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一宗释义:⒈一个宗族。亦谓同族,同姓。⒉表数量。一桩;一件。⒊表数量。文卷一夹或一册。⒋表数量。一批。⒌表数量。一片,一块。
- 2.
余集释义:指文集正续编外残剩诗文的集子。清 蒯光典《<亭林馀集>跋》:“右 亭林先生 餘集一册,乃 乾隆 间 长洲 彭进士 绍升 得其原稿栞行者也。迄今百餘年,印本日稀。”
- 3.
僚采释义:同僚。《金石萃编·唐褚亮碑》:“动名教於搢绅,暎徽猷於僚采。”《续资治通鉴·宋高宗绍兴十年》:“檄书到日,上下僚采,远近兵民,递相告諭,共赴师期。”清 顾炎武《路舍人家见东武四先历》诗:“持此一册书,千秋戒僚采。”
- 4.
冬年节释义:指冬至。 明 叶盛《水东日记·京都贺节礼》:“初,京都最重冬年节贺礼。不问贵贱,奔走往来者数日。家置一册,题名满幅。己巳之变,此礼顿废。景泰 二年冬至节,礼部请朝贺上皇於 东上门,詔免贺。”参阅 宋 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冬至》。
- 5.
合订本释义:杂志、报纸、小册子等多期合订成一册。
- 6.
教正释义:指教改正。把自己的作品送给人看时所用的客套语:送上拙著一册,敬希教正。
- 7.
朱批谕旨释义:清 制,内外奏章或特降之旨,由皇帝用朱笔批示,以示出于亲笔。《四库全书总目·史部十一》有《世宗宪皇帝硃批諭旨》三百六十卷。亦省作“硃批”、“硃諭”。《四库全书总目·史部十一·世宗宪皇帝朱批谕旨》:“所载臣工奏摺,凡二百二十三人。多者以一人分数册,少者以数人合一册。所奉硃批,一一恭録。”清 龚自珍《乙丙之际箸议第十九》:“乾隆 初,有言东南之土肌理横,故宜水;西北之土肌理直,故不宜水。硃批曰:‘所奏情形是。’於是积数年之疑豁然矣。”崇彝《道咸以来朝野杂记》:“琦公(琦善)递亲供时,随呈黄摺匣一扣,内皆 宣宗
- 8.
正集释义:由一人的主要诗文著作汇编成的集子。王鹏运《<彊邨词>序》:“鄙意欲以已见《庚子秋词》、《春蛰吟》者编为别集,己亥以前词为前集,而以庚子《三姝媚》以次以汔来者为正集。”邓实《谢皋羽<晞发集>后序》:“乙巳之春,余在海上,无锡 徐君槃 赠余以 平湖 陆大业 刊《晞髮集》一册,云得之 滑县 暴氏,凡诗八卷,文二卷,审之则仅正集,而缺其遗集,求之年餘不可得。”
- 9.
民历释义:民用历书。明 沉德符《野获编·历法·颁历》:“嘉靖 二十一年颁历之辰……若外夷,惟 朝鲜 国,岁颁王历一册,民历百册,盖以恭顺特优之。”
- 10.
照对释义:⒈犹核对;对照。 宋 岳飞《奏措置曹成事宜状·贴黄》:“照对臣所统本军官兵一万二千餘人……实出战只有七千人。”《文献通考·经籍一》:“每帙止用元写本一册校正而已,更无兼本照对。第数既多,难得精密。”《元典章·兵部一·无夫军妻配无妇军》:“今后莫若将此等鰥夫寡妇照对年貌相应,官为配对成户,与国出力。”⒉问话;对话。宋 洪迈《夷坚丙志·黄十翁》:“俄持巨镜下照,了无寃业,即令诣总管司照对。”
- 11.
版行释义:出版发行。清 刘献廷《广阳杂记》卷三:“林益长 著有《声位左编》一册……其书已经版行,予求之数年,竟不可得。”
- 12.
画然释义:⒈明察貌;分明貌。《庄子·庚桑楚》:“老聃 之役,有 庚桑楚 者,偏得 老聃 之道,以北居 畏垒 之山,其臣之画然知者去之,其妾之挈然仁者远之。”成玄英 疏:“画然舒智自明炫者,斥而去之。”王先谦 集解:“其中有画然好明察为知者…… 庚桑 皆远去之。”清 刘献廷《广阳杂记》卷二:“紫庭 在 淅川县 督粮之暇,取 邓元锡 函史,纂成职官考一册,出以见示,眉目亦自画然。”梁启超《论君政民政相嬗之理》:“汉 氏虽定选举之制,而 魏 晋 九品中正,寒门贵族,界限画然。”⒉犹言一下子,表示短暂的时间。清 蒲松龄《聊
- 13.
硃批谕旨释义:清 制,内外奏章或特降之旨,由皇帝用朱笔批示,以示出于亲笔。《四库全书总目·史部十一》有《世宗宪皇帝硃批諭旨》三百六十卷。亦省作“硃批”、“硃諭”。《四库全书总目·史部十一·世宗宪皇帝朱批谕旨》:“所载臣工奏摺,凡二百二十三人。多者以一人分数册,少者以数人合一册。所奉硃批,一一恭録。”清 龚自珍《乙丙之际箸议第十九》:“乾隆 初,有言东南之土肌理横,故宜水;西北之土肌理直,故不宜水。硃批曰:‘所奏情形是。’於是积数年之疑豁然矣。”崇彝《道咸以来朝野杂记》:“琦公(琦善)递亲供时,随呈黄摺匣一扣,内皆 宣宗
- 14.
蓁芜释义:⒈犹荒芜。 杂草丛生。宋 苏辙《浰阳早发》诗:“楚 人信稀少,田亩任蓁芜。”金 王若虚《赠昭殿大将军高公墓碣》:“初,节度当再罹兵火之后,寇盗并兴,道路蓁芜,城邑頽废。”明 何景明《六子诗·何编修瑭》:“古辙多蓁芜,非君谁予起。”⒉杂乱丛生的草木。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辛十四娘》:“酒愈涌上,倒蓁芜中。”清 方文《云间五子诗·陈卧子子龙》:“大雅陨霜露,周行蔽蓁芜。”⒊引申为杂乱;纷乱。明 吕天成《曲品·沉璟》:“嗟曲流之汎滥,表音韵以立防;痛词法之蓁芜,订全谱以闢路。”清 龚自珍《吴市得<题名录>一册
- 15.
蝌蚪文字释义:蝌蚪书。 《水浒传》第七一回:“﹝ 何道士 ﹞对 宋江 説道:‘小道家间祖上留下一册文书,专能辨验天书。那上面自古都是蝌蚪文字,以此贫道善能辨认。译将出来,便知端的。’”《花城》1981年增刊第2期:“天书。这是一块龟板,上面密密麻麻,歪歪斜斜刻着几行蝌蚪文字。”亦省称“ 蝌蚪文 ”。 清 袁枚 《新齐谐·孔林古墓》:“有石榻,榻上朱棺已朽,白骨一具甚伟,旁置铜剑,长丈餘,晶莹緑色,竹简数十页,若有蝌蚪文者。”参见“ 蝌蚪书 ”。
- 16.
豹斑释义:⒈豹皮上的斑纹。 ⒉豹之一斑。比喻事物的很少一部分。典出《晋书·王献之传》:“此郎亦管中窥豹,时见一斑。”清梁绍壬《两般秋雨盦随笔·顾受笙》:“以其遗稿一册属余点定,略摘一二,以存豹斑。”
- 17.
选文释义:编书所选的文章:一册课本有三十篇选文。
- 18.
选録释义:⒈选拔与录用。《宋书·蔡廓传论》:“及固辞銓衡,耻为志屈,岂不知选録同体,义无偏断乎。”亦指被选中录取。清 马建忠《适可斋记言·玛赛复友人书》:“每年有考,劣者革出,优者方准进读,三年后总考选録者,咨送总署,或内留当差,或外放随员。”⒉选择收录。郑观应《与月岩四弟书》:“选録中外先哲修身、治家、处世名言汇成一册,留示子孙。”李广田《<朱自清选集>序》:“为了使这本选集能如期付印,选录时所根据的都是已经出过单行本的作品。”
- 19.
遗集释义:⒈前人留下的诗文集子。五代 齐己《寄匡阜诸公》诗之一:“争学忘言住幽胜,吾师遗集尽清吟。”宋 文同《读<渊明集>》诗:“牎下好风无俗客,案头遗集有先生。”清 钱泳《履园丛话·谭诗·以诗存人》:“今遗集不传,余偶得数首,録於左。”⒉汇辑前人的遗作而成的集子。邓实《谢翱<晞发集>后序》:“乙巳之春,余在海上。无锡 徐君 槃 赠余以 平湖 陆大业 刊《晞髮集》一册,云得之 滑县 暴氏,凡诗八卷,文二卷,审之则仅正集,而缺其遗集,求之年餘不可得。”鲁迅《且介亭杂文·隔膜》:“最起劲的是‘南社’里的有几个人,为被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