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退敌 退敌的意思
tuì

退敌

简体退敌
繁体退敵
拼音tuì dí
注音ㄊㄨㄟˋ ㄉㄧˊ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退

tuì,(1) 向后移动,与“进”相对。【组词】:退步。退路。退却。退让。倒退。(2) 离开,辞去。【组词】:退席。退伍。退职。退休。引退。(3) 送还,不接受,撤销。【组词】:退还。(4) 脱落。【组词】:退色。退毛。减退。(5) 和柔的样子。【组词】:退然。(6) 迟缓,畏缩。【例句】:“求也退”。

dí,(1) 有利害冲突不能相容的。【组词】:敌人。敌方。敌寇。(2) 指敌人。【组词】:敌后。敌情。敌酋。敌特。轻敌。克敌制胜。(3) 抵挡。【组词】:寡不敌众。(4) 相当。【组词】:势均力敌。匹敌。敌手(能力相等的对手)。(5) 仇视。【组词】:敌意。“诸侯敌王所忾”。

基本含义

指敌人被击败、被驱逐或被迫撤退。

退敌的意思

退敌 [tuì dí]

1. 迫使敌军后退。

退敌 引证解释

⒈ 迫使敌军后退。

《国语·晋语一》:“救败不暇,谁能退敌?”
汉 马融 《长笛赋》:“蒯聵 能退敌, 不占 成节鄂。”
《三国演义》第十一回:“今兵临城下,且当商议退敌之策。”


国语词典

退敌 [tuì dí]

⒈ 打退敌人。

《三国演义·第一一回》:「糜竺进曰:『今兵临城下,且当商议退敌之策。』」


退敌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却敌释义:亦作“却敌”。击退敌人。
    • 2.
      反扑释义:被打退后又扑过 来:击退敌人的反扑。
    • 3.
      打退释义:⒈用打击来驱散。 ⒉击退(如袭击或打退敌人);通常指以武装力量击退。⒊取消预约。⒋赶走,驱逐。
    • 4.
      折冲千里释义:折冲:指抵御、击退敌人。施展计谋在千里之外战胜敌人。
    • 5.
      折冲将军释义:三国时魏国大将乐进的封号。折冲,挫退敌方的战车。
    • 6.
      林则徐释义:(1785—1850)清末政治家。字元抚、少穆,福建侯官(今福州)人。早年任东河河道总督、江苏巡抚时,整顿吏治,平反冤狱,兴修水利,成效卓著。1838年任湖广总督时被派为钦差大臣。积极主持禁烟,销毁鸦片二百三十七万余斤。1840年英国发动侵略战争,他多次击退敌军。后由于投降派诬害被清政府革职,充军新疆。在新疆兴办水利,开垦农田。1845年被重新起用。1847年任云贵总督。1850年受命镇压拜上帝会起义时,在赴广西途中,病逝于广东潮州。有《林则徐集》。
    • 7.
      樽俎折冲释义:指不以武力而在宴席交谈中制胜敌人。后泛指外交谈判活动。折冲,使敌人战车后撤,指击退敌军。
    • 8.
      犒师退敌释义:《左传·展喜犒齐师·犒师退敌》选自《春秋左传》。
    • 9.
      猖狂释义:狂妄放肆,气势汹汹:打退敌人的猖狂进攻。
    • 10.
      疯狂释义:发疯,比喻猖狂:打退敌人的疯狂进攻。
    • 11.
      蹙敌释义:退敌。
    • 12.
      郑商释义:指 春秋 郑国 商人 弦高。秦 师将侵 郑,适 高 入 周 经商,遇 秦 师于 滑。高 以牛十二,谓奉 郑 君之命犒师。秦 师以为 郑国 有备,灭 滑 而还。事见《左传·僖公三十三年》。《国语·周语中》“秦 师将袭 郑 ……是行也,秦 师还”三国 吴 韦昭 注:“郑 商觉之,矫以 郑伯 之命犒之,故还也。”梁启超《变法通议·学校总论》:“贩牛之 郑 商,可以退敌师。”

退敌(tuidi)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退敌是什么意思 退敌读音 怎么读 退敌,拼音是tuì dí,退敌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退敌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