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教育 教育的意思
jiào

教育

简体教育
繁体
拼音jiào yù
注音ㄐㄧㄠˋ ㄩˋ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jiào jiāo,(1) 指导,训诲。【组词】:教习。教头。教正。教师。教导。管教。请教。教学相长。因材施教。(2) 使,令。【例句】:风能教船走。(3) 指“宗教”。【组词】:教士。教主。教皇。教堂。(4) 姓。(1) 传授。【组词】:教课。你教给我做。

yù yō,(1) 生养。【组词】:育龄。节育。生儿育女。(2) 养活。【组词】:育婴。哺育。培育。抚育。养育。(3) 按照一定的目的长期地教导和训练。【组词】:德育。智育。体育。美育。教书育人。

基本含义

指引、培养和引导个体以获得知识、技能和价值观的过程。

教育的意思

教育 [jiào yù]

1. 培养人才、传播知识的工作,主要指学校教育。

发展教育。

[ education; ]

2. 教导启发,使明白道理。

说服教育。

[ educate; ]

教育 引证解释

⒈ 教诲培育;教导。

《孟子·尽心上》:“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
宋 无名氏 《儒林公议》卷下:“今朕建学兴善,以尊士大夫之行,而更制革弊,以尽学者之才,其於教育之方,勤亦至矣。”
《醒世恒言·三孝廉让产立高名》:“我当初教育两个兄弟,原要他立身修道,扬名显亲。”
沈从文 《从文自传·我所生长的地方》:“拿起我这支笔来,想写点我在这地面上二十年所过的日子……也就是说我真真实实所受的人生教育。”

⒉ 培养新生一代准备从事社会生活的整个过程,主要是指学校对儿童、少年、青年进行培养的过程。


国语词典

教育 [jiào yù]

⒈ 教导培育。

《孟子·尽心上》:「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

哺育 教导 教诲 教训

⒉ 一种有关培植人才,训练技能,以支应于国家建设、社会发展的事业。


教育的近义词及解释

    • 1.
      教训释义:⒈教育训诫:教训孩子。⒉从错误或失败中取得的知识:接受教训,改进工作。
    • 2.
      教导释义:教育指导:教导处。教导有方。
    • 3.
      教诲释义:教训;教导:谆谆教诲。
    • 4.
      哺育释义:⒈喂养。⒉培育教养:高等学校是哺育高素质人才的摇篮。

教育的反义词及解释

    • 1.
      畴昔释义:往日;从前。
    • 2.
      他日释义:⒈将来的某一天或某一个时期。⒉过去的某个时候。
    • 3.
      改日释义:改天:改日登门拜访。
    • 4.
      将来释义:时间词。现在以后的时间(区别于“过去、现在”):这些资料要妥为保存,以供将来参考。
    • 5.
      另日释义:他日,别的日子。
    • 6.
      未来释义:⒈属性词。 就要到来的(指时间):未来二十四小时内将有暴雨。⒉时间词。现在以后的时间;将来的光景:展望未来。
    • 7.
      当今释义:⒈时间词。 如今;现时;目前:当今世界。当今最新技术。⒉封建时代称在位的皇帝。

教育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一股拢总释义:同“一股脑儿”。老舍《骆驼祥子》二二:“他心中痛快,身上轻松,仿佛把自从娶了 虎妞 之后所有的倒霉一股拢总都喷在 刘四爷 身上。”老舍《四世同堂》三六:“他把 日本 人在教育上的,经济上的,思想上的侵略,一股拢总都看成为对他这样不能奔赴国难的人的惩罚。”
    • 2.
      三世释义:⒈三代,常指祖孙三代。⒉在美洲,尤指在美国出生并受教育的第二代日本移民的子女。
    • 3.
      三个面向释义:指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 4.
      三乐释义:三种乐事。随文而异。《列子·天瑞》:“ 孔子 游於 泰山 ,见 荣启期 行乎 郕 之野,鹿裘带索,鼓琴而歌。 孔子 曰:‘先生何以为乐?’曰:‘天生万物,惟人为贵,吾得为人,一乐也;男贵女贱,吾得为男,二乐也;人生有不见日月,不免襁褓者,吾既已行年九十矣,是三乐也。’”《孟子·尽心上》:“ 孟子 曰:‘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於天,俯不怍於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韩诗外传》卷九:“ 子夏 曰:‘敢问三乐?’ 曾子 曰‘有亲可畏,有君可事,有子可
    • 5.
      三八制释义:提出实行每天工作八小时、教育八小时、休息八小时的制度、俗称“三八制”。
    • 6.
      三徙教释义:指 孟 母为教育 孟子 而三迁之事。
    • 7.
      三热爱释义:1981年8月,共青团中央决定在全国青少年中开展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制度、热爱党的“三热爱”教育活动。 此后,“三热爱”与“五讲四美”并提,也成为全民文明礼貌活动的内容。
    • 8.
      三礼教育释义:“三礼教育”是指礼节教育、礼仪教育、礼貌教育。
    • 9.
      三迁之教释义:比喻选择居住合适的环境以利于教育子女。
    • 10.
      三馆释义:⒈汉武帝时,丞相公孙弘开钦贤、翘材、接士三馆,收罗人材。 ⒉唐有弘文(亦称昭文)、集贤、史馆三馆,负责藏书、校书、修史等事项。⒊宋设广文、大学、律学三馆,以为教育士子的机构。见《宋史·选举志三》。
    • 11.
      下等人释义:⒈品性不好的人。宋 朱熹《小学·嘉言》:“言不忠信,下等人也;行不篤敬,下等人也;过而不知悔,下等人也;悔而不知改,下等人也。”⒉地位卑下的人。鲁迅《华盖集续编·马上日记》:“不知怎地,我忽而觉得十年以后,他们便都要变为高等 华 人,而自己却现在就有下等人之感。”老舍《四世同堂》五十:“大概的说:苦人比有钱的人,下等人比穿长衫的人,更能多受感动,因为他们简单真纯。”曹禺《雷雨》第一幕:“她始终是个没受过教育的下等人。”
    • 12.
      不可教训释义:教训:教育,教诲。 对某人无法进行教育。
    • 13.
      不打不成器释义:不打造就不能成为有用的器物。比喻不教育就不成材,没出息。
    • 14.
      不教而杀释义:教:教育;杀:处罚,杀死。不警告就处死。指事先不教育人,一犯错误就加以惩罚。
    • 15.
      不教而诛释义:教:教育;诛:处罚,杀死。不警告就处死。指事先不教育人,一犯错误就加以惩罚。
    • 16.
      不教之教释义:不以直接的教育方式而进行的教育。指在日常言行中很自然地进行的薰陶。
    • 17.
      不教而教释义:不以直接的教育方式而进行的教育。指在日常言行中很自然地进行的薰陶。
    • 18.
      不知其子视其父释义:不了解这个人但从他父亲的为人就可以知道。表示教育、环境对于一个人的影响很大。
    • 19.
      不言之化释义:化:教化。不通过语言进行教育而收到的感化作用。
    • 20.
      不言之教释义:不用言语的教化。指在上者以身作则,以自身的行为来教育人。也作不言之化。

教育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一股拢总释义:同“一股脑儿”。老舍《骆驼祥子》二二:“他心中痛快,身上轻松,仿佛把自从娶了 虎妞 之后所有的倒霉一股拢总都喷在 刘四爷 身上。”老舍《四世同堂》三六:“他把 日本 人在教育上的,经济上的,思想上的侵略,一股拢总都看成为对他这样不能奔赴国难的人的惩罚。”
    • 2.
      三世释义:⒈三代,常指祖孙三代。⒉在美洲,尤指在美国出生并受教育的第二代日本移民的子女。
    • 3.
      三个面向释义:指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 4.
      三乐释义:三种乐事。随文而异。《列子·天瑞》:“ 孔子 游於 泰山 ,见 荣启期 行乎 郕 之野,鹿裘带索,鼓琴而歌。 孔子 曰:‘先生何以为乐?’曰:‘天生万物,惟人为贵,吾得为人,一乐也;男贵女贱,吾得为男,二乐也;人生有不见日月,不免襁褓者,吾既已行年九十矣,是三乐也。’”《孟子·尽心上》:“ 孟子 曰:‘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於天,俯不怍於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韩诗外传》卷九:“ 子夏 曰:‘敢问三乐?’ 曾子 曰‘有亲可畏,有君可事,有子可
    • 5.
      三八制释义:提出实行每天工作八小时、教育八小时、休息八小时的制度、俗称“三八制”。
    • 6.
      三徙教释义:指 孟 母为教育 孟子 而三迁之事。
    • 7.
      三热爱释义:1981年8月,共青团中央决定在全国青少年中开展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制度、热爱党的“三热爱”教育活动。 此后,“三热爱”与“五讲四美”并提,也成为全民文明礼貌活动的内容。
    • 8.
      三礼教育释义:“三礼教育”是指礼节教育、礼仪教育、礼貌教育。
    • 9.
      三迁之教释义:比喻选择居住合适的环境以利于教育子女。
    • 10.
      三馆释义:⒈汉武帝时,丞相公孙弘开钦贤、翘材、接士三馆,收罗人材。 ⒉唐有弘文(亦称昭文)、集贤、史馆三馆,负责藏书、校书、修史等事项。⒊宋设广文、大学、律学三馆,以为教育士子的机构。见《宋史·选举志三》。
    • 11.
      下等人释义:⒈品性不好的人。宋 朱熹《小学·嘉言》:“言不忠信,下等人也;行不篤敬,下等人也;过而不知悔,下等人也;悔而不知改,下等人也。”⒉地位卑下的人。鲁迅《华盖集续编·马上日记》:“不知怎地,我忽而觉得十年以后,他们便都要变为高等 华 人,而自己却现在就有下等人之感。”老舍《四世同堂》五十:“大概的说:苦人比有钱的人,下等人比穿长衫的人,更能多受感动,因为他们简单真纯。”曹禺《雷雨》第一幕:“她始终是个没受过教育的下等人。”
    • 12.
      不可教训释义:教训:教育,教诲。 对某人无法进行教育。
    • 13.
      不打不成器释义:不打造就不能成为有用的器物。比喻不教育就不成材,没出息。
    • 14.
      不教而杀释义:教:教育;杀:处罚,杀死。不警告就处死。指事先不教育人,一犯错误就加以惩罚。
    • 15.
      不教而诛释义:教:教育;诛:处罚,杀死。不警告就处死。指事先不教育人,一犯错误就加以惩罚。
    • 16.
      不教之教释义:不以直接的教育方式而进行的教育。指在日常言行中很自然地进行的薰陶。
    • 17.
      不教而教释义:不以直接的教育方式而进行的教育。指在日常言行中很自然地进行的薰陶。
    • 18.
      不知其子视其父释义:不了解这个人但从他父亲的为人就可以知道。表示教育、环境对于一个人的影响很大。
    • 19.
      不言之化释义:化:教化。不通过语言进行教育而收到的感化作用。
    • 20.
      不言之教释义:不用言语的教化。指在上者以身作则,以自身的行为来教育人。也作不言之化。

教育造句

1.懂得了一树百获的道理,就会明白优先发展教育事业的好处。

2.李老师一片丹心向着教育事业,默默地奉献着自己的一切。

3.他不为金钱、地位所引诱,始终如一地从事教育工作,可谓一片冰心。

4.书册教育在我国从古到今不乏先例。

5.对独生子女的情感教育,千万不可轻视。

6.那儿由于文化教育落后,全村竟有百分之九十以上的人不识一丁,家信都得请外村人帮着写。

7.大家众口同声地称赞她献身于教育事业的精神。

8.傲不可长,像他那样傲慢的孩子,家长应加强教育

9.抓好科技、教育,这可是兴国安邦的大事。

10.这部百科全书,真是古今中外,兼容并包,科学技术、文化教育、历史地理等知识应有尽有。

11.教育学生是教师的分内之事。

12.培养教育少年儿童,是党和国家的百年大计,千秋大业。

13.抗日战争中,许多被俘日军在我军感召教育下,反戈一击,成为反法西斯战士。

14.从事教育工作四十年的舅父已告老还乡,安度晚年。也作“告老还家”。

15.抓好教育工作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一件大事。

16.他父亲对他的批评教育,使他大梦初醒,他认识到有错不承认是非常错误的。

17.对孩子的教育如同布帛菽粟一样,是一天也不可废弃的。

18.革命烈士们在刑场上唱起了国际歌,真是悲歌慷慨,他们英勇献身的精神,教育了不少的后来人。

19.领导上对李刚多次地说服教育,真是情至意尽。

20.我们要教育孩子不能做损人利己、惟利是图的事。

教育(jiaoyu)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教育是什么意思 教育读音 怎么读 教育,拼音是jiào yù,教育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教育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