询访 [xún fǎng]
1. 征询访问。
3. 查访。
询访 引证解释
⒈ 征询访问。
引《后汉书·李固传》:“远寻先世废立旧仪,近见国家践祚前事,未尝不询访公卿,广求羣议,令上应天心,下合众望。”
唐 韩愈 《顺宗实录二》:“其忠也尽致君之大方,其言也达为政之要道,凡所询访,皆合大猷。”
清 刘毓崧 《杜观察<古谣谚>序》:“为政者酌民言而同其好恶,则芻蕘葑菲,均可备询访於輶轩。”
⒉ 查访。
引明 海瑞 《申海南道陈双山文》:“询访未的,妄信人言。”
清 张之洞 《光绪二十九年六月初五日致兼湖广总督端方电》:“请密加询访,如确有识认 沉克諴 之人,迅速资遣来京,令其辨认,以别真伪。”
国语词典
询访 [xún fǎng]
⒈ 大陆地区指办案人员的查询和访问。
询访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买认释义:出钱买嘱他人认罪。明 海瑞《邵守愚人命参语》:“况 邵守正 亲兄弟 邵守中、守和 男 邵太礼,与 守愚 等係同宗兄弟,住址相邻,耳目切近,询访三年,杳无可据,则计供买认之情似虚。”
- 2.
咨访释义:咨询访问。
- 3.
啓请释义:⒈开口询问;请教。 唐 薛用弱《集异记·萧颖士》:“二子曰:‘吾识尔祖久矣。’颖士 以广众中,未敢询访。俟及岸,方将启请,而二子怱遽负担而去。”⒉敬辞。犹言劳驾。《京本通俗小说·碾玉观音》:“虞候道:‘启请婆婆,过对面裱褙铺里,请 璩大夫 来説话。’”⒊敬辞。犹言敦请。《水浒传》第八二回:“天子御笔亲书丹詔,特差 宿 某,亲到大寨,启请众头领。烦望义士早早收拾朝京,休负圣天子宣召抚安之意。”⒋佛教语。谓念经前奉请佛祖、菩萨。《禅林象器笺》十七:“凡讽经前奉请佛菩萨,此为启请。”《初刻拍案惊奇》卷六:“
- 4.
届止释义:停留,止息。 南朝 梁 刘勰《梁建安王造剡山石城寺石像碑》:“又东巖盘鬱,千里联嶂,有石牛届止,至自 始丰,因其蹄涔,遂启东道。”宋 程大昌《考古编·外国地理书难信》:“奘 以 贞观 三年往,至十九年回,其间以年计日,当得五千餘日而已。三分其日之一,以为届止询访之日,则其在行者不过十年。”一本作“居止”。
- 5.
年器释义:谓年长而有才具。《北史·魏赵郡王干传》:“孝文 篤爱诸弟,以 干 总戎别道,诫之曰:‘司空 穆亮 年器可师,散骑常侍 卢阳乌 才堪询访,汝其师之。’”
- 6.
异説释义:⒈不同的主张;不同的学说。《荀子·解蔽》:“今诸侯异政,百家异説。”《汉书·王莽传上》:“正乖谬,壹异説。”《陈书·章帝纪》:“三墨八儒,朱紫交竞;九流七略,异説相腾。”宋 赵令畤《侯鲭录》卷一:“俗间不知根本,竞为异説。”⒉指反对意见,异议。《南齐书·礼志上》:“内外百司主议已定,如更询访,终无异説。”⒊邪说;非正统的言论。《晋书·荀勗传》:“去奇技,抑异説。”明 王守仁《<大学>问》:“盖当时尚有持异説以混正学者。”
- 7.
瘥瘼释义:谓疫病疾苦。南朝 梁 沉约《劝农访民所疾苦诏》:“又询访狱市,博听謡俗,伤风损化,各以条闻,无使瘥瘼之苦,载兴比屋。”
- 8.
询访释义:⒈征询访问。 《后汉书·李固传》:“远寻先世废立旧仪,近见国家践祚前事,未尝不询访公卿,广求羣议,令上应天心,下合众望。”唐 韩愈《顺宗实录二》:“其忠也尽致君之大方,其言也达为政之要道,凡所询访,皆合大猷。”清 刘毓崧《杜观察<古谣谚>序》:“为政者酌民言而同其好恶,则芻蕘葑菲,均可备询访於輶轩。”⒉查访。明 海瑞《申海南道陈双山文》:“询访未的,妄信人言。”清 张之洞《光绪二十九年六月初五日致兼湖广总督端方电》:“请密加询访,如确有识认 沉克諴 之人,迅速资遣来京,令其辨认,以别真伪。”
- 9.
请实释义:实情;真相。 请,通“情”。《续资治通鉴·宋孝宗乾道五年》:“诸路监司,今后分上下半年依条巡按,询访民间疾苦,纠察贪惰不职官吏,仍具请实以闻。”
- 10.
谘访释义:咨询访问。
- 11.
验梦释义:谓应验梦中之事。宋 洪迈《夷坚丁志·新广祐王》:“乾道 四年秋,梦车骑满野……觉而记其语,明日,径走其处询访之,果有 陈丞 以进士登第,平生廉正,为乡里所称,死方五日。道人验梦可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