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半道 半道的意思
bàndào

半道

简体半道
繁体
拼音bàn dào
注音ㄅㄢˋ ㄉㄠˋ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bàn,(1) 二分之一。【组词】:半圆。半百(五十,多指岁数)。(2) 不完全的。【组词】:多半。半岛。半透明。半脱产。(3) 在中间。【组词】:半空。半路上。半夜。(4) 喻很少。【组词】:一星半点。

dào,(1) 路,方向,途径。【组词】:道路。铁道。志同道合。(2) 指法则、规律。【组词】:道理。道德。道义。得道多助,失道寡助。(3) 学术或宗教的思想体系。【组词】:道学。传道。修道。(4) 方法,办法,技术。【组词】:门道。医道。(5) 指“道家”(中国春秋战国时期的一个学派,主要代表人物是老聃和庄周)(6) 指“道教”(中国主要宗教之一,创立于东汉)。【例句】:道观(guàn )。道士。道姑。道行(háng )(僧道修行的功夫,喻技能和本领)。(7) 指某些反动迷信组织。【组词】:会道门。一贯道。(8) 说,讲。【组词】:道白。常言道。能说会道。(9) 用语言表示情意。【组词】:道喜。道歉。道谢。(10) 线条。【组词】:铅笔道儿。(11) 中国历史上行政区域的名称。唐代相当于现在的省,清代和民国初年在省以下设“道”。(12) 某些国家行政区域的名称。(13) 量词。【组词】:一道大河。两道门。上三道漆。(14) 计量单位,“忽米”的通称。

基本含义

指未达到目的或完成任务就中途放弃或停止。

半道的意思

半道 [bàn dào]

1. 半路,中途。

半道 引证解释

⒈ 半路,中途。

《战国策·燕策一》:“於是因令其妾酌药酒而进之。其妾知之,半道而立。”
北周 庾信 《和灵法师游昆明池》诗:“半道闻荷气,中流觉水寒。”
清 俞樾 《茶香室丛钞·注辇国鹦鹉》:“此国在海西,距 中州 四十一万里,舟行半道,过 西王母,三年,乃达 番禺 也。”
华山 《大戈壁之夜》:“可是大戈壁没人烟,还难得找到泉水,半道上出了毛病,很危险。”


半道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乖梗释义:受阻而分离。宋 陈亮《祭徐子宜内子宋氏恭人文》:“有来富贵,年不偕永;一生辛勤,半道乖梗。”
    • 2.
      半路释义:⒈路程的一半或中间:走到半路,天就黑了。 ⒉比喻事情正处在进行的过程中:他听故事入了神,不愿意半路走开。‖也说半道儿。
    • 3.
      半道儿释义:半路:半道儿折回。
    • 4.
      半道释义:半路,中途。 《战国策·燕策一》:“於是因令其妾酌药酒而进之。其妾知之,半道而立。”北周 庾信《和灵法师游昆明池》诗:“半道闻荷气,中流觉水寒。”清 俞樾《茶香室丛钞·注辇国鹦鹉》:“此国在海西,距 中州 四十一万里,舟行半道,过 西王母,三年,乃达 番禺 也。”华山《大戈壁之夜》:“可是大戈壁没人烟,还难得找到泉水,半道上出了毛病,很危险。”
    • 5.
      官谤释义:因居官不称职而受到的责难和非议。《左传·庄公二十二年》:“齐侯 使 敬仲 为卿。辞曰:‘羇旅之臣……敢辱高位,以速官谤?’”《南齐书·王僧虔传》:“吾衣食周身,荣位已过,所慙庸薄无以报国,岂容更受高爵,方貽官谤邪!”宋 秦观《辞史官表》:“以蕞尔不胜任之材,处灼然非所居之地,必招官谤,上累恩私。”清 赵翼《瓯北诗话·<陆放翁年谱>小引》:“方忧官谤,又辱詔追。半道遣行,虽嘆栖迟之薄命;频年省记,要为比数於诸公。”
    • 6.
      栗里释义:地名。在今 江西省 九江市 西南。晋 陶潜 曾居于此。南朝 梁 萧统《陶靖节传》:“渊明 尝往 庐山,弘 命 渊明 故人 庞通之 齎酒具於半道 栗里 之间。”唐 白居易《访陶公旧宅》诗:“柴桑 古村落,栗里 旧山川。”李光《题亚子分湖旧隐图》诗之二:“浮家泛宅 梨川 梦,寻壑经邱 栗里 情。”
    • 7.
      迷路释义:⒈迷失道路:山林中容易迷路。走到半道上迷了路。⒉比喻失去了正确的方向。

半道(bandao)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半道是什么意思 半道读音 怎么读 半道,拼音是bàn dào,半道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半道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