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ī,(1) 数名,最小的正整数(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壹”代)。(2) 纯;专。【组词】:专一。一心一意。(3) 全;满。【组词】:一生。一地水。(4) 相同。【组词】:一样。颜色不一。(5) 另外的。【例句】:蟋蟀一名促织。(6) 表示动作短暂,或是一次,或具试探性。【组词】:算一算。试一试。(7) 乃;竞。【组词】:一至于此。(8) 部分联成整体。【组词】:统一。整齐划一。(9) 或者。【组词】:一胜一负。(10) 初次。【组词】:一见如故。(11) 中国古代乐谱记音符号,相当于简谱中的低音“7”。
gǔ,(1) 打击乐器,圆柱形,中空,两头蒙皮。【例句】:鼓乐(yuè)。鼓角(jiǎo)。大鼓。(2) 形状、声音、作用像鼓的。【组词】:耳鼓。石鼓。(3) 敲击或拍打使发出声音。【组词】:鼓吹。鼓噪。(4) 发动,使振作起来。【组词】:鼓励。鼓动。鼓舞。一鼓作气。(5) 高起,凸出。【组词】:鼓包。鼓胀。(6) 古代夜间击鼓以报时,一鼓即一更。
1. 古以三十斤为一钧,四钧为一石,四石为一鼓,合四百八十斤。击鼓一次。引申谓一举,一战。
⒈ 古以三十斤为一钧,四钧为一石,四石为一鼓,合四百八十斤。
引《左传·昭公二十九年》:“晋 赵鞅、荀寅 帅师城 汝 滨,遂赋 晋国 一鼓铁,以铸刑鼎,著 范宣子 所为刑书焉。”
《孔子家语·正论解》:“赵简子 赋 晋国 一鼓鐘,以铸刑鼎,著 范宣子 所为刑书。”
王肃 注:“三十斤谓之鐘,鐘四谓之石,石四谓之鼓。”
⒉ 击鼓一次。引申谓一举,一战。参见“一鼓作气”。
引《晋书·温峤传》:“峻(苏峻 )勇而无谋,藉骄胜之势,自谓无前,今挑之战,可一鼓而擒也。”
《三国演义》第十九回:“操 若攻将军, 宫 引兵击其背;若来攻城,将军为救於后;不过旬日, 操 军食尽,可一鼓而破。”
碧野 《我们的力量是无敌的》第二章:“一鼓打下 太原,不令敌人跑掉一个!”
1.古语说的好一鼓作气,再而竭,三而衰。
2.我们大家一鼓作气,把剩下的活儿干完。
3.山高路窄,靠的就是登山者一鼓作气的精神。
4.做这种事就要一鼓作气,拖三阻四,难有成就。
5.大家一鼓作气,很快就把剩余的工作全部做完了。
6.同学们,还有三十米街道就打扫完了,我们要一鼓作气啊!
7.他拿起笔,一鼓作气连写了三幅字。
8.你要一鼓作气冲过难关,一迟疑可能就气馁了。
9.我军一鼓作气把敌人打垮了。
10.我们干脆一鼓作气把这些事做完再休息。
11.我们要一鼓作气,完成学校交给我们班清扫路边垃圾的任务。
12.人们一鼓掌,竟把她弄得手足无措。
13.小英趁热打铁,一鼓作气地把这项工作完成了。
14.小金鱼的鳞片是橙色的,微微发亮。两边的鱼鳍一动一动的,就像两支船桨在上下划动。两边的鳃一鼓一鼓的,真有趣!
15.青蛙的肚子像班主任生气时的嘴,一鼓一鼓的。
16.自强是在考试不好时,重新振作,下次考好;自强是在心情不好时,自我调整,笑对未来;自强是在最后一百米冲刺时,坚持到底,一鼓作气。
17.坚强是在考试不好时,重新振作,下次考好;坚强是在心情不好时,自我调整,笑对未来;坚强是在最后一百米冲刺时,坚持到底,一鼓作气。
18.奋斗要发扬一抓到底的狠劲,奋斗要发扬一鼓作气的拼劲,奋斗要发扬一以贯之的韧劲。
19.可惜的是他没能一鼓作气将这一方案推广到其他税种中。
20.一鼓作气放出的四连击,将手足切断将身体拆散也有足足有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