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òng chóng,(1) 分(fèn)量较大,与“轻”相对。【组词】:重负。重荷。重量(liàng )。重力。举重。负重。(2) 程度深。【组词】:重色。重病。重望。重创。(3) 价格高。【组词】:重价收买。(4) 数量多。【组词】:重金聘请。眉毛重。重兵。(5) 主要,要紧。【组词】:重镇。重点。重任。重托(国家重大的托付)。重柄。(6) 认为重要而认真对待。【组词】:重视。尊重。器重。隆重。(7) 言行不轻率。【组词】:慎重。自重。(1) 再。【组词】:重复。重申。重版。重沓(重复繁冗)。重阳。重逢。(2) 〔重庆〕地名,中国四个直辖市之一,地处中国西南。(3) 层。【组词】:重叠。重霄。重洋。重唱。重峦叠嶂。
diǎn,(1) 可以作为标准的书籍。【组词】:典籍。字典。词典。经典。引经据典。(2) 标准,法则。【组词】:典章。典制。典故( ➊ 典制和掌故; ➋ 诗文里引用的古书中的故事或词句)。典范。典雅。典礼。典型。(3) 指典礼。【组词】:盛典。大典。(4) 主持,主管。【例句】:典试(主持科举考试之事)。典狱。(5) 活买活卖,到期可以赎。【组词】:典卖。典押。典契。(6) 姓。
1. 严厉的刑律。
例治乱国用重典。
英[ cruel torture; severe punishment; ]
2. 重要的典籍。
英[ important classics; ]
⒈ 指重法。参见“重法”。
引《周礼·秋官·大司寇》:“刑乱国用重典。”
郑玄 注:“‘用重典’者,以其化恶伐灭之。”
明 沉德符 《野获编·言事·疏语不伦》:“闻慈圣亦玉色不怡,将处重典。”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谈·谈故二·柳条边》:“有私越者置重典,名柳条边。”
梁启超 《民约论》:“巴黎 议会命燬其书,且将拘而置诸重典。”
郭沫若 《中国史稿》第五编第一章第一节:“弛禁派则认为靠严刑重典不能禁止鸦片。”
⒉ 指重要典籍。
引唐 李百药 《赋<礼记>》诗:“重典开环堵,至道軼金籝。”
⒈ 严峻的法令。
引《周礼·秋官·大司寇》:「刑乱国,用重典。」
《汉书·卷二三·刑法志》:「一曰刑新邦用轻典;二曰刑平邦用中典;三曰刑乱邦用重典。」
⒉ 重要的典籍。
引唐·李百药〈赋礼记〉诗:「重典开环堵,至道轶金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