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得旨 得旨的意思
dezhǐ

得旨

简体得旨
繁体
拼音de zhǐ
注音ㄉㄜˊ ㄓˇ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dé de děi,(1) 获取,接受。【组词】:得到。得失。得益。得空(kòng)。得便。得力。得济。心得。(2) 适合。【组词】:得劲。得当(dàng )。得法。得体。(3) 满意。【组词】:得意。扬扬自得。(4) 完成,实现。【组词】:饭得了。得逞。得志(多指满足名利的欲望)。(5) 可以,许可。【例句】:不得随地吐痰。(6) 口语词(①表禁止,如“得了,别说了”;②表同意,如“得,就这么办”)。(1) 必须,须要。【组词】:可得注意。(2) 极舒服,极适意。【例句】:这时要能洗上凉水澡,就得了。(1) 用在动词后表可能。【组词】:要不得。拿得起来。(2) 用在动词或形容词后的连接补语,表示效果或程度。【组词】:跑得快。香得很。

zhǐ,(1) 意义,目的。【组词】:意旨。要旨。主旨。言近旨远。(2) 封建时代称帝王的命令。【组词】:旨令。奉旨。(3) 美味。【组词】:旨酒。甘旨。旨蓄(贮藏的美好食品)。

基本含义

得到皇帝的谕旨或命令。

得旨的意思

得旨 [de zhǐ]

1. 得到圣旨。

3. 得其主旨。

得旨 引证解释

⒈ 得到圣旨。

《新五代史·唐臣传·郭崇韬安重诲论》:“宰相有非其见时而事当上决者,与其被旨而有所復请者,则具记事而入,因崇政使闻,得旨则復宣而出之。”

⒉ 得其主旨。

清 王夫之 《读四书大全说·中庸第一章》:“程子 此语,大费斡旋,自不如 吕氏 之为得旨。”


得旨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刀斧手释义:刽子手。《初刻拍案惊奇》卷七:“玄宗 怒极,喝令绑出斩首。刀斧手得旨,推出市曹斩讫。”《荡寇志》第一一七回:“刀斧手将 白瓦尔罕 推出帐外,将要行刑,忽听火光中一位佳人从外进来,连叫刀下留人。”聂绀弩《怀<柚子>》:“走在前面的是刀斧手,穿着短装便衣,挽着袖子,手里提着雪亮的鬼头刀。”
    • 2.
      唱率释义:倡导并率领。《南史·蔡廓传》:“僕在尚书中,自当唱率百僚,案前世故事,更简贤明,以奉社稷。”宋 司马光《乞责降第四札子》:“皆谓臣始则唱率众人,共为正论,终则顾惜禄位,苟免刑章。”《续资治通鉴·宋高宗绍兴二十六年》:“浚 近得旨归葬於 蜀,尚坚异议,以唱率远方之人,虑或生患。”
    • 3.
      宣付释义:⒈宋 元 以来谓皇帝的诏令交付外廷官署办理。《宋史·礼志二四》:“通事舍人引 鋹 就献俘位,将校等诣楼前舞蹈讫,次引露布案诣楼前北向,宣付中书门下,如宣制仪。”《明史·奸臣传·阿合马》:“阿合马 所用部官,左丞 许衡 以为多非其人,然已得旨咨请宣付,如不与,恐异日有辞。”⒉明令交付。《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九七回:“这件事已经由督、抚、学三大宪联衔出奏,请宣付史馆,大约可望准的。”按,清 和 民国 设国史馆,当时规定凡有特殊功绩或足为后世楷模者,由皇帝或政府将其生平事迹交国史馆立传,谓之宣付史馆。
    • 4.
      宣引释义:皇帝宣召大臣,由内侍引见,称“宣引”。宋 周必大《玉堂杂纪》卷中:“﹝ 必大 ﹞得旨,赴 东华门 祗候宣引。日已晡,闻有内宴,小黄门出云:‘恐改日引。’然不敢退。酉后,忽宣入 选德殿。”宋 刘克庄《贺新郎·跋唐伯玉奏稿》词:“宣引 东华 去。似当年,文皇 亲擢,马周 徒步。殿上风霜生白简,下殿扁舟已具。怎不与官家留住。”《宋史·光宗纪》:“﹝ 绍熙 二年六月﹞癸巳,詔宰臣、执政,自今不时内殿宣引奏事。”
    • 5.
      条式释义:⒈条文法规。唐 元稹《唐故中大夫李公墓志铭》:“始命由文由课而仕者,岁得调,编类条式。”宋 苏辙《论衙前及诸役人不便札子》:“候诸路逐年申到数目揭贴,仍令户部指挥诸路提刑司依封桩钱物法条式施行。”《续资治通鉴·宋神宗熙宁十年》:“诸官司承准传宣、内降与奏请及面得旨,事无条式者,申中书、枢密院覆奏。”⒉谓制定程式。《周书·苏绰传》:“然诸曹疑事,皆询於 绰 而后定。所行公文,绰 又为又条式。”
    • 6.
      画事释义:⒈谋划事情。 《新唐书·齐映传》:“映 微时,张延赏 遇之善。及 映 相,而 延赏 为左僕射,数为 映 画事。”⒉犹画可。《宋会要辑稿·职官一》:“受批降若覆请得旨及入状得画事,别以黄纸,亦书宣奉行讫,録送门下省为録黄。”⒊谓画形以记事。宋 高承《事物纪原·伎术医卜·画》:“《易通卦验》曰:伏牺 方 牙仓 精作《易》,无书以画事。注云:作《易》以为政而不书,但画其形。此画之起也。”⒋绘画的技能。清 俞樾《茶香室续钞·祝培之画》:“浙 杭 祝王成,字 培之,年八十餘,画事入微。余得其一牙牌,长一寸五分,
    • 7.
      画黄释义:⒈宋 代中书省所宣圣旨的留底,其大事经过奏禀的称为“画黄”。《宋史·职官志一》:“﹝中书省﹞皆承制画旨以授门下省。令宣之,侍郎奉之,舍人行之。留其所得旨为底:大事奏禀得旨者为‘画黄’,小事拟进得旨者为‘録黄’。”《续资治通鉴·宋哲宗元祐元年》:“权给事中 王巖叟 言:‘安燾 资材闒茸,器识暗昧,旧位且非所据,况可冠洪枢,顓兵柄!所有画黄,谨缴进。’”清 恽敬《重修瑞金县署记》:“华厅东后室为籤押房,汉 曰画诺,君臣同辞。唐 宋 曰画黄,曰押詔,君之辞。”⒉常绿小乔木藤黄的树脂,黄色颜料,用于绘画。元 周达
    • 8.
      锁院释义:亦作“鏁院”。亦作“鎻院”。指 宋 代翰林院处理如起草诏书等重大事机时,锁闭院门,断绝往来,以防泄密。《宋史·职官志二》:“凡拜宰相及事重者,晚漏上,天子御内东门小殿,宣召面諭,给笔札书所得旨。禀奏归院,内侍锁院门,禁止出入。夜漏尽,具词进入;迟明,白麻出,閤门使引授中书,中书授舍人宣读。其餘除授并御札,但用寳封,遣内侍送学士院锁门而已。至於赦书、德音,则中书遣吏持送本院,内侍锁院如除授焉。”宋 庞元英《文昌杂录》卷六:“自正月九日鏁院,方定二十八日奏号。”宋 吴自牧《梦粱录·士人赴殿试唱名》:“诸路举人
    • 9.
      鹘尾叶释义:古代甲衣腿裙边缘的叶片。《宋史·兵志十一》:“绍兴 四年,军器所言:‘得旨,依御降式造甲。缘甲之式有四等,甲叶千八百二十五,表里磨鋥……又腿裙鶻尾叶六百七十九,每叶重四钱五分。’”

得旨(dezhi)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得旨是什么意思 得旨读音 怎么读 得旨,拼音是de zhǐ,得旨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得旨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