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ā,(1) 分杈的。【组词】:树丫。丫杈。(2) 像树枝的分杈。【例句】:丫头(a.古代女孩子头上梳双髻,如树丫杈,因以称女孩子;b.指受役使的女孩子,亦称“丫鬟”。“头”、“鬟”均读轻声)。脚丫子。
tóu tou,(1) 人身体的最上部分或动物身体的最前的部分。【组词】:头骨。头脑。头脸(❶头和脸;❷指面貌;❸指面子,体面)。头角(jiǎo )(喻青年的气概或才华)。(2) 指头发或所留头发的样式。【组词】:留头。剃头。(3) 物体的顶端。【组词】:山头。笔头。两头尖。(4) 指事情的起点或端绪。【例句】:从头儿说起。头绪。(5) 物体的残余部分。【组词】:布头儿。(6) 以前,在前面的。【组词】:头三天。(7) 次序在前,第一。【组词】:头等。头生。(8) 首领。【组词】:头子。头目。(9) 方面。【例句】:他们是一头的。(10) 临,接近。【例句】:头睡觉先洗脸。(11) 量词,多指牲畜。【组词】:一头牛。(12) 表示约计、不定数量的词。【组词】:三头五百。(13) (tou)名词后缀(❶接于名词词根,如“木头”。❷接于动词词根,如“念头”。❸接于形容词词根,如“甜头儿”)。(14) (tou)方位词后缀(如“上头”。“里头”。“后头”。)
1. 在一些方言中指女孩子。
英[ girl; ]
2. 指婢女——亦称“丫鬟”
例丫头老婆们不好了,也只管告诉我。——《红楼梦》
英[ slave girl; ]
3. 长辈对小辈妇女的亲昵称呼。
英[ young woman; ]
⒈ 谓头梳丫髻发式。
引唐 刘禹锡 《乐天寄忆旧游因作报白君以答》诗:“丫头小儿荡画桨,长袂女郎簪翠翘。”
唐 元稹 《酬乐天东南行诗一百韵》:“芒屩泅牛妇,丫头荡桨夫。”
宋 杨万里 《入建平界》诗:“溧水 南头接 建平,丫头儿子便勤耕。”
⒉ 旧时女孩常梳丫形发髻,因用以代称女孩。
引唐 刘禹锡 《寄赠小樊》诗:“花面丫头十三四,春来绰约向人时。”
《红楼梦》第十五回:“忽听那边老婆子叫道:‘二丫头,快过来!’那丫头丢了纺车一径去了。”
杨朔 《三千里江山》第十二段:“临到打雪仗,二边挑人,男孩子就不要她了,他们嫌她是丫头,说她不中用。”
⒊ 特指婢女。
引《水浒传》第四五回:“迎儿 这个丫头,已自做一路了。”
巴金 《家》二六:“我宁愿在公馆里做一辈子的丫头。”
胡适 《<国语季刊>发刊宣言》:“一切古学都只是经学的丫头。”
⒋ 引申为附庸。
引《红楼梦》第五四回:“贾母 笑道:‘这不重了我们 凤丫头 了?’”
老舍 《龙须沟》第三幕第二场:“四嫂 哇,您看 二春 这丫头,今儿个也不是又上哪儿疯去了。”
⒈ 古代女孩头上常梳丫形发髻,因而称女孩为「丫头」。
引唐·刘禹锡〈寄赠小樊〉诗:「花面丫头十三四。春来绰约向人时。」
例如:「黄毛丫头」。
⒉ 婢女。
引《初刻拍案惊奇·卷二》:「日前见歙县汪汝鸾家有个丫头,时常到溪边洗东西。」
《红楼梦·第四回》:「因那日买了一个丫头,不想是拐子拐来卖的。」
近梅香
⒊ 对女子的轻蔑称呼。
⒋ 父母对子女,或长辈对晚辈女孩通俗而亲切的称呼。
例如:「你真是个傻丫头。」
1.父亲说:“我的女儿已长大成人,玉立亭亭,再不是你从前所见的那个黄毛丫头了。”。
2.你从前所见的那个黄毛丫头已长大成人,玉立亭亭了。
3.小红这丫头竟敢只身斗小偷,不得不让我对她另眼相看。
4.那丫头撒娇的功夫是厉害,朕也经常招架不住的。
5.小丫头把玉环给弄丢了,吓得面如土色。
6.石榴花像山野的小丫头,自由散漫,朴实无华。
7.校园里的花真是美极了,有的像害羞的小丫头,含苞欲放;有的像亭亭玉立的姑娘,笑逐颜开;还有的像成熟的女人,魅力十足。
8.看着小丫头破烂的衣衫,我感到十分心疼。
9.丫头别再做那些会被别人当做笑话的傻事。学会淡定从容。
10.丫头小时候很喜欢和我们同睡。我们却坚决排斥这个可能坏事的小人。
11.服务员,来盘大黄炒苦瓜,给这丫头败败火。
12.丫头气质是关键。如果时尚学不好,宁愿纯朴。
13.丫头无论自己身处何种状态。都不要放弃自尊,自重。
14.你说丫头你怎么越活越过去了,你五岁就能单独一人在十一点跑去街上买馄饨,还说自己刚刚跟月亮赛跑了。
15.丫头不要因为寂寞而恋爱。不要因为跟风而恋爱。学会对自己的人生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