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规讽 规讽的意思
guīfěng

规讽

简体规讽
繁体規諷
拼音guī fěng
注音ㄍㄨㄟ ㄈㄥˇ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guī,(1) 画圆等的仪器。【组词】:圆规。两脚规。(2) 法则,章程,标准。【组词】:规则。法规。常规。清规戒律。(3) 格局,范围。【组词】:规模。(4) 相劝。【组词】:规尽力。规谏。规正(a.规劝,匡正;b.整齐;c.规矩)。规勉。(5) 谋划。【组词】:规划。规约。

fěng,(1) 不看着书本念,背书。【例句】:讽诵(抑扬顿挫地诵读)。讽咏。(2) 用含蓄的话劝告或讥刺。【组词】:讽刺。讽谏(不直指其事,而用委婉曲折的言语进谏)。讽喻(一种修辞手法,用说故事等方式说明事物的道理)。讽一劝百。

基本含义

规讽是指通过批评、讽刺或嘲笑来揭露和批判某人的错误、愚蠢或不道德的行为。

规讽的意思

规讽 [guī fěng]

1. 规劝讽谕。

规讽 引证解释

⒈ 规劝讽谕。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辨骚》:“讥 桀 紂 之猖披,伤 羿 浇 之颠陨,规讽之旨也。”
金 王若虚 《文辨》:“王元之 《待漏院记》文殊不典,人所以喜之者,特取其规讽之意耳。”
清 沉树本 《李白填词》诗:“被酒不忘规讽意,故将 燕 瘦比 环 肥。”


国语词典

规讽 [guī fěng]

⒈ 规劝讽谏。

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辨骚》:「讥桀纣之猖披,伤羿浇之颠陨,规讽之旨也。」


规讽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劝百讽一释义:形容规讽正道的言辞远远及不上劝诱奢靡的言辞。意在使人警戒,但结果却适得其反。
    • 2.
      猖披释义:⒈衣不系带,散乱不整貌。谓狂妄偏邪。《楚辞·离骚》:“何 桀 紂 之猖披兮,夫唯捷径以窘步。”王逸 注:“猖披,衣不带之貌。”姜亮夫 校注:“猖披当为偏邪狂妄。”游国恩 纂义:“猖披本当作裮被,《广雅·释训》:裮被,不带也……裮被二字以比肆行不谨。”南朝 梁 刘勰《文心雕龙·辨骚》:“讥 桀 紂 之猖披,伤 羿(后羿)浇(过浇)之颠陨,规讽之旨也。”周振甫 注:“猖披,狂妄偏邪。”章炳麟《代议然否论》:“美国 之法,代议士在乡里,有私罪不得举告,其尊与帝国之君相似。猥鄙则如此,猖披则如彼。”⒉引申为放荡不
    • 3.
      谏猎释义:⒈指对天子迷恋游猎,不务政事,予以规讽。事本《汉书·司马相如传下》:“﹝ 相如 ﹞尝从上至 长杨 猎,是时天子方好自击熊豕,驰逐壄兽,相如 因上疏諫。”唐 贾至《咏冯昭仪当熊》:“逐兽长廊静,呼鹰御苑空。王孙莫諫猎,贱妾解当熊。”清 陈梦雷《秋兴》诗之七:“争夸鸣鏑催红雨,喜控归鞍数锦毛。諫猎有书谁入告,三年讲武圣躬劳。”后用以指谏止帝王的穷于武事。唐 戴叔伦《客舍秋怀呈骆正字士则》诗:“买山犹未得,諫猎又非时。”唐 李端《长安感事呈卢纶》诗:“諫猎一朝寝,论边素未工。”⒉泛指谏诤。唐 杜甫《哭王彭州抡》
    • 4.
      貂却释义:亦作“貂却”。亦作“貂脚”。唐 时指散骑常侍,以貂尾为冠饰,掌规讽过失,侍从顾问。因其职闲冷,故称。宋 孙光宪《北梦琐言》卷三:“许孟容 守常侍,朝中鄙此官,号曰‘貂却’,固不能为人延誉也。相国始以所业求知,谋於诸 柳,诸 柳 与导行卷去处。先令投謁 许常侍,相国果诣骑省,高阳公 慙谢曰:‘某官绪极閒冷,不足发君子声采。’”清 李慈铭《越缦堂读书记·南史》:“宋孝建 三年,孝武 欲重其选,于是吏部尚书 颜竣 以黄门侍郎 孔覬、司徒右长史 王景文 应举,既而常侍之选復卑。是则貂脚之名,不待 唐 代矣。”清

规讽(guifeng)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规讽是什么意思 规讽读音 怎么读 规讽,拼音是guī fěng,规讽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规讽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