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直掇 直掇的意思
zhíduō

直掇

简体直掇
繁体
拼音zhí duō
注音ㄓˊ ㄉㄨㄛ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zhí,(1) 不弯曲。【组词】:直线。直角。直径。直立。直截了当。直觉(jué)。直观。(2) 把弯曲的伸开。【组词】:直起腰来。(3) 公正合理。【组词】:是非曲直。理直气壮。耿直。正直。(4) 爽快,坦率。【组词】:直爽。直率(shuài)。直谏。直诚。直言不讳。(5) 一个劲儿地,连续不断。【组词】:一直走。直哭。(6) 竖,与“横”相对。【例句】:不要横着写,要直着写。(7) 汉字笔形之一,自上至下。(8) 姓。

duō,(1) 拾取;摘取。【组词】:掇拾。掇弄。(2) 用双手拿(椅子,凳子),用手端。

基本含义

直接拿起或抓住。

直掇的意思

直掇 [zhí duō]

1. 亦作“直裰”。亦作“直敠”。

2. 古家居常服,俗称道袍。

4. 指僧袍。

直掇 引证解释

⒈ 亦作“直裰”。亦作“直敪”。

⒉ 古家居常服,俗称道袍。

宋 郭若虚 《图画见闻志一·论衣冠异制》:“晋 处士 冯翼,衣布大袖,周缘以皂,下加襴,前繫二长带, 隋 唐 朝野服之,谓之 冯翼 之衣,今呼为直掇。”
宋 朱彧 《萍洲可谈》卷三:“富郑公 致政归西都,尝著布直裰,跨驴出郊。”
明 王世贞 《觚不觚录》:“无线导者,则谓之道袍,又曰直掇……燕居之所常用也。”
《儒林外史》第一回:“一个穿寳蓝直裰,两人穿元色直裰,都有四五十岁光景。”

⒊ 指僧袍。

《景德传灯录·普化和尚》:“将示灭,乃入市谓人曰:‘乞一箇直敠。’”
元 无名氏 《东坡梦》第一折:“把我褊衫都当没了,至今穿着皂直掇哩。”
《水浒传》第七一回:“就比俺的直裰染做皂了,洗杀怎得干净?”


直掇(zhiduo)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直掇是什么意思 直掇读音 怎么读 直掇,拼音是zhí duō,直掇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直掇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