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爱 [zhōng ài]
1. 忠诚与仁爱。
3. 谓忠君爱国。
忠爱 引证解释
⒈ 忠诚与仁爱。
引《礼记·王制》:“悉其聪明,致其忠爱以尽之。”
《汉书·燕剌王刘旦传》:“有悖逆之心,无忠爱之义。”
明 方孝孺 《复郑好义书》之三:“盖习俗益降,交友以諛説为忠爱,间有及於其身,劘切过闕,輒頳尔变色,以为发己之短。”
⒉ 谓忠君爱国。
引《六部成语注解补遗·吏部》“忠爱性成”:“言臣子忠君爱国之心本於其性质所生成也。”
章炳麟 《<艾如张><董逃歌>序》:“张之洞 始为《劝学篇》,以激忠爱,摧横议,就余咨度。”
忠爱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咨度释义:咨询;商酌。《诗·小雅·皇皇者华》:“载驰载驱,周爰咨度。”毛 传:“咨礼义所宜为度。”《左传·襄公三十年》:“晋 未可媮也。有 赵孟 以为大夫,有 伯瑕 以为佐,有 史赵、师旷 而咨度焉。”杨伯峻 注:“咨度犹今言顾问、諮询。”《三国志·吴志·孙休传》:“诸卿尚书,可共咨度,务取便佳。”宋 苏辙《京西北路转运使题名记》:“当是时也,转运使奔走於外,咨度於内,日不遑食。”章炳麟《<艾如张><董逃歌>序》:“张之洞 始为《劝学篇》以激忠爱,摧横议,就余咨度。”
- 2.
四术释义:⒈诗、书、礼、乐四种经术。 《礼记·王制》:“乐正崇四术,立四教,顺先王诗、书、礼、乐以造士,春秋教以礼、乐,冬夏教以诗、书。”《宋书·文帝纪》:“故詔以三德,崇以四术,用能纳诸义方,致之轨度。”《通典·选举一》:“诗、书、礼、乐,谓之四术。四术既修,九年大成。”⒉治国的四种方法。《尸子·治天下》:“治天下有四术。一曰忠爱,二曰无私,三曰用贤,四曰度量。”一说指忠爱、无私、用贤、简能。见 宋 王应麟《小学绀珠·治道·四术》。⒊指四方的通道。《文选·左思<咏史>诗之四》:“冠盖荫四术,朱轮竟长衢。”李善
- 3.
矜谅释义:同情和谅解。清 端方《清廷预备立宪》:“然其原本忠爱,别无贰心,已为朝廷所矜谅。”粤东闲鹤《曹汝霖·商界罢市之经过》:“邹静斋、汤节之、曹慕管 等先后起言商学罢业之苦衷,并述商界举动,纯为自动性质,切求各长官矜谅。”
- 4.
谦亨释义:《易·谦》:“谦:亨。君子有终。”此言人谦虚则亨通。后以“谦亨”指谦恭有德。《资治通鉴·汉宣帝甘露二年》:“外夷稽首称藩,中国让而不臣,此则羈縻之谊,谦亨之福也。”宋 刘敞《回汉阳郭郎中启》:“某官风义相先,忠爱有素;远形庆问,深諭谦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