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中贺 中贺的意思
zhōng

中贺

简体中贺
繁体中賀
拼音zhōng hè
注音ㄓㄨㄥ ㄏㄜˋ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zhōng zhòng,(1) 和四方、上下或两端距离同等的地位。【组词】:中心。当(dàng)中。中原。中华。(2) 在一定范围内,里面。【组词】:暗中。房中。中饱。(3) 性质或等级在两端之间的。【例句】:中辍(中途停止进行)。中等。中流砥柱。(4) 表示动作正在进行。【组词】:在研究中。(5) 特指“中国”。【组词】:中式。中文。(6) 适于,合于。【组词】:中看。(1) 恰好合上。【组词】:中选。中奖。中意(会意,满意)。(2) 受到,遭受。【组词】:中毒。中计。(3) 科举考试被录取。【组词】:中举。中状元。

hè,(1) 庆祝,祝颂。【组词】:祝贺。贺喜。贺词。贺电。贺礼。(2) 姓。

基本含义

指中选、中奖、中考等取得成功或幸运的意思。

中贺的意思

中贺 [zhōng hè]

1. 古代臣子上贺表,例有“诚庆诚贺,顿首顿首”或“诚欢诚庆,顿首顿首”一类的套语,表示祝贺。后人编印文集时,每将其省略,夹注“中贺”二字代之。

中贺 引证解释

⒈ 古代臣子上贺表,例有“诚庆诚贺,顿首顿首”或“诚欢诚庆,顿首顿首”一类的套语,表示祝贺。后人编印文集时,每将其省略,夹注“中贺”二字代之。 宋 人文集中所载贺表,多有其例。参见“中谢”。

宋 陆游 《天申节贺表》:“敢即昌期,虔申寿祝。中贺。恭维太上皇帝陛下,宅心清静,受命溥将。”


中贺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中贺释义:古代臣子上贺表,例有“诚庆诚贺,顿首顿首”或“诚欢诚庆,顿首顿首”一类的套语,表示祝贺。 后人编印文集时,每将其省略,夹注“中贺”二字代之。
    • 2.
      庆吊之礼释义:人与人往来中贺喜、吊唁的礼节。
    • 3.
      虚位释义:⒈空的坐位。 唐 韦应物《出还》诗:“入室掩无光,衔哀写虚位。”《旧唐书·李勉传》:“以名士 李巡、张参 为判官,卒於幕,三岁之内,每遇宴饮,必设虚位於筵次,陈膳执酹,辞色悽惻,论者美之。”⒉空着的职位;有名无实的职位。《汉书·诸侯王表》:“﹝ 周 朝﹞歷载八百餘年,数极德尽,既於王 赧,降为庶人,用天年终。号位已絶於天下,尚犹枝叶相持,莫得居其虚位,海内无主,三十餘年。”《南史·茹法亮传》:“文度 为外监,专制兵权,领军将军守虚位而已。”唐 韩愈《天星送杨凝郎中贺正》诗:“侍从近臣有虚位,公今此去归何时
    • 4.
      賫送释义:⒈赠送。《商君书·垦令》:“农逸则良田不荒,商劳则去来賫送之礼,无通於百县。”宋 孟元老《东京梦华录·秋社》:“八月秋社,各以社糕社酒相賷送。”《说唐》第十一回:“并指出今奉 唐节度 差遣賷送礼物,赶正月十五日,到 长安 杨越公 府中贺寿。”⒉持送。《水浒传》第一一二回:“次日,中军 从 耿 二参谋賫送赏赐到 丹徒县,宋江 祗受,给赐众将。”蔡东藩《两晋通俗演义》第六四回:“即遣从事中郎 韩博,賷送盟文,直达 江 南,约为声援。”陈夔龙《梦蕉亭杂记》卷二:“题纸发出,率同提调监试两道暨任差官吏、文武员弁约
    • 5.
      贺朔释义:⒈唐 宋 以元日、五月朔日、冬至行大朝会之礼,以元日、五月朔日之朝会称贺朔。 《新五代史·唐明宗纪》:“五月己巳,朝羣臣,贺朔。”徐无党 注:“五月贺朔,出於道家之説,自 唐 以来用之。”明 朝则文武官员逢每月初一向皇帝行礼致贺称贺朔。《东周列国志》第二回:“次早,幽王 果然出朝,羣臣贺朔。”姚雪垠《李自成》第二卷第二一章:“因为今天是十月朔日,他(杨嗣昌)先率领全体文武向北行四拜贺朔礼,然后才命文武官员就坐。”⒉特指拜年。明 张四维《双烈记·勉承》:“今当新正元旦,当去府中贺朔。”

中贺(zhonghe)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中贺是什么意思 中贺读音 怎么读 中贺,拼音是zhōng hè,中贺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中贺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