蜃灰 [shèn huī]
1. 用蜃壳烧成的灰。其用途与石灰同。
蜃灰 引证解释
⒈ 用蜃壳烧成的灰。其用途与石灰同。
引《周礼·秋官·赤犮氏》“以蜃炭攻之” 唐 贾公彦 疏:“蜃炭者,谓蜃灰是也。”
《隋书·南蛮传·林邑》:“其国延袤数千里……以塼为城,蜃灰涂之,东向户。”
蜃灰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白盛释义:粉饰墙壁使白的蜃灰。
- 2.
蛤粉释义:⒈即蛤蜊粉。 宋 米芾《画史》:“古书画皆圜盖,有助於器。晋 唐 皆凤池,研中心如瓦凹,故曰研瓦。如以一花头瓦安三足尔。墨称螺;製必如蛤粉,此又明用凹砚也。”参见“蛤蜊粉”。⒉即蛤灰。《水浒传》第八二回:“第五个贴浄的,忙中九伯,眼目张狂,队额角涂一道明戧,劈门面抹两色蛤粉。”明 李时珍《本草纲目·介二·蚌》:“其肉可食,其殻可为粉,湖沔 人皆印成锭市之,谓之蚌粉,亦曰蛤粉。古人谓之蜃灰,以饰墙壁,闉墓壙,如今用石灰也。”参见“蛤灰”。
- 3.
蜃壁释义:以蜃灰涂抹的墙壁,取其洁白而去湿。
- 4.
蜃墙释义:蜃灰粉刷过的墙壁。
- 5.
蜃炭释义:即蜃灰。一说,蜃灰与木炭。《周礼·秋官·赤犮氏》:“掌除墙屋,以蜃炭攻之。”郑玄 注:“除墙屋者,除虫豸藏逃其中者。蜃,大蛤也,捣其炭以坋之则走。”孙诒让 正义:“《掌蜃》注谓蜃炭可以御湿,盖兼可以杀虫,故擣其炭为灰,以被墙屋而攻之,则虫豸畏其气而走避也。”《左传·成公二年》:“宋文公 卒,始厚葬,用蜃炭。”杜预 注:“烧蛤为炭以瘞壙,多埋车马,用人从葬。”杨伯峻 注:“蜃即用蜃烧成之灰,炭乃木炭,此二物置于墓穴,用以吸收潮湿。”《三国志·魏志·常林传》“旹 弟 静 绍封”裴松之 注引 三国 魏 鱼豢《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