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白 [tài bái]
1. 星名,即金星,又称“长庚”、“启明”
例察日行以处位太白。——《史记·天官书》
英[ vesper; Venus; ]
2. 山名,位于陕西省眉县东南。
例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李白《蜀道难》
英[ Mount Taibai; ]
3. 经穴名。出《灵枢·本输》。属足太阴脾经。输(原)穴。位于足内侧缘,当第一跖骨小头后下方凹陷处。主治胃痛,腹胀,吐泻,痢疾等。直刺0.5—1寸。灸 3—5分钟。
英[ Taipai; ]
太白 引证解释
⒈ 星名,即金星。又名启明、长庚。
引《史记·天官书》:“察日行以处位太白。”
司马贞 索隐:“太白晨出东方,曰啟明。”
⒉ 古星象家以为太白星主杀伐,故多以喻兵戎。
引唐 李白 《胡无人》诗:“云龙风虎尽交回,太白入月敌可摧。”
明 徐复祚 《投梭记·却说》:“太白经天,旄头彻夜光射。”
⒊ 旗名。
引宋 陈亮 《忠臣传序》:“然君父不以无道贬尊,则 武庚 视太白之旗,必有大不忍於此者。”
《儿女英雄传》缘起首回:“馘 安禄山 之首,悬之太白。”
⒋ 河神名。
引《文选·枚乘<七发>》:“六驾蛟龙,附从太白。”
李善 注引 许慎 曰:“冯迟、太白,河伯也。”
⒌ 即大白。大酒杯。
引宋 孔平仲 《孔氏谈苑·上马杯》:“莱公 酌太白饮之,曰‘上马杯’。”
明 高启 《次韵答朱冠君游城西之作》:“笑看明月问狂客,我举太白君当浮。”
⒍ 山名。在 陕西省 眉县 东南。
引唐 李白 《蜀道难》诗:“西当 太白 有鸟道,可以横絶 峨眉 巔。”
王琦 注引 慎蒙 《名山记》:“太白山,在 凤翔府 郿县 东南四十里,钟西方金宿之秀, 关 中诸山莫高於此。其山巔高寒,不生草木,常有积雪不消,盛夏视之犹烂然。故以‘太白’名。”
清 黄遵宪 《闻车驾又幸西安》诗:“太白 去天真一握,裨瀛环海更西流。”
国语词典
太白 [tài bái]
⒈ 星名。太阳系中最接近太阳的第二个行星。参见「金星」条。
引《史记·卷二七·天官书》「察日行以处位」句下唐·司马贞·索隐:「太白晨出东方曰启明,故察日行以处太白之位也。」
⒉ 人名。唐诗人李白的字。参见「李白」条。
⒊ 传说中的河神。
引《文选·枚乘·七发》:「六驾蛟龙,附从太白。」
唐·李善·注:「冯迟太白,河伯也。」
⒋ 山名。在陕西省郿县东南。
⒌ 殷商旗名。
引《战国策·赵策三》:「卒断纣之头,而县于太白者,是武王之功也。」
太白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三五七言诗释义:诗体的一种。 一首中杂用三、五、七言为句。始创于 唐 李白《三五七言》诗:“秋风清,秋月明。落叶聚还散,寒鸦栖復惊。相思相见知何日,此时此夜难为情。”杨齐贤 题解:“古无此体,自 太白 始。”
- 2.
三犯释义:⒈三度触犯。《南齐书·天文志下》:“﹝ 永明 五年五月﹞庚子,太白三犯毕左股第一星西南一尺。”⒉三度犯法。《新唐书·食货志四》:“大中 初,盐铁转运使 裴休 著条约:私鬻三犯皆三百斤,乃论死。”《元史·太宗纪》:“再犯,笞;三犯,杖;四犯,论死。”⒊词曲中犯调的一种。一首词曲中宫调或句法犯三调者谓之三犯,如《三犯渡江云》。宋 张炎《词源·原序》:“美成 诸人又復增演慢曲、引、近,或移宫换羽为三犯、四犯之曲,按月律为之,其曲遂繁。”参见“犯调”。
- 3.
中黄释义:⒈亦称“中黄伯”。 古勇士名。《文选·陈琳<为袁绍檄豫州>》:“奋 中黄 育获 之士,骋良弓劲弩之势。”吕延济 注:“中黄伯、夏育、乌获,皆古之力士也。”⒉泛指勇士。明 梅鼎祚《玉合记·拒间》:“看妖摧太白,士列中黄。”⒊指 中黄子。传说中的仙人。见 晋 葛洪《抱朴子·地真》。宋 苏轼《和读山海经》之四:“岂伊臭浊中,争此顷刻光。安知青藜火,丈人非 中黄。”明 王鏊《震泽长语·仙释》:“冷启敬,隶 淮阳,遇异人,授 中黄 大丹。”⒋指 黄帝。《文选·张协<七命>》:“启 中黄 之少宫,发 蓐收 之变商
- 4.
乌纱释义:⒈指古代官员所戴的乌纱帽。唐 皮日休《夏景冲淡偶然作》诗:“祗隈蒲褥岸乌纱,味道澄怀景便斜。”宋 王禹偁《<李太白真赞>序》:“龙竹自携,乌纱不整;异貌无匹,华姿若生。”《平山冷燕》第一回:“喝声未絶,只见班部中闪出一官,乌纱象简,趋跪丹墀。”⒉泛指官帽。清 洪楝园《后南柯·辞职》:“想当年司宪护高牙,误军事褫乌纱,如炉王法便追拿。”参见“乌纱帽”。⒊借指官位。明 孙仁孺《东郭记·与之大夫》:“覷了这人情笑杀,可道当今底是识乌纱。”参见“乌纱帽”。⒋黑纱织物。参见“乌纱髻”。
- 5.
九如画廊释义:在国家大力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进一步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对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伟大时代号召下成立的,画廊坐落在风景秀美的古运河畔,与太白楼遥相辉晨曲,面积400平方米,展示空间设计格调高雅,经营范围包括:四大国石、名人字画、学术活动、收藏策划等。
- 6.
九曜释义:⒈指北斗七星及辅佐二星。《文子·九守》:“天有四时、五行、九曜、三百六十日;人有四支、五藏、九窍、三百六十节。”唐 韩偓《梦中作》诗:“九曜再新环北极,万方依旧祝南山。”元 李好古《张生煮海》第二折:“望 黄河 一股儿浑流派,高冲九曜,远映三臺。”⒉亦称“九执”。指梵历中的九星。梵历以九星配日,而定其日之吉凶。九星为:一、日曜(太阳),二、月曜(太阴),三、火曜(荧惑星),四、水曜(辰星),五、木曜(岁星),六、金曜(太白星),七、土曜(镇星),八、(黄旛星),九、计都(豹尾星)。九星与日时相随逐而不离,
- 7.
云纪释义:传说 黄帝 受命有云瑞,故以云纪事。南朝 梁简文帝《七励》:“鸟变龙工,凤书云纪。”唐 高适《信安王幕府诗》:“云纪 轩皇 代,星高太白年。”前蜀 杜光庭《皇太子为皇帝修金箓斋词》:“所以春皇秋帝,云纪火官,承妙用以御寰瀛,体无为而统天地。”
- 8.
五山释义:⒈五座山。指古代传说中东海的仙山岱舆、员嶠、方壶、瀛洲、蓬莱。⒉五座山。指华山、首山、太室、泰山、东莱。⒊五座山。指中岳嵩山、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南岳衡山、北岳恒山。⒋五大佛寺。皆建于南宋。即杭州径山兴盛万寿寺、北山景德灵隐寺、南山净慈报恩光孝寺、宁波阿育王山鄮峰广利寺、太白山天童景德寺。
- 9.
五星释义:⒈指水、木、金、火、土五大行星,即东方岁星(木星)、南方荧惑(火星)、中央镇星(土星)、西方太白(金星)、北方辰星(水星)。 ⒉古代星命术士以人的生辰所值五星之位来推算禄命,因以指命运。
- 10.
五言律诗释义:诗体之一。形成于 唐 初。每句五字,每首八句,双句押韵,首句可押可不押。通常用平声韵,一韵到底,不可转韵。每句平仄有一定的格式。中间两联必须对仗。 宋 严羽 《沧浪诗话·诗法》:“律诗难於古诗……七言律诗难于五言律诗。”亦省称“ 五言律 ”、“ 五律 ”。 宋 严羽 《沧浪诗话·考证》:“又有五言律三首……亦非 太白 之作。”《红楼梦》第四八回:“你且把他的五言律一百首细心揣摩透熟了,然后再读一百二十首老 杜 的七言律。” 清 赵翼 《陔馀丛考·五七律排》:“ 沉约 《八咏诗》……已全是五律。” 毛泽东
- 11.
仙游寺释义:寺名。 在今 陕西省 周至县 南。隋 代称 仙游宫,为 隋文帝 避暑行宫。唐宣宗 时改建为寺。以 黑河 为界,分为南北两寺。南寺称 仙游寺,北寺称 中兴寺。两寺之间有 仙游潭,也叫 五龙潭,为 唐 代诗人聚游之所。唐 陈鸿《长恨歌传》:“元和 元年冬十二月,太原 白乐天 自校书郎尉于 盩厔。鸿 与 瑯琊 王质夫 家於是邑,暇日相携 仙游 寺,话及此事,相与感叹…… 乐天 因为《长恨歌》。”唐 白居易《送王十八归山寄题仙游寺》诗:“曾于 太白峰 前住,数到 仙游寺 里来。”
- 12.
偏提释义:酒壶。唐 李匡乂《资暇集》卷下:“元和 初,酌酒犹用樽杓……居无何,稍用注子,其形若罃,而盖觜柄皆具。大和 九年后,中贵人恶其名同 郑注,乃去柄安系,若茗瓶而小异,目之曰偏提。”唐 韩偓《从猎》诗之三:“忽闻仙乐动,赐酒玉偏提。”宋 林逋《寄太白李山人》诗:“身上只衣麄直掇,马前长带古偏提。”宋 林洪《山家清事·酒具》:“旧有偏提,犹今酒鳖。长可尺五而匾,容斗餘。”
- 13.
凌跨释义:⒈犹超越。 唐 张彦远《历代名画记·卫协》:“古画皆畧,至 协 始精六法,颇为兼善。虽不备该,而妙有气韵。凌跨羣雄,旷代絶笔。”宋 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前集·柳柳州》:“杜子美、李太白 以英伟絶世之资,凌跨百代。”明 宋濂《答章秀才论诗书》:“唐 初承 陈 隋 之弊,多尊 徐 庾,遂至頽靡不振……而 卢昇之、王子安,务欲凌跨三 谢。”赵朴初《阳春曲》:“水边林下舞羣仙,飞动意,凌跨两千年。”⒉淩跨:超越。清 陈田《<明诗纪事丁籤>序》:“论者谓 弘 正 两朝,人才杰出,如 王伯安 之理学勋业,杨升庵 之博雅
- 14.
刑星释义:太白星。《韩非子·饰邪》:“又非天缺、弧逆、刑星、荧惑,奎台数年在东也。”梁启雄 浅解:“尹桐阳 曰:‘刑星,太白也。’《星经》:‘太白主刑杀。’”
- 15.
列嶂释义:相连的山峰。唐 李益 《再赴渭北使府留别》诗:“列嶂高峯举,当峯太白低。”
- 16.
列星释义:罗布天空定时出现的恒星。《公羊传·庄公七年》:“恒星者何?列星也。”何休 注:“恒,常也,常以时列见。”汉 袁康《越绝书·外传记越地传》:“观其鈲,烂如列星之行。”明 何大复《织女赋》:“步列星之文履兮,纚素霞以为裳。”清 顾大申《饮太白酒楼醉后走笔成篇》诗:“摘取列星当酒钱,斟酌海水常不乾。”
- 17.
别集释义:收集个人的诗文而成的书。与“总集”相对。如唐李白的《李太白集》、白居易的《白氏长庆集》都是别集。
- 18.
化机释义:⒈变化的枢机。唐 吴筠《步虚词》之十:“二气播万有,化机无停轮。”明 宋濂《傅幼学字说》:“三代圣人之所学者,大参乎天地,而小不遗乎事物,妙可以赞化机,而近不离乎云为。”清 赵翼《朔风》诗:“一笑化机谁识得,树方落叶鸟添毛。”⒉犹化工。清 陈廷焯《白雨斋词话》卷七:“此词亦非正声,然其中有一片化机,未可浅视。”清 沉德潜《说诗晬语》卷上:“五言絶句,右丞 之自然,太白 之高妙,苏州 之古澹,并入化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八一回:“忽从天外开奇想,要向玄中夺化机。”
- 19.
变谋释义:变乱的图谋。 《汉书·天文志》:“凡五星,岁与填合则为内乱,与辰合则为变谋而更事……辰与太白合则为变谋,为兵忧。”《新唐书·天文志三》:“十一年五月丁卯,岁星、辰星合于东井;六月己未,復合于东井。占曰:‘为变谋而更事。’”
- 20.
可骇释义:令人惊讶;令人震惊。旧题 唐 柳宗元《龙城录·李太白得仙》:“道士於碧雾中跨赤虬而去,太白 耸身健步追及,共乘之而东去,此亦可骇也。”范文澜 蔡美彪 等《中国通史》第三编第二章第四节:“由于战争破坏,人口遭受可骇的损失。”
太白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三五七言诗释义:诗体的一种。 一首中杂用三、五、七言为句。始创于 唐 李白《三五七言》诗:“秋风清,秋月明。落叶聚还散,寒鸦栖復惊。相思相见知何日,此时此夜难为情。”杨齐贤 题解:“古无此体,自 太白 始。”
- 2.
三犯释义:⒈三度触犯。《南齐书·天文志下》:“﹝ 永明 五年五月﹞庚子,太白三犯毕左股第一星西南一尺。”⒉三度犯法。《新唐书·食货志四》:“大中 初,盐铁转运使 裴休 著条约:私鬻三犯皆三百斤,乃论死。”《元史·太宗纪》:“再犯,笞;三犯,杖;四犯,论死。”⒊词曲中犯调的一种。一首词曲中宫调或句法犯三调者谓之三犯,如《三犯渡江云》。宋 张炎《词源·原序》:“美成 诸人又復增演慢曲、引、近,或移宫换羽为三犯、四犯之曲,按月律为之,其曲遂繁。”参见“犯调”。
- 3.
中黄释义:⒈亦称“中黄伯”。 古勇士名。《文选·陈琳<为袁绍檄豫州>》:“奋 中黄 育获 之士,骋良弓劲弩之势。”吕延济 注:“中黄伯、夏育、乌获,皆古之力士也。”⒉泛指勇士。明 梅鼎祚《玉合记·拒间》:“看妖摧太白,士列中黄。”⒊指 中黄子。传说中的仙人。见 晋 葛洪《抱朴子·地真》。宋 苏轼《和读山海经》之四:“岂伊臭浊中,争此顷刻光。安知青藜火,丈人非 中黄。”明 王鏊《震泽长语·仙释》:“冷启敬,隶 淮阳,遇异人,授 中黄 大丹。”⒋指 黄帝。《文选·张协<七命>》:“启 中黄 之少宫,发 蓐收 之变商
- 4.
乌纱释义:⒈指古代官员所戴的乌纱帽。唐 皮日休《夏景冲淡偶然作》诗:“祗隈蒲褥岸乌纱,味道澄怀景便斜。”宋 王禹偁《<李太白真赞>序》:“龙竹自携,乌纱不整;异貌无匹,华姿若生。”《平山冷燕》第一回:“喝声未絶,只见班部中闪出一官,乌纱象简,趋跪丹墀。”⒉泛指官帽。清 洪楝园《后南柯·辞职》:“想当年司宪护高牙,误军事褫乌纱,如炉王法便追拿。”参见“乌纱帽”。⒊借指官位。明 孙仁孺《东郭记·与之大夫》:“覷了这人情笑杀,可道当今底是识乌纱。”参见“乌纱帽”。⒋黑纱织物。参见“乌纱髻”。
- 5.
九如画廊释义:在国家大力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进一步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对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伟大时代号召下成立的,画廊坐落在风景秀美的古运河畔,与太白楼遥相辉晨曲,面积400平方米,展示空间设计格调高雅,经营范围包括:四大国石、名人字画、学术活动、收藏策划等。
- 6.
九曜释义:⒈指北斗七星及辅佐二星。《文子·九守》:“天有四时、五行、九曜、三百六十日;人有四支、五藏、九窍、三百六十节。”唐 韩偓《梦中作》诗:“九曜再新环北极,万方依旧祝南山。”元 李好古《张生煮海》第二折:“望 黄河 一股儿浑流派,高冲九曜,远映三臺。”⒉亦称“九执”。指梵历中的九星。梵历以九星配日,而定其日之吉凶。九星为:一、日曜(太阳),二、月曜(太阴),三、火曜(荧惑星),四、水曜(辰星),五、木曜(岁星),六、金曜(太白星),七、土曜(镇星),八、(黄旛星),九、计都(豹尾星)。九星与日时相随逐而不离,
- 7.
云纪释义:传说 黄帝 受命有云瑞,故以云纪事。南朝 梁简文帝《七励》:“鸟变龙工,凤书云纪。”唐 高适《信安王幕府诗》:“云纪 轩皇 代,星高太白年。”前蜀 杜光庭《皇太子为皇帝修金箓斋词》:“所以春皇秋帝,云纪火官,承妙用以御寰瀛,体无为而统天地。”
- 8.
五山释义:⒈五座山。指古代传说中东海的仙山岱舆、员嶠、方壶、瀛洲、蓬莱。⒉五座山。指华山、首山、太室、泰山、东莱。⒊五座山。指中岳嵩山、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南岳衡山、北岳恒山。⒋五大佛寺。皆建于南宋。即杭州径山兴盛万寿寺、北山景德灵隐寺、南山净慈报恩光孝寺、宁波阿育王山鄮峰广利寺、太白山天童景德寺。
- 9.
五星释义:⒈指水、木、金、火、土五大行星,即东方岁星(木星)、南方荧惑(火星)、中央镇星(土星)、西方太白(金星)、北方辰星(水星)。 ⒉古代星命术士以人的生辰所值五星之位来推算禄命,因以指命运。
- 10.
五言律诗释义:诗体之一。形成于 唐 初。每句五字,每首八句,双句押韵,首句可押可不押。通常用平声韵,一韵到底,不可转韵。每句平仄有一定的格式。中间两联必须对仗。 宋 严羽 《沧浪诗话·诗法》:“律诗难於古诗……七言律诗难于五言律诗。”亦省称“ 五言律 ”、“ 五律 ”。 宋 严羽 《沧浪诗话·考证》:“又有五言律三首……亦非 太白 之作。”《红楼梦》第四八回:“你且把他的五言律一百首细心揣摩透熟了,然后再读一百二十首老 杜 的七言律。” 清 赵翼 《陔馀丛考·五七律排》:“ 沉约 《八咏诗》……已全是五律。” 毛泽东
- 11.
仙游寺释义:寺名。 在今 陕西省 周至县 南。隋 代称 仙游宫,为 隋文帝 避暑行宫。唐宣宗 时改建为寺。以 黑河 为界,分为南北两寺。南寺称 仙游寺,北寺称 中兴寺。两寺之间有 仙游潭,也叫 五龙潭,为 唐 代诗人聚游之所。唐 陈鸿《长恨歌传》:“元和 元年冬十二月,太原 白乐天 自校书郎尉于 盩厔。鸿 与 瑯琊 王质夫 家於是邑,暇日相携 仙游 寺,话及此事,相与感叹…… 乐天 因为《长恨歌》。”唐 白居易《送王十八归山寄题仙游寺》诗:“曾于 太白峰 前住,数到 仙游寺 里来。”
- 12.
偏提释义:酒壶。唐 李匡乂《资暇集》卷下:“元和 初,酌酒犹用樽杓……居无何,稍用注子,其形若罃,而盖觜柄皆具。大和 九年后,中贵人恶其名同 郑注,乃去柄安系,若茗瓶而小异,目之曰偏提。”唐 韩偓《从猎》诗之三:“忽闻仙乐动,赐酒玉偏提。”宋 林逋《寄太白李山人》诗:“身上只衣麄直掇,马前长带古偏提。”宋 林洪《山家清事·酒具》:“旧有偏提,犹今酒鳖。长可尺五而匾,容斗餘。”
- 13.
凌跨释义:⒈犹超越。 唐 张彦远《历代名画记·卫协》:“古画皆畧,至 协 始精六法,颇为兼善。虽不备该,而妙有气韵。凌跨羣雄,旷代絶笔。”宋 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前集·柳柳州》:“杜子美、李太白 以英伟絶世之资,凌跨百代。”明 宋濂《答章秀才论诗书》:“唐 初承 陈 隋 之弊,多尊 徐 庾,遂至頽靡不振……而 卢昇之、王子安,务欲凌跨三 谢。”赵朴初《阳春曲》:“水边林下舞羣仙,飞动意,凌跨两千年。”⒉淩跨:超越。清 陈田《<明诗纪事丁籤>序》:“论者谓 弘 正 两朝,人才杰出,如 王伯安 之理学勋业,杨升庵 之博雅
- 14.
刑星释义:太白星。《韩非子·饰邪》:“又非天缺、弧逆、刑星、荧惑,奎台数年在东也。”梁启雄 浅解:“尹桐阳 曰:‘刑星,太白也。’《星经》:‘太白主刑杀。’”
- 15.
列嶂释义:相连的山峰。唐 李益 《再赴渭北使府留别》诗:“列嶂高峯举,当峯太白低。”
- 16.
列星释义:罗布天空定时出现的恒星。《公羊传·庄公七年》:“恒星者何?列星也。”何休 注:“恒,常也,常以时列见。”汉 袁康《越绝书·外传记越地传》:“观其鈲,烂如列星之行。”明 何大复《织女赋》:“步列星之文履兮,纚素霞以为裳。”清 顾大申《饮太白酒楼醉后走笔成篇》诗:“摘取列星当酒钱,斟酌海水常不乾。”
- 17.
别集释义:收集个人的诗文而成的书。与“总集”相对。如唐李白的《李太白集》、白居易的《白氏长庆集》都是别集。
- 18.
化机释义:⒈变化的枢机。唐 吴筠《步虚词》之十:“二气播万有,化机无停轮。”明 宋濂《傅幼学字说》:“三代圣人之所学者,大参乎天地,而小不遗乎事物,妙可以赞化机,而近不离乎云为。”清 赵翼《朔风》诗:“一笑化机谁识得,树方落叶鸟添毛。”⒉犹化工。清 陈廷焯《白雨斋词话》卷七:“此词亦非正声,然其中有一片化机,未可浅视。”清 沉德潜《说诗晬语》卷上:“五言絶句,右丞 之自然,太白 之高妙,苏州 之古澹,并入化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八一回:“忽从天外开奇想,要向玄中夺化机。”
- 19.
变谋释义:变乱的图谋。 《汉书·天文志》:“凡五星,岁与填合则为内乱,与辰合则为变谋而更事……辰与太白合则为变谋,为兵忧。”《新唐书·天文志三》:“十一年五月丁卯,岁星、辰星合于东井;六月己未,復合于东井。占曰:‘为变谋而更事。’”
- 20.
可骇释义:令人惊讶;令人震惊。旧题 唐 柳宗元《龙城录·李太白得仙》:“道士於碧雾中跨赤虬而去,太白 耸身健步追及,共乘之而东去,此亦可骇也。”范文澜 蔡美彪 等《中国通史》第三编第二章第四节:“由于战争破坏,人口遭受可骇的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