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孺子牛 孺子牛的意思
niú

孺子牛

简体孺子牛
繁体
拼音rú zǐ niú
注音ㄖㄨˊ ㄗˇ ㄋ一ㄡˊ
结构ABC式
字数3字词语

拆字解意

rú, ◎ 小孩子,幼儿。【组词】:孺子。孺慕(幼童对父母的爱慕,泛指深挚的敬爱或仰慕)。孺子牛。妇孺皆知。

zǐ,(1) 古代指儿女,现专指儿子。【组词】:子女。子孙。子嗣。子弟(后辈人,年轻人)。(2) 植物的果实、种子。【组词】:菜子。瓜子儿。子实。(3) 动物的卵。【组词】:鱼子。蚕子。(4) 幼小的,小的。【组词】:子鸡。子畜。子城。(5) 小而硬的颗粒状的东西。【例句】:子弹(dàn )。棋子儿。(6) 与“母”相对。【例句】:子金(利息)。子母扣。子音(辅音)。(7) 对人的称呼。【组词】:男子。妻子。士子(读书人)。舟子(船夫)。才子。(8) 古代对人的尊称;称老师或称有道德、有学问的人。【组词】:孔子。先秦诸子。(9) 地支的第一位,属鼠。【例句】:子丑寅卯(喻有条不紊的层次或事物的条理)。(10) 用于计时。【例句】:子时(夜十一点至一点)。子夜(深夜)。(11) 封建制度五等爵位的第四等。【组词】:子爵。(12) 附加在名词、动词、形容词后,具有名词性(读轻声)。【组词】:旗子。乱子。胖子。(13) 个别量词后缀(读轻声)。【例句】:敲了两下子门。(14) 姓。

niú,(1) 哺乳动物,趾端有蹄,头上长一对角,是反刍类动物,力量很大,能耕田拉车,肉和奶可食,角、皮、骨可作器物。【例句】:牛刀小试(喻有很大的本领,先在小事情上施展一下)。牛黄。牛角。(2) 星名,二十八宿之。【例句】:牛斗(指牛宿和斗宿二星)。(3) 喻固执或骄傲。【组词】:牛气。(4) 姓。

基本含义

指年幼的牛,也用来形容年轻人的才华或者能力出众。

孺子牛的意思

孺子牛 [rú zǐ niú]

1. 儿童游戏时牵着走的由大人扮成的牛。

[ an adult dressed up as an ox in a children’s game; ]

2. 比喻甘愿为人民大众服务的人。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鲁迅诗。

[ a man who is willing to serve the people; ]

孺子牛 引证解释

⒈ 荼,齐景公 庶子。后借喻甘为人民服务的人。

《左传·哀公六年》:“女忘君之为孺子牛而折其齿乎?”
杜预 注:“孺子, 荼 也。 景公 尝衔绳为牛,使 荼 牵之, 荼 顿地,故折其齿。”
鲁迅 《自嘲》诗:“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郭小川 《登九山》诗:“人在变,思想在变,多少英雄甘为孺子牛。”


国语词典

孺子牛 [rú zǐ niú]

⒈ 孺子指春秋时齐景公的儿子荼,因景公曾衔绳假扮为牛,使荼牵行,故称为「孺子牛」。典出《左传·哀公六年》。后比喻父母疼爱子女或甘愿做公仆,为群众服务的人。


孺子牛的近义词及解释

    • 1.
      老黄牛释义:比喻老老实实勤勤恳恳工作的人。

孺子牛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孺子牛释义:《左传·哀公六年》:“女忘君之为孺子牛而折其齿乎?” 孺子,齐景公的儿子公子荼。 齐景公为嬉戏曾口衔着绳子,学做牛,让公子荼拉着,公子荼跌倒,拉折了齐景公的牙齿。鲁迅《自嘲诗》:“俯首甘为孺子牛。” 后以“孺子牛”比喻甘愿为人民大众服务的人。
    • 2.
      对偶释义:修辞格的一种。用字数相等、结构相同、平仄相对的一对语句表达相反或相关的意思。如“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 孺子牛”“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
    • 3.
      折齿释义:⒈折断牙齿。《左传·哀公六年》:“女忘君之为孺子牛而折其齿乎!”杜预 注:“孺子,荼。景公 尝衔绳为牛,使 荼 牵之,荼 顿地,故折其齿。”后用为为人民操劳的典实。赵朴初《感遇--为周总理而作》诗:“回首丘山,折齿孺子。”⒉指备受挫辱。汉 邹阳《狱中上书》:“范雎 摺脇折齿於 魏,卒为 应侯。”参见“折胁”。⒊《晋书·谢鲲传》:“邻家 高氏 女有美色,鯤 尝挑之,女投梭,折其两齿。时人为之语曰:‘任达不已,幼舆 折齿。’”后用为调戏妇女被拒而受惩的典故。唐 韩偓《<香奁集>序》:“麄得捧心之态,幸无折齿
    • 4.
      横眉冷对千夫指释义:鲁迅《自嘲》: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现在常用横眉冷对千夫指来比喻以愤恨和轻蔑的态度对待敌人的攻击。
    • 5.
      牛折齿释义:喻过分溺爱子女。典出《左传·哀公六年》:“鲍子 曰:‘女忘君之为孺子牛而折其齿乎?而背之也!’”杜预 注:“孺子,荼 也。景公 尝衔绳为牛,使 荼 牵之,荼 顿地,故折其齿。”清 黄遵宪《长子履端生》诗:“刚是花生日,春风蔼一庐。爱防牛折齿,惭咏《凤将雏》。”
    • 6.
      花朶释义:⒈亦作“花朵”。即花。《西京杂记》卷三:“復铸铜人十二枚,坐皆高三尺……皆缀花朶,儼若生人。”宋 王禹偁《芍药诗》之二:“酌处酒杯深蘸甲,折来花朶细含稜。”《儒林外史》第二四回:“不论你走到一个僻巷里面,总有一个地方悬着灯笼卖茶,插着时鲜花朶,烹着上好的雨水。”茅盾《诗与散文》一:“希望你只看见洁白芬芳的花朵,莫想起花柄上的尖利的刺罢!”⒉比喻青少年。张乐平《永做画坛孺子牛》:“我爱祖国的今天,爱祖国的花朵。”
    • 7.
      警句释义:诗文中语言精练、含意深刻的句子。 如“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孺子牛是什么意思 孺子牛读音 怎么读 孺子牛,拼音是rú zǐ niú,孺子牛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孺子牛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