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古 [tōng gǔ]
1. 整个古代。
通古 引证解释
⒈ 整个古代。
引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汾水》:“上戴山阜,下临絶涧,俗谓之为 鲁般桥,盖通古之津隘矣。”
《宋书·明帝纪》:“良图莫荐,奇士弗闻,永鉴通古,无忘宵寐。”
通古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五经博士释义:教授五经的学官。汉武帝 始置。汉 荀悦《汉纪·武帝纪一》:“﹝ 建元 五年春正月﹞初置五经博士。博士,本 秦 官,掌通古今,员至数十人,汉 置五经而已。”《新唐书·百官志三》:“五经博士各二人,正五品上。掌以其经之学教国学。”
- 2.
任子释义:因父兄的功绩,得保任授予官职。《汉书·王吉传》:“今使俗吏得任子弟,率多骄驁,不通古今……宜明选求贤,除任子之令。”颜师古 注引 张晏 曰:“子弟以父兄任为郎。”宋 苏洵《上皇帝书》:“夫所谓任子者,亦犹曰信其父兄而用其子弟云尔。”《续资治通鉴·宋太宗至道二年》:“乙未,詔:‘自今五品以上官任子,止赐同学究出身,依例赴选集,不得滥授摄官。’”清 顾炎武《菰中随笔·汉选士之法》:“大抵任子多为郎,以为太子洗马。”郭沫若《中国史稿》第三编第四章第二节:“二千石以上的官吏,任满三年可以保举子弟一人为郎,叫做‘任
- 3.
全经释义:⒈指 秦始皇 焚书之前未经散乱的儒家经书。《汉书·楚元王刘歆传》:“时 汉 兴已七八十年,离於全经,固已远矣。”⒉指儒家所有的经典。《北史·刘芳传》:“臣学谢全经,业乖通古,岂可轻荐瞽言,妄陈管説。”
- 4.
廕补释义:犹荫叙。 谓因先世荫庇补官。《新唐书·韦武传》:“年十一,廕补右千牛,累迁 长安 丞。”宋 苏轼《郊祀奏议》:“自后妃以下至文武官,皆得廕补亲属,非 周 礼也。”《续文献通考·选举七》:“后世廕补法行,或曰显官必公卿子弟为之,以幼习其业,熟朝廷臺阁之议;或曰骄驁不通古今,无益於民,宜明选求贤,除任子之令,皆偏见耳。”
- 5.
当国释义:⒈执政;主持国事。 《左传·襄公二十七年》:“辛巳,崔明 来奔。庆封 当国。”杜预 注:“当国,秉政。”汉 赵晔《吴越春秋·吴寿梦传》:“夫适长当国,非前王之私,乃宗庙社稷之制,岂可变乎?”宋 杨万里《诚斋诗话》:“介甫 当国,喜言农田水利。”郑观应《盛世危言·游历》:“莫如选择王公大臣子弟,通古今,识大体,年少而未当国者,派往各国考求利弊,探访情形。”⒉本国。《列子·汤问》:“其国名曰 终北 ……当国之中有山,山名 壶领。”
- 6.
当须释义:必须。《左传·昭公十三年》“有人无主,二也”晋 杜预 注:“虽有贤人,当须内主为应。”《晋书·甘卓传》:“答问损益,当须博通古今,明达政体,必求诸坟索,乃堪其举。”《百喻经·倒灌喻》:“昔有一人,患下部病,医言当须倒灌乃可瘥耳。”
- 7.
恩施释义:⒈施恩,恩赐。《史记·儒林列传》:“詔书律令下者,明天人分际,通古今之义,文章尔雅,训辞深厚,恩施甚美。”《后汉书·桓帝纪》:“州郡检查,务崇恩施,以康我民。”唐 薛用弱《集异记·丁岩》:“虎於陷中,踊跃盘旋,如荷恩施。”陈毅《满江红·游广东旋至海南岛度假一周》词:“革命百年成与败,自由岂是恩施得?”⒉指恩惠。《醒世恒言·大树坡义虎送亲》:“但行刻薄人皆怨,能布恩施虎亦亲。”
- 8.
法团释义:即法人。梁启超《史学之界说》:“通古今文野之界而观察之,内自乡邑之法团,外至五洲之全局,上自穹古之石史,下至昨今之新闻,何一而非客观所当取材者。”自注:“凡民间之结集而成一人格之团体者,谓之法团,亦谓之法人。法人者,法律上视之与一箇人无异也。一州之州会、一市之市会,迺至一学校、一会馆、一公司,皆统名为法团。”张天翼《谭九先生的工作》:“这个大会是个法团,跟县政府自必是平行的。”参见“法人”。
- 9.
然乃释义:犹然后。 汉 董仲舒《春秋繁露·服制象》:“夫能通古今,别然不,然乃能服此也。”汉 王充《论衡·讲瑞》:“三年之后,然乃知之。”
- 10.
熔今铸古释义:指融会贯通古今知识。
- 11.
熔古铸今释义:指融会贯通古今知识。
- 12.
知今博古释义:贯通古今。形容知识渊博。
- 13.
融通释义:⒈使(资金)流通:融通资金。⒉融会贯通:融通古今。⒊使融洽;相互沟通:融通感情。
- 14.
达士通人释义:通人:学识渊博贯通古今的人。 指心胸豁达,学识渊博的人。
- 15.
达师释义:博通古今的师长。
- 16.
透古通今释义:形容贯通古今。
- 17.
通史释义:贯通古今,并在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都作叙述的史书。 如《史记》《资治通鉴》《中国通史》等。与“断代史”相对。
- 18.
镕今铸古释义:融会贯通古今知识。
- 19.
镕古铸今释义:融会贯通古今知识。同“镕今铸古”。
- 20.
闳伟释义:宏大雄伟。 明 李东阳《复命题本》:“臣看得所建庙宇,规制閎伟,工作精緻,而奎章睿藻,大书深刻。诚千年之旷典,一代之伟观。”明 袁宗道《士先器识而文艺》:“而乃今读其训誥謨典诗歌,抑何尔雅閎伟哉!”清 薛福成《选举论中》:“取其学通古今器识閎伟者授以职,罢者以礼遣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