萨都剌《雪米》诗:“云孙捧出南箕簸,月姊舂来北斗量。”
    • 17.
      互训释义:训诂学中用同义词互相注释词义的方法。 如《尔雅·释宫》“宫谓之室,室谓之宫”。
    • 18.
      从母释义:母亲的姐妹。 即姨母。《尔雅·释亲》:“母之姊妹为从母。”《仪礼·丧服》:“从母丈夫妇人报。”郑玄 注:“从母,母之姊妹。”晋 陶潜《祭从弟敬远文》:“父则同生,母则从母。”《左传·襄公二十三年》“穆姜 之姨子也”唐 孔颖达 疏:“据父言之谓之姨,据子言之谓之从母。”
    • 19.
      从舅释义:母亲的叔伯兄弟。 《尔雅·释亲》:“母之从父晜弟为从舅。”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巧艺》:“钟会 是 荀济北 从舅。”北齐 颜之推《颜氏家训·后娶》:“思鲁 从舅 殷外臣,博达之士也。”宋 陆游《老学庵笔记》卷四:“从舅 唐仲俊,年八十五六,极康寧。”
    • 20.
      仓雅释义:《三仓》、《尔雅》等文字训诂之书的统称。

尔雅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丈母释义:⒈称父辈的妻子。北齐 颜之推《颜氏家训·风操》:“中外丈人之妇猥俗呼为丈母。”王利器 集解引 钱大昕《恒言录》三:“是凡丈人行之妇,并称丈母也。”《资治通鉴·唐德宗贞元二年》:“滉 曰:‘滉 力可及,弟宜早行。丈母垂白,不可使更帅诸妇女往填宫也。’”胡三省 注:“诸父执谓之丈人行。韩滉 与 刘元佐 结为兄弟,则视其父为丈人行,故呼其母谓之丈母也。”⒉岳母。宋 朱翌《猗觉寮杂记》卷下:“《尔雅》:妻之父为外舅,母为外姑。今无此称,皆曰丈人、丈母。”鲁迅《花边文学·推己及人》:“幸喜今年正月,我的丈母要见她的
    • 2.
      三党释义:指父族、母族、妻族。见《尔雅·释亲》。
    • 3.
      三反释义:⒈三个来回。 汉 班固《白虎通·耕桑》:“天子耕东田,而三反之。”⒉三种自相矛盾的行为。《三国志·魏志·王肃传论》“王肃 亮直多闻”南朝 宋 裴松之 注:“刘寔 以为 肃 方於事上,而好下佞己,此一反也;性嗜荣贵,而不求苟合,此二反也;吝惜财物,而治身不秽,此三反也。”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品藻》:“卞望之 云:‘郗公 体中有方於事上,好下佞己,一反;治身清贞,大脩计较,二反;自好读书,憎人学问,三反。’”宋 赵令畤《侯鲭录》卷三:“东坡 题 鲁直 草书《尔雅》后云:‘鲁直 以真实心出游戏法,以平等
    • 4.
      三枿释义:⒈同“三櫱”。 ⒉《汉书·叙传下》:“三枿之起,本根既朽,枯杨生华,曷惟其旧!” 颜师古 注引 刘德 曰:“《诗》云‘包有三枿’。《尔雅》曰:‘烈、枿,餘也。’谓木斫髠而復枿生也。喻 魏 、 齐 、 韩 皆灭而復起。若髠木更生也。”
    • 5.
      三秀释义:灵芝草的别名。灵芝一年开花三次,故又称三秀。《楚辞·九歌·山鬼》:“采三秀兮於山间,石磊磊兮葛蔓蔓。”王逸 注:“三秀,谓芝草也。”《尔雅翼·释草三》:“芝,瑞草,一岁三华,故《楚辞》谓之三秀。”南朝 梁 沉约《早发定山》诗:“春言采三秀,徘徊望九仙。”前蜀 杜光庭《邛州刺史张太博修金箓斋词》:“三秀呈祥,十朋表异。”郑泽《夏日感兴次钝根韵即以奉寄》:“愿偕采三秀,由来本同岑。”
    • 6.
      三足能释义:即三足鳖。 鳖三足者名能,见《尔雅·释鱼》。
    • 7.
      上章释义:⒈十干中“庚”的别称,用以纪年。《尔雅·释天》:“﹝ 太岁 ﹞在庚曰上章。”隋 许善心《神雀颂》:“岁次上章,律谐大吕,玄枵会节,玄英统时。”清 钱谦益《闻母邹太君七十序》:“谨书之以为序。时上章困敦十一月初五日。”鲁迅《祭书神文》序:“上章困敦之岁,贾子 祭诗之夕,会稽 戛剑生 等谨以寒泉冷华,祀书神长恩,而缀之以俚词。”⒉向皇帝上书。《后汉书·百官志二》:“﹝公车司马令﹞掌宫南闕门,凡吏民上章,四方贡献,及徵诣公车者。”宋 周密《齐东野语·赵伯美》:“伯美 为 湖南 宪,牟濚 叔清 知 衡阳,行移之间
    • 8.
      不律释义:⒈不效法;不遵循。《荀子·非十二子》:“劳知而不律先王,谓之奸心。”⒉不驯顺;不守法。《朱子语类》卷一三○:“东坡 如此做人,到少间便都排废了许多许多端人正士,却一齐引许多不律底人来,如 秦 黄 虽是向上,也只是不律。”《元史·来阿八赤传》:“有两卒自伤其手以示不可用,阿八赤 檄枢密并行省奏闻,斩之以惩不律。”明 叶盛《水东日记·张文翔》:“御史按 吴中 不律,翼 忿忿不能平,因建白数事,指斥颇多,竟为众所倾,謫 开平 数年,以宥还。”参见“不劣方头。”⒊笔。《尔雅·释器》:“不律谓之笔。”郭璞 注:“
    • 9.
      世叔释义:⒈对父辈朋友中年龄小于己父者的称呼。《儒林外史》第四回:“老世叔,这话断断使不得的了。”徐迟《财神和观音》:“他的好世叔又介绍他,到这个老牌子的大银行里去做事。”⒉明 清 翰林称太老师的儿子为世叔。太老师,科举时座师的老师。见 明 张位《词林典故》。⒊世父和叔夫的合称。汉 王符《潜夫论·断讼》:“遭值不仁世叔,无义兄弟,或利其娉币,或贪其财贿,或私其儿子,则彊中欺嫁。”汪继培 笺:“《尔雅·释亲》云:父之晜弟先生为世父,后生为叔父。”
    • 10.
      东南美释义:《尔雅·释地》:“东南之美者,有 会稽 之竹箭焉。”郭璞 注:“竹箭,篠也。”篠,小竹。后因以“东南美”指竹。
    • 11.
      东葙释义:同“东厢”。《文选·司马相如<上林赋>》:“青龙蚴蟉於东葙,象舆婉僤於西清。”李善 注引 孙炎《尔雅注》:“葙,夹室前堂也。”葙,《史记·司马相如列传》作“箱”。
    • 12.
      义疏释义:疏解经义的书。 其名源于 六朝 佛家解释佛典。后泛指补充和解释旧注的疏证。如 南朝 梁 皇侃 的《论语义疏》、清 郝懿行 的《尔雅义疏》等。
    • 13.
      乌乎释义:⒈亦作“乌嘑”、“乌虖”、“乌呼”。 同“呜呼”。叹词。《左传·襄公三十年》:“乌乎,必有此夫!”《汉书·外戚传赞》:“乌嘑!鉴兹行事,变亦备矣。”唐 韩愈《独孤申叔哀辞》:“乌虖远矣,何日而忘!”章炳麟《訄书·商鞅》:“乌呼!是惑於淫説也甚矣!”按,《小尔雅·广训》:“乌乎,吁嗟也。吁嗟,呜呼也。有所嘆美,有所伤痛,随事有义也。”⒉疑问代词。怎样,怎么。唐 柳宗元《送贾山人南游序》:“孰匱孰充?为泰为穷?君子乌乎取,以寧其躬?”明 何景明《与侯都阃书》:“令麾下一出,乌乎不可!”清 冯桂芬《皖水迎师记》
    • 14.
      九府释义:⒈周 代掌管财币的机构。后泛指国库。《史记·货殖列传》:“其后 齐 中衰,管子 修之,设轻重九府。”张守节 正义:“周 有大府、玉府、内府、外府、泉府、天府、职内、职金、职币,皆掌财币之官,故云九府也。”《陈书·周迪传》:“擅歛征赋,罕归九府。”白蕉《袁世凯与中华民国》:“四民輟业,满目疮痍,六师暴露,九府匱竭。”⒉指各方的宝藏和特产。《尔雅·释地》:“九府:东方之美者,有 医无閭 之珣玗琪焉;东南之美者,有 会稽 之竹箭焉;南方之美者,有 梁山 之犀象焉;西南之美者,有 华山 之金石焉;西方之美者,有
    • 15.
      九扈释义:⒈相传为 少皞 时主管农事的官名。《左传·昭公十七年》:“九扈为九农正。”杜预 注:“扈有九种也……以九扈为九农之号,各随其宜以教民事。”按,《尔雅·释鸟》扈作“鳸”,《说文》引作“九雇”,本是农桑候鸟,借以作农事官名。《文选·张衡<东京赋>》:“嘉田畯之匪懈,勤致賚于九扈。”薛综 注:“九扈,农正,知田事;扈,正也。”清 钱维城《定远山行即事抒怀》诗:“安得九扈官农师,赤坟白壤泽毕陂。”⒉鸟名。唐 柳宗元《春怀故园》诗:“九扈鸣已晚,楚 乡农事春。”
    • 16.
      云孙释义:⒈从本身算起的第九代孙。 亦泛指远孙。《尔雅·释亲》:“仍孙之子为云孙。”郭璞 注:“言轻远如浮云。”唐 杜甫《喜闻盗贼总退口号》之五:“大历 三年调玉烛,玄元皇帝 圣云孙。”宋 陆游《镜湖西南有山作短歌》:“云孙相遇不相识,笑问尘世今何年。”清 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槐西杂志二》:“当年始祖初迁地,此日云孙再造家。”⒉即天孙。星名。元 萨都剌《雪米》诗:“云孙捧出南箕簸,月姊舂来北斗量。”
    • 17.
      互训释义:训诂学中用同义词互相注释词义的方法。 如《尔雅·释宫》“宫谓之室,室谓之宫”。
    • 18.
      从母释义:母亲的姐妹。 即姨母。《尔雅·释亲》:“母之姊妹为从母。”《仪礼·丧服》:“从母丈夫妇人报。”郑玄 注:“从母,母之姊妹。”晋 陶潜《祭从弟敬远文》:“父则同生,母则从母。”《左传·襄公二十三年》“穆姜 之姨子也”唐 孔颖达 疏:“据父言之谓之姨,据子言之谓之从母。”
    • 19.
      从舅释义:母亲的叔伯兄弟。 《尔雅·释亲》:“母之从父晜弟为从舅。”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巧艺》:“钟会 是 荀济北 从舅。”北齐 颜之推《颜氏家训·后娶》:“思鲁 从舅 殷外臣,博达之士也。”宋 陆游《老学庵笔记》卷四:“从舅 唐仲俊,年八十五六,极康寧。”
    • 20.
      仓雅释义:《三仓》、《尔雅》等文字训诂之书的统称。

尔雅造句

1.看他温文尔雅的样子,肯定是个学生。

2.江南人温文尔雅,知书达礼,讲理性,善思考,守秩序。

3.别看他西装革履,温文尔雅,其实是个衣冠禽兽。

4.亚运会开幕式上,温文尔雅的礼仪小姐给中外来宾留下美好的印象。

5.老实说,我觉得温文尔雅并不适合他。

6.朱先生小心、拘谨,温文尔雅,从来不会厉色疾言。

7.王老师说话慢言慢语,一副温文尔雅的风度。

8.小娟品学兼优,为人温文尔雅,正是一位你心目中理想的窈窕淑女呢。

9.一眼望去,湖水好似一位温文尔雅的女子。

10.十八岁的青年温文尔雅;十八岁的青年谈吐不凡;十八岁的青年虎气生生,他们是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

11.蜡烛像明灯,燃烧自己,给人光明;蜡烛像和风,从容淡定,让人安心;蜡烛像微笑,温文尔雅,予人温馨。

12.温文尔雅的他写得一手飘逸的好字,得到别人送的笔墨纸砚冰清玉洁的脸上绽放出笑容!

13.这小姑娘天生仪态万方,温文尔雅,大家都很喜欢她。她在客人面前落落大方,显得很有礼貌。

14.他看起来温文尔雅,行为举止彬彬有礼,很是讨人喜欢!

15.我的新老师是一个温文尔雅的人。

16.小李是个温文尔雅的书生。

17.王叔叔举止温文尔雅

尔雅(erya)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尔雅是什么意思 尔雅读音 怎么读 尔雅,拼音是ěr yǎ,尔雅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尔雅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