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七七事变 七七事变的意思
shìbiàn

七七事变

简体七七事变
繁体七七事變
拼音qī qī shì biàn
注音ㄑㄧ ㄑㄧ ㄕˋ ㄅㄧㄢˋ
结构AABC式
字数4字词语

拆字解意

qī,(1) 数名,六加一(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柒”代)。(2) 文体名,或称“七体”,为赋体的另一种形式。(3) 旧时人死后每隔七天一祭,共七次,称“做七”。

qī,(1) 数名,六加一(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柒”代)。(2) 文体名,或称“七体”,为赋体的另一种形式。(3) 旧时人死后每隔七天一祭,共七次,称“做七”。

shì,(1) 自然界和社会中的现象和活动。【组词】:事情。事件。事业。(2) 变故。【例句】:事故(出于某种原因而发生的不幸事情,如工作中的死伤等)。事端。(3) 职业。【例句】:谋事(指找职业)。(4) 关系和责任。【例句】:你走吧,没你的事了。(5) 办法。【例句】:光着急也不是事儿,还得另找出路。(6) 做,治。【组词】:不事生产。无所事事。(7) 服侍。【组词】:事父母。

biàn,(1) 性质状态或情形和以前不同;变化;改变。【组词】:情况变了。变了样。(2) 变成。【例句】:沙漠变良田。后进变先进。(3) 使改变。【组词】:变废为宝。(4) 能变化的;已变化的。【组词】:变数。变态。(5) 变卖。【组词】:变产。(6) 变通。【组词】:通权达变。(7) 有重大影响的突然变化。【组词】:事变。政变。(8) 指变文。【组词】:目连变。(9) 姓。

基本含义

指七月七日发生的重大事件或变故。

七七事变的意思

七七事变 [qī qī shì biàn]

1. 日本帝国主义向中国发动大规模侵略战争的开始。1937年6月起,日本侵略军在北平(今北京)西南宛平附近连续举行挑衅性军事演习。7月7日晚10时,日军在北平近郊芦沟桥附近进行军事演习,诡称一名士兵失踪,要求进入宛平县城搜索。当地驻军拒绝了这一无理要求。正交涉间,日军竟炮轰宛平县城,并向芦沟桥进攻。

[the July 7 Incident of 1937;]

七七事变 引证解释

⒈ 1937年7月7日, 日本 侵略军突然向我 北平 (今 北京 )西南 芦沟桥 驻军发起进攻。我当地驻军第二十九军官兵,由于受到全国人民抗日高潮的影响,不顾国民党政府的不抵抗的命令,奋起抵抗。中国共产党立即发表宣言,号召全面抗战,从此中国人民进入了全面抗日战争时期。也叫“芦沟桥事变”。

续范亭 《国难严重中纪念国庆》:“‘七七’事变, 华北 沦陷,束手无策,‘八一三’ 淞沪 之战役,一败之下,首都迁移,民心震动。”


国语词典

七七事变 [qī qī shì biàn]

⒈ 民国二十六年七月七日,日军在北平西南宛平县举行非法演习,借口一名日军失踪,要求中国驻军撤出宛平城被拒,是夜炮轰宛平城及芦沟桥,中国驻军奋起抵抗。为八年抗战导火线。


七七事变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七七事变释义:1937年7月7日,日本侵略军突然向我国北平(今北京)西南卢沟桥驻军进攻,驻军奋起抗击,抗日战争从此开始。这次事变叫做七七事变。也叫卢沟桥事变。
    • 2.
      事变释义:⒈突然发生的重大政治、军事性事件:七七事变。西安事变。⒉政治、军事方面的重大变化。⒊泛指事物的变化:找出周围事变的内部联系,作为我们行动的向导。
    • 3.
      八一三事变释义:也叫淞沪会战。 七七事变后,中国军队抗击日军进攻上海的作战。1937年8月9日日军官兵二人驾驶军用汽车企图冲入中国虹桥军用机场寻衅,机场卫兵开枪将其击毙。8月13日日军以此为借口,对上海发动大规模的军事进攻,当地驻军奋起抗击。经过三个月的会战,中国守军被迫撤离淞沪,会战结束。
    • 4.
      卢沟桥事变释义:七七事变。
    • 5.
      料面释义:毒品海洛英的俗称。 《解放日报》12:“有办事能力……不吸食料面者才可当选。”魏巍《东方》第一部第六章:“‘七七事变’前几年,地主剥削农民还有一种很厉害的方式,就是贩卖料面。”
七七事变是什么意思 七七事变读音 怎么读 七七事变,拼音是qī qī shì biàn,七七事变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七七事变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