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起诉 起诉的意思

起诉

简体起诉
繁体起訴
拼音qǐ sù
注音ㄑㄧˇ ㄙㄨˋ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qǐ,(1) 由躺而坐或由坐而立等。【组词】:起床。起立。起居。起夜。(2) 离开原来的位置。【组词】:起身。起运。起跑。(3) 开始。【组词】:起始。起码(最低限度,最低的)。起步。起初。起讫。起源。(4) 拔出,取出。【组词】:起锚。起获。(5) 领取(凭证)。【组词】:起护照。(6) 由下向上,由小往大里涨。【组词】:起伏。起劲。起色。(7) 发生,产生,发动,提出。【组词】:起风。起腻。起敬。起疑。起义。起诉。(8) 长出。【组词】:起痱子。(9) 拟定。【组词】:起草。(10) 建造,建立。【组词】:起房子。白手起家。(11) 群,组,批。【例句】:一起(一块儿)。(12) 量词,指件,宗。【组词】:一起案件。(13) 自,从。【例句】:起小儿就淘气。(14) 用在动词后,表示动作的趋向。【组词】:想起。掀起。兴(xīng )起。(15) 用在动词后,与“来”连用,表示动作开始。【组词】:唱起来。(16) 用在动词后,常与“不”或“得”连用,表示胜任;亦表示达到某一种标准。【组词】:看不起。经得起检验。

sù,(1) 叙述,倾吐。【组词】:告诉。诉苦。诉愿。诉衷情。倾诉。(2) 控告。【组词】:诉讼。控诉。上诉。申诉。败诉。撤诉。

基本含义

指将对方告上法庭,要求法律给予公正的裁决。

起诉的意思

起诉 [qǐ sù]

1. 提起诉讼;尤指指控某种罪行或犯法行为,或向法庭控告要求以适当的法律形式惩罚罪行或犯法行为。

对他们的欺骗行为起诉。

[sue; prosecute;]

起诉 引证解释

⒈ 向官厅提出诉讼。

蔡东藩 《清史通俗演义》第四九回:“八排瑶 向有 黄瓜寨,被奸民衙役劫夺,因到官厅起诉。”

⒉ 专指向法院提出诉讼。 叶圣陶 《倪焕之》十二:“那地皮原来是 蒋老虎 蒋大爷 的。

蒋大爷 马上要进城去起诉了。”


国语词典

起诉 [qǐ sù]

⒈ 法律上指向法院提出诉讼。可分为民事诉讼、刑事诉讼、行政诉讼三种。

告状

免诉


起诉的近义词及解释

    • 1.
      告状释义:⒈(当事人)请求司法机关审理某一案件。⒉向某人的上级或长辈诉说自己或别人受到这个人的欺负或不公正的待遇:就这点小事,干吗到处告状?

起诉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不起诉释义:人民检察院对犯罪嫌疑人作出的终止诉讼的程序性处理决定。不起诉案件包括两类:公安机关侦查终结移送起诉的和人民检察院自行侦查终结的。不起诉的法定情况有:(1)犯罪嫌疑人符合依法不追究刑事责任的,如已过追诉时效;(2)犯罪情节轻微,不需要判处刑罚或免除刑罚的;(3)经过补充侦查,依然证据不足,不符合起诉条件的。
    • 2.
      公诉释义:人民检察院以国家公诉人的身份向人民法院提起的诉讼。 对侦查终结的案件,检察院认为犯罪事实已经查清,证据确实、充分,依法应当追究犯罪嫌疑人的刑事责任而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与“自诉”相对。
    • 3.
      原告释义:为保护自己的民事权利不受侵害,以自己的名义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以引起民事诉讼程序的人。必须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与“被告”相对。
    • 4.
      原案释义:当事人之间尚未通过法院的衡平法程序的最初起诉书,包括诉讼案及赔偿要求。
    • 5.
      原诉释义:原告方起诉后又追加其他的诉讼请求,称原起诉的诉讼请求为原诉(区别于“新诉”)。
    • 6.
      反诉释义:在已经进行的民 事诉讼中,被告按照法定程序对原告提出的与本诉有联系的独立的诉讼请求。原告的起诉权与被告的反 诉权都是法律赋予当事人的诉权,同样受法律保护。
    • 7.
      取保候审释义:司法机关责令犯罪嫌疑人、刑事被告人提出保证人或交纳保证金,保证不逃避侦查、起诉和审判,并且随传随到的强制措施。
    • 8.
      受理释义:⒈接受办理:受理速递业务。 ⒉人民法院对当事人提出的起诉进行审查后,对符合法律规定条件的,决定予以立案审理的诉讼行为。是诉讼程序的开始。
    • 9.
      告诉释义:⒈被害人向法院提起诉讼:告诉到法院。⒉说给人,使人知道:请你告诉他,今天晚上七点钟开会。
    • 10.
      对簿公堂释义:簿:文状、起诉书之类;对簿:受审问;公堂:旧指官吏审理案件的地方。在法庭上受审问。
    • 11.
      提起释义:⒈谈到;说起:提起此人,没有一个不知道的。⒉振作起:提起精神。⒊提出:提起诉讼。
    • 12.
      撤诉释义:原告在法院受理案件后、宣告判决之前,申请撤回起诉的诉讼行为。是诉讼当事人行使处分权的表现。是否准予撤诉,由法院裁定。原告经传票传唤,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或未经法院许可中途退庭,按撤诉处理,法院可注销案件不予审理。
    • 13.
      新诉释义:原告方起诉后又向法院提出新的诉讼请求,称新的诉讼请求为新诉(区别于“原诉”)。
    • 14.
      有罪不诉释义:是指检察院在审查犯罪嫌疑人所犯的罪行时。发现其犯罪事实轻微。依法可以不予起诉。
    • 15.
      犯罪嫌疑人释义:在公诉案件中因涉嫌犯罪被立案侦查和审查起诉的人。
    • 16.
      状子释义:起诉书的俗称。
    • 17.
      疑罪从无释义:指刑事诉讼中,检察院对犯罪嫌疑人的犯罪事实不清,证据不确实、充分,不应当追究刑事责任的,应当作出不起诉决定。
    • 18.
      立案追诉释义:公安机关(包括检察机关的侦查部门)应依照法律规定立案侦查,检察机关审查批捕、审查起诉的程序。
    • 19.
      精神赔偿释义:公民因他人侵害而遭受精神痛苦向人民法院起诉要求得到的赔偿。
    • 20.
      被告人释义:因涉嫌犯罪被人民检察院或自诉人起诉到人民法院,接受审判的人。与犯罪嫌疑人的区别在于刑事诉讼阶段不同而称谓不同:在案件审理之前涉嫌犯罪的人称犯罪嫌疑人;在法院审理阶段称被告人。

起诉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不起诉释义:人民检察院对犯罪嫌疑人作出的终止诉讼的程序性处理决定。不起诉案件包括两类:公安机关侦查终结移送起诉的和人民检察院自行侦查终结的。不起诉的法定情况有:(1)犯罪嫌疑人符合依法不追究刑事责任的,如已过追诉时效;(2)犯罪情节轻微,不需要判处刑罚或免除刑罚的;(3)经过补充侦查,依然证据不足,不符合起诉条件的。
    • 2.
      公诉释义:人民检察院以国家公诉人的身份向人民法院提起的诉讼。 对侦查终结的案件,检察院认为犯罪事实已经查清,证据确实、充分,依法应当追究犯罪嫌疑人的刑事责任而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与“自诉”相对。
    • 3.
      原告释义:为保护自己的民事权利不受侵害,以自己的名义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以引起民事诉讼程序的人。必须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与“被告”相对。
    • 4.
      原案释义:当事人之间尚未通过法院的衡平法程序的最初起诉书,包括诉讼案及赔偿要求。
    • 5.
      原诉释义:原告方起诉后又追加其他的诉讼请求,称原起诉的诉讼请求为原诉(区别于“新诉”)。
    • 6.
      反诉释义:在已经进行的民 事诉讼中,被告按照法定程序对原告提出的与本诉有联系的独立的诉讼请求。原告的起诉权与被告的反 诉权都是法律赋予当事人的诉权,同样受法律保护。
    • 7.
      取保候审释义:司法机关责令犯罪嫌疑人、刑事被告人提出保证人或交纳保证金,保证不逃避侦查、起诉和审判,并且随传随到的强制措施。
    • 8.
      受理释义:⒈接受办理:受理速递业务。 ⒉人民法院对当事人提出的起诉进行审查后,对符合法律规定条件的,决定予以立案审理的诉讼行为。是诉讼程序的开始。
    • 9.
      告诉释义:⒈被害人向法院提起诉讼:告诉到法院。⒉说给人,使人知道:请你告诉他,今天晚上七点钟开会。
    • 10.
      对簿公堂释义:簿:文状、起诉书之类;对簿:受审问;公堂:旧指官吏审理案件的地方。在法庭上受审问。
    • 11.
      提起释义:⒈谈到;说起:提起此人,没有一个不知道的。⒉振作起:提起精神。⒊提出:提起诉讼。
    • 12.
      撤诉释义:原告在法院受理案件后、宣告判决之前,申请撤回起诉的诉讼行为。是诉讼当事人行使处分权的表现。是否准予撤诉,由法院裁定。原告经传票传唤,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或未经法院许可中途退庭,按撤诉处理,法院可注销案件不予审理。
    • 13.
      新诉释义:原告方起诉后又向法院提出新的诉讼请求,称新的诉讼请求为新诉(区别于“原诉”)。
    • 14.
      有罪不诉释义:是指检察院在审查犯罪嫌疑人所犯的罪行时。发现其犯罪事实轻微。依法可以不予起诉。
    • 15.
      犯罪嫌疑人释义:在公诉案件中因涉嫌犯罪被立案侦查和审查起诉的人。
    • 16.
      状子释义:起诉书的俗称。
    • 17.
      疑罪从无释义:指刑事诉讼中,检察院对犯罪嫌疑人的犯罪事实不清,证据不确实、充分,不应当追究刑事责任的,应当作出不起诉决定。
    • 18.
      立案追诉释义:公安机关(包括检察机关的侦查部门)应依照法律规定立案侦查,检察机关审查批捕、审查起诉的程序。
    • 19.
      精神赔偿释义:公民因他人侵害而遭受精神痛苦向人民法院起诉要求得到的赔偿。
    • 20.
      被告人释义:因涉嫌犯罪被人民检察院或自诉人起诉到人民法院,接受审判的人。与犯罪嫌疑人的区别在于刑事诉讼阶段不同而称谓不同:在案件审理之前涉嫌犯罪的人称犯罪嫌疑人;在法院审理阶段称被告人。

起诉造句

1.林肯试图劝阻他不要起诉,但他已下定决心要报仇雪恨。

2.香妹以贼喊捉贼的罪名被起诉

3.由于他毁灭了所有的犯罪证据,使检察机关无法对他进行起诉

4.老作家受到他的侮辱,当然要起诉控告他。

5.银行如果进行起诉的情况下,因为你是担保人,债务就得你承担,起连带责任。你还是赶紧说服你朋友去还钱吧。

6.可以到法院起诉,离婚证也不是起诉的必备证件,可以开具证明等。具体的咨询所要立案的法院。

7.他郑重宣布将起诉他们犯有欺诈罪。

8.他正式向法院起诉杀人犯。

9.如果律师事务所在起诉前说某某人诈骗,那么你们可以告该律师事务所诽谤罪。

10.对方不依法赔偿误工费等损失,可以向法院起诉,请求法院判决对方赔偿损失。

11.你可以以此为理由要求卖家退车并包赔你的损失,如果对方拒交你可以去法院起诉

12.起诉书也写得含糊不清、语无伦次。

起诉(qisu)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起诉是什么意思 起诉读音 怎么读 起诉,拼音是qǐ sù,起诉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起诉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