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罗网 罗网的意思
luówǎng

罗网

简体罗网
繁体羅網
拼音luó wǎng
注音ㄌㄨㄛˊ ㄨㄤˇ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luó,(1) 捕鸟的网。【组词】:罗网。(2) 张网捕捉。【例句】:罗掘(用网捕麻雀,挖掘老鼠洞找粮食。喻用尽办法筹措款项)。门可罗雀(形容门庭冷落)。(3) 搜集,招致,包括。【组词】:罗捕。罗致(招请人才)。网罗。包罗。罗织罪名(虚构罪名,陷害无辜)。(4) 散布。【组词】:罗列。(5) 过滤流质或筛细粉末用的器具。【组词】:绢罗。(6) 用罗筛东西。【组词】:罗面。(7) 轻软有稀孔的丝织品。【组词】:罗绮。罗扇。(8) 量词,用于商业,一罗合十二打。(9) 同“脶”。(10) 姓。

wǎng,(1) 用绳、线等结成的捕鱼捉鸟的器具。【组词】:鱼网。网罗。网开一面(喻用宽大的态度来对待)。网漏吞舟(喻法令太宽,使坏人漏网)。(2) 形状像网的东西。【组词】:电网。发网。(3) 像网一样的纵横交错的组织或系统。【组词】:网点。通信网。天罗地网。(4) 用网捕捉。【例句】:网到一条大鱼。(5) 像网似的笼罩着。【例句】:眼睛里网着红丝。

基本含义

指巧妙而巧妙的计谋或手段,将人困住或陷入困境。

罗网的意思

罗网 [luó wǎng]

1. 捕捉鸟兽的网;比喻法网和名利网。

[net; tramme; trap; snare;]

罗网 引证解释

⒈ 亦作“罗罔”。

⒉ 捕捉鸟兽的器具。

《吕氏春秋·季春》:“田猎罼弋、罝罘、罗网、餧兽之药,毋出九门。”
《淮南子·主术训》:“鹰隼未挚,罗网不得张於谿谷。”
清 吴伟业 《松鼠》诗:“终当就罗网,不如放山泽。”

⒊ 喻法网。

唐 杜甫 《梦李白》诗:“今君在罗网,何以有羽翼?”
元 无名氏 《争报恩》第二折:“第三炷香,愿天下好男子休遭罗网之灾。”

⒋ 捕捉。

《汉书·武帝纪》:“朕郊见上帝,巡於北边,见羣鹤留止,以不罗罔,靡所获献。”

⒌ 犹搜罗,罗致。

唐 杜甫 《惜别行送刘仆射判官》:“罗网羣马籍马多,气在驱驰出金帛。”
宋 李心传 《建炎以来繫年要录·建炎元年七月》:“向若 金 人罗网得臣之书,而臣之谋画万一洩露,则臣之一身,与臣之家族,当如之何?”
明 李东阳 《十八日听传胪有作》诗:“归向 长安 听人语,圣朝罗网尽豪英。”

⒍ 网状物,宝网。

《法华经·譬喻品》:“四面悬铃,金绳交络,真珠罗网,张设其上。”


国语词典

罗网 [luó wǎng]

⒈ 捕鸟兽的网。

《礼记·月令》:「季春之月,……田猎置罘罗网毕翳?兽之药,毋出九门。」

⒉ 比喻陷害人的计谋。

《三国演义·第七六回》:「卦象正合某之机也。关公虽有冲天之翼,飞不出吾罗网矣!」

圈套 陷阱

⒊ 法网。

《后汉书·卷一〇·皇后纪上·和熹邓皇后纪》:「先公既以武功书之竹帛,兼以文德教化子孙,故能束修,不触罗网。」
《文明小史·第四二回》:「从来说得好,叫做『无巧不成书』,偏偏康太尊办得凶,偏偏就有人投在他罗网之中。」


罗网的近义词及解释

    • 1.
      圈套释义:使人上当受骗的计策:设下圈套。落入圈套。
    • 2.
      坎阱释义:见“坎穽”。
    • 3.
      机关释义:⒈控制机械运行的部分:摇动水车的机关,把河水引到田里。⒉属性词。用机械控制的:机关枪。机关布景。⒊办理事务的部门:行政机关。军事机关。机关工作。⒋周密而巧妙的计谋:识破机关。机关用尽。
    • 4.
      陷坑释义:陷阱。
    • 5.
      陷阱释义:⒈施以伪装的坑穴。猎人用来捕捉野兽;军事上多构筑在敌人可能经过的地方,使其人马、车辆和坦克陷入。⒉比喻害人的圈套。

罗网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一目之罗释义:目:网眼。只有一个网眼的罗网。比喻只看到一点,而忽视全局。
    • 2.
      一绳释义:⒈一根绳索。汉 严遵《道德指归论》:“胎之新乳也,一绳制之;及其为牡也,罗网不能禁也。”《后汉书·徐稺传》:“大树将颠,非一绳所维,何为栖栖不遑寧处?”《新唐书·王重荣传》:“珂 恃 太原 侮慢我,尔持一绳缚之。”⒉犹一行。清 黄景仁《清平乐·河间晓发》词:“茅檐士銼,著箇凄凉我,替戾声催装上驮,冷雁一绳先过。”清 吴蔚光《齐天乐·雁》词:“西风不管,共衰柳寒鸦,一绳吹乱。”⒊清 代计算田亩的一种单位。《清文献通考·田赋五》:“顺治 元年设立官庄,是时近畿百姓带地来投,设为纳银庄头,愿领入官地亩者,亦为
    • 3.
      丁令威释义:传说是 汉 辽东 人,学道于 灵虚山,后成仙化鹤归来,落城门华表柱上。时有少年,举弓欲射之,鹤乃飞,徘徊空中而言曰:“有鸟有鸟 丁令威,去家千年今始归。城郭如故人民非,何不学仙冢纍纍。”见 晋 陶潜《搜神后记》卷一。北周 庾信《和宇文内史春日游山》诗:“道士 封君达,仙人 丁令威,煮丹於此地,居然未肯归。”后用以比喻人世的变迁。宋 苏轼《和移居》诗:“我岂 丁令威,千岁復还兹。”清 卓尔堪《题脊令图》诗:“君罢招魂君莫悲,莫信真同 丁令威。鹰鸇罗网何所据,他时或得生人归。”张恭《狱中口占》诗之三:“北邙
    • 4.
      下网释义:⒈设置罗网,多指在水中安设渔网:下网捕鱼。⒉在互联网上结束信息的检索、查询等,操作计算机等退出互联网(跟“上网”相对)。
    • 5.
      侦知释义:探知;暗中查明。明 何良俊《四友斋丛说·经四》:“敌人侦知其(王阳明)讲学不甚设备,而我兵已深入其巢穴矣。”李大钊《青年与农村》:“一经政府侦知他们,或者逃走天涯,或者陷入罗网。”
    • 6.
      俗网释义:尘世的罗网。比喻种种复杂的社会关系及尘世间诸事务的拖累。
    • 7.
      冲决释义:⒈水流冲破堤岸:冲决河堤。⒉突破束缚、限制:冲决罗网。
    • 8.
      刑网释义:形容刑法的严密如罗网一样,触犯后便无法逃脱。
    • 9.
      十二虫释义:指配以十二支来记人的生年的十二种动物。宋 苏辙《守岁》诗:“於菟絶绳去,顾兔追龙蛇。奔走十二虫,罗网不及遮。”自注:“是岁壬寅。”参见“十二相属”。
    • 10.
      十玄释义:中国 佛教华严宗的核心教义,又称十玄门、十玄缘起。 其内容为:同时具足相应门、一多相容不同门、诸法相即自在门、因陀罗网境界门、微细相容安立门、秘密隐显俱成门、诸藏纯杂具德门、十世隔法异成门、唯心回转善成门和托事显法生解门。“十玄”旨在发明华严宗特有的相即相入、圆融无碍的“法界缘起”。见 智俨《华严一乘十玄门》和 法藏《华严一乘教义分齐章》卷四。
    • 11.
      名网释义:名誉的罗网。逐名者必为名所羁,故称。
    • 12.
      地网天罗释义:天罗:张在空中捕鸟的网。天空地面,遍张罗网。指上下四方设置的包围圈。比喻对敌人、逃犯等的严密包围。
    • 13.
      夏网释义:谓 夏桀 所布的罗网。语本《吕氏春秋·异用》:“汤 见祝网者,置四面,其祝曰:‘从天坠者,从地出者,从四方来者,皆离吾网。’汤 曰:‘嘻!尽之矣。非 桀 其孰为此也?’”后以“夏网”比喻密布的法网。
    • 14.
      天离释义:古代兵家称草木茂密如罗网的地形。
    • 15.
      天网释义:⒈上天布下的罗网。⒉比喻朝廷的统治。⒊特指国家的法律。
    • 16.
      天罗地网释义:上下四方都布下了罗网。比喻对敌人或逃犯设下的严密包围。罗:捕鸟的网。
    • 17.
      婴罗释义:⒈遭受。 ⒉触陷罗网,比喻遭难。
    • 18.
      尘网释义:宗教徒或旧时自以为清高的人把现实世界看作束缚人的罗网,因此用尘网指现实世界。
    • 19.
      层罗释义:高张的罗网。
    • 20.
      弋罗释义:矢缴和罗网。猎取禽兽的工具。亦指用弋罗捕捉鸟兽。唐 白居易《赠诸少年》诗:“老惭退马霑芻秣,高喜归鸿脱弋罗。”唐 陆龟蒙《禽暴》:“江 之南不能弋罗,常药而得之。”《太平广记》卷三五○引 宋 李孜《纂异记·浮梁张令》:“店嫗曰:‘今五坊弋罗之辈,横行关内,此其流也,不可与竞。’”

罗网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一目之罗释义:目:网眼。只有一个网眼的罗网。比喻只看到一点,而忽视全局。
    • 2.
      一绳释义:⒈一根绳索。汉 严遵《道德指归论》:“胎之新乳也,一绳制之;及其为牡也,罗网不能禁也。”《后汉书·徐稺传》:“大树将颠,非一绳所维,何为栖栖不遑寧处?”《新唐书·王重荣传》:“珂 恃 太原 侮慢我,尔持一绳缚之。”⒉犹一行。清 黄景仁《清平乐·河间晓发》词:“茅檐士銼,著箇凄凉我,替戾声催装上驮,冷雁一绳先过。”清 吴蔚光《齐天乐·雁》词:“西风不管,共衰柳寒鸦,一绳吹乱。”⒊清 代计算田亩的一种单位。《清文献通考·田赋五》:“顺治 元年设立官庄,是时近畿百姓带地来投,设为纳银庄头,愿领入官地亩者,亦为
    • 3.
      丁令威释义:传说是 汉 辽东 人,学道于 灵虚山,后成仙化鹤归来,落城门华表柱上。时有少年,举弓欲射之,鹤乃飞,徘徊空中而言曰:“有鸟有鸟 丁令威,去家千年今始归。城郭如故人民非,何不学仙冢纍纍。”见 晋 陶潜《搜神后记》卷一。北周 庾信《和宇文内史春日游山》诗:“道士 封君达,仙人 丁令威,煮丹於此地,居然未肯归。”后用以比喻人世的变迁。宋 苏轼《和移居》诗:“我岂 丁令威,千岁復还兹。”清 卓尔堪《题脊令图》诗:“君罢招魂君莫悲,莫信真同 丁令威。鹰鸇罗网何所据,他时或得生人归。”张恭《狱中口占》诗之三:“北邙
    • 4.
      下网释义:⒈设置罗网,多指在水中安设渔网:下网捕鱼。⒉在互联网上结束信息的检索、查询等,操作计算机等退出互联网(跟“上网”相对)。
    • 5.
      侦知释义:探知;暗中查明。明 何良俊《四友斋丛说·经四》:“敌人侦知其(王阳明)讲学不甚设备,而我兵已深入其巢穴矣。”李大钊《青年与农村》:“一经政府侦知他们,或者逃走天涯,或者陷入罗网。”
    • 6.
      俗网释义:尘世的罗网。比喻种种复杂的社会关系及尘世间诸事务的拖累。
    • 7.
      冲决释义:⒈水流冲破堤岸:冲决河堤。⒉突破束缚、限制:冲决罗网。
    • 8.
      刑网释义:形容刑法的严密如罗网一样,触犯后便无法逃脱。
    • 9.
      十二虫释义:指配以十二支来记人的生年的十二种动物。宋 苏辙《守岁》诗:“於菟絶绳去,顾兔追龙蛇。奔走十二虫,罗网不及遮。”自注:“是岁壬寅。”参见“十二相属”。
    • 10.
      十玄释义:中国 佛教华严宗的核心教义,又称十玄门、十玄缘起。 其内容为:同时具足相应门、一多相容不同门、诸法相即自在门、因陀罗网境界门、微细相容安立门、秘密隐显俱成门、诸藏纯杂具德门、十世隔法异成门、唯心回转善成门和托事显法生解门。“十玄”旨在发明华严宗特有的相即相入、圆融无碍的“法界缘起”。见 智俨《华严一乘十玄门》和 法藏《华严一乘教义分齐章》卷四。
    • 11.
      名网释义:名誉的罗网。逐名者必为名所羁,故称。
    • 12.
      地网天罗释义:天罗:张在空中捕鸟的网。天空地面,遍张罗网。指上下四方设置的包围圈。比喻对敌人、逃犯等的严密包围。
    • 13.
      夏网释义:谓 夏桀 所布的罗网。语本《吕氏春秋·异用》:“汤 见祝网者,置四面,其祝曰:‘从天坠者,从地出者,从四方来者,皆离吾网。’汤 曰:‘嘻!尽之矣。非 桀 其孰为此也?’”后以“夏网”比喻密布的法网。
    • 14.
      天离释义:古代兵家称草木茂密如罗网的地形。
    • 15.
      天网释义:⒈上天布下的罗网。⒉比喻朝廷的统治。⒊特指国家的法律。
    • 16.
      天罗地网释义:上下四方都布下了罗网。比喻对敌人或逃犯设下的严密包围。罗:捕鸟的网。
    • 17.
      婴罗释义:⒈遭受。 ⒉触陷罗网,比喻遭难。
    • 18.
      尘网释义:宗教徒或旧时自以为清高的人把现实世界看作束缚人的罗网,因此用尘网指现实世界。
    • 19.
      层罗释义:高张的罗网。
    • 20.
      弋罗释义:矢缴和罗网。猎取禽兽的工具。亦指用弋罗捕捉鸟兽。唐 白居易《赠诸少年》诗:“老惭退马霑芻秣,高喜归鸿脱弋罗。”唐 陆龟蒙《禽暴》:“江 之南不能弋罗,常药而得之。”《太平广记》卷三五○引 宋 李孜《纂异记·浮梁张令》:“店嫗曰:‘今五坊弋罗之辈,横行关内,此其流也,不可与竞。’”

罗网造句

1.我们设下十面埋伏,专等敌人自投罗网

2.喜羊羊说:“我们会那么傻,站着给你抓,那不是自投罗网吗?”。

3.笨贼自投罗网,居然大白天跑到警察局偷东西,果然当场被逮住了。

4.警方设下陷阱,让匪徒自投罗网

5.老董正在气头上,你现在去见他,岂不等于自投罗网

6.破产农民经不起章鱼城市的诱惑,结果是自投罗网

7.他们说只有这样,才能使那个独立党的儿子,自投罗网

8.小明想要抓住跑进屋子里的老鼠已设置好陷阱等待老鼠自投罗网

9.且让我来想个妙计,让歹徒来自投罗网

10.这是他们设置的罗网,你可别上当。

11.你这样做,岂不是自投罗网

12.恶徒已布下天罗地网,你千万勿自投罗网

13.我们在这里守株待兔是没有用的,那个小偷不会自投罗网的。

14.自投罗网这事,如果干得好,就叫结婚!

15.敌人自投罗网,陷入我军的包围圈。

16.为了诱捕凶嫌,警方早就设好圈套,就等他自投罗网

17.蜘蛛已结好了一张网,一只小虫自投罗网的落在了网上。

18.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他要自投罗网,怪得了谁呢?

19.对方设下这个圈套,为的是要让他自投罗网

20.要真是那样,我寻思,他不应该愚蠢到自投罗网

罗网(luowang)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罗网是什么意思 罗网读音 怎么读 罗网,拼音是luó wǎng,罗网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罗网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