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旒旌 旒旌的意思
liújīng

旒旌

简体旒旌
繁体
拼音liú jīng
注音ㄌㄧㄡˊ ㄐㄧㄥ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liú,(1) 古代旌旗下边或边缘上悬垂的装饰品。【例句】:“旌旗垂旒”。(2) 古代帝王礼帽前后悬垂的玉串。【例句】:“冕而前旒”。

jīng,(1) 古代用羽毛装饰的旗子。又指普通的旗子。【组词】:旌旗。旌铭(旧时丧礼,柩前书死者姓名的旗幡)。(2) 表扬。【组词】:旌表。

基本含义

指旗帜、旌旗,也泛指各种标志和象征。

旒旌的意思

旒旌 [liú jīng]

1. 亦作“旒旍”。

2. 有垂旒的旌旗。

4. 指铭旌。

旒旌 引证解释

⒈ 亦作“旒旍”。

⒉ 有垂旒的旌旗。

《文选·宋玉<高唐赋>》:“王乃乘玉舆,駟仓螭,垂旒旌。”
李善 注:“旒旌,谓建太常十二旒。”

⒊ 指铭旌。

《文选·曹植<王仲宣诔序>》“何用誄德,表之素旗” 李善 注引 汉 扬雄 《元后诔》:“著德太常,注诸旒旍。”
《文选·颜延之<拜陵庙作>诗》:“万纪载弦吹,千载託旒旌。”
吕延济 注:“有功者铭书於旒旌之上。”
姚华 《论文后编·目录中》:“综 汉 魏 诸家所为誄辞,殆兼数义:其一,述德咏功;其二,赠终叙哀。辞则表之旒旍,或刊碑碣。”


旒旌(liujing)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旒旌是什么意思 旒旌读音 怎么读 旒旌,拼音是liú jīng,旒旌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旒旌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