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自絜 自絜的意思
jié

自絜

简体自絜
繁体
拼音zì jié
注音ㄗˋ ㄐㄧㄝˊ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zì,(1) 本人,己身。【组词】:自己。自家。自身。自白。自满。自诩。自馁。自重(zhòng )。自尊。自谦。自觉(jué )。自疚。自学。自圆其说。自惭形秽。自强不息。(2) 从,由。【组词】:自从。自古以来。(3) 当然。【组词】:自然。自不待言。自生自灭。放任自流。(4) 假如。【例句】:自非圣人,外宁必有内忧。

jié xié,(1) 量物体的周围长度;也泛指衡量。【例句】:“度长絜大。”(2) 古河名,古代中国黄河自孟津以北所分的九条支流之一。(1) 古同“洁”,干净。(2) 廉洁。(3) 明亮。(4) 修整;修饰。

基本含义

指自己束缚自己,限制自己的行动。

自絜的意思

自絜 [zì jié]

1. 见“自洁”。

自絜 引证解释

⒈ 见“自洁”。


自絜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变食释义:改变平时饮食的内容。 《论语·乡党》:“齐必变食,居必迁坐。”何晏 集解引 孔安国 曰:“改常饌。”邢昺 疏:“谓将欲接事鬼神,宜自絜净,故改其常饌也。”宋 朱熹《观梅小集以斋禁不得奉陪因寄小诗》:“梅花年后欲离披,恰是先生变食时。”清 夏炘《学礼管释·释斋》:“古人斋必变食,谓不食五荤,非不饮酒、食肉。”
    • 2.
      官寺释义:官署;衙门。《汉书·翼奉传》:“地大震于 陇西郡,毁落 太上庙 殿壁木饰,坏败 獂道县 城廓官寺及民室屋,厌杀人众,山崩地裂,水泉涌出。”北魏 郦道元《水经注·渭水一》:“元始 二年,平帝 罢 安定 滹沱苑 以为 安民县,起官寺市里。”宋 邵博《闻见后录》卷十:“今朝廷之议,吏有着新衣乘好车者,谓之不清;形容不饰,衣裘敝坏者,谓之廉洁。至今士大夫故污辱其衣,藏其舆服,朝府大吏,或自絜壶飡以入官寺。”元 萨都剌《恩荣宴》诗:“银瓮春分官寺酒,玉盃香赐御厨羹。”清 顾炎武《日知录·馆舍》:“汉 制,官寺,乡亭
    • 3.
      忧责释义:⒈负责,担负重任。《后汉书·张酺传》:“朝廷望公思维得失,与国同心,而託病自絜,求去重任,谁当与吾同忧责者?”⒉责任,重任。《晋书·刘颂传》:“若未尽其理,虽经异时,忧责犹追在陛下,将如之何?”《资治通鉴·魏邵陵厉公正始七年》:“夫忧责在身者,不暇尽乐,先帝之志,堂构未成,诚非尽乐之时。”
    • 4.
      自洁释义:亦作“自絜”。 保持自身的纯洁。

自絜(zixie)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自絜是什么意思 自絜读音 怎么读 自絜,拼音是zì jié,自絜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自絜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