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守死 守死的意思
shǒu

守死

简体守死
繁体
拼音shǒu sǐ
注音ㄕㄡˇ ㄙˇ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shǒu,(1) 保持,卫护。【例句】:守成(在事业上保持前人的成就)。守御。守身(爱护自身,保持自己的品节)。守节。守恒。守望相助。墨守成规。(2) 看管。【组词】:看守。守护。(3) 在一个地方不动。【组词】:守株待兔。留守。(4) 遵照。【组词】:遵守。守法。守时。(5) 维持原状,不想改变。【组词】:保守。因循守旧。(6) 呆在一起。【组词】:厮守。(7) 节操。【组词】:操守。(8) 靠近,依傍。【例句】:守着水的地方,可多种稻子。(9) 古代官名。【组词】:太守。守祧(中国周代掌管祭祀宗庙的官)。守刺(太守,刺史)。守令(指太守、刺史、县令等地方官)。(10) 姓。

sǐ,(1) 丧失生命,与“生”、“活”相对。【组词】:死亡。死讯。死刑。死囚。死棋。死地。生离死别。死有余辜。(2) 不顾生命。【例句】:死志(牺牲生命的决心)。死士(敢死的武士)。死战。(3) 固执,坚持到底。【组词】:死心塌地。死卖力气。(4) 无知觉。【组词】:睡得死。(5) 不活动,不灵活。【组词】:死结。死理。死板。(6) 不通达。【组词】:死胡同。死路一条。(7) 过时,失去作用。【组词】:死文字。(8) 极,甚。【组词】:乐死人。

守死的意思

守死 [shǒu sǐ]

1. 坚持到死而不改变。

2. 誓死守卫。

4. 谓执意。

守死 引证解释

⒈ 坚持到死而不改变。

《论语·泰伯》:“篤信好学,守死善道。”
三国 魏 嵇康 《家诫》:“若志之所之,则口与心誓,守死无贰。”
唐 颜真卿 《开府仪同三司行尚书右丞相上柱国赠太尉广平文贞公宋公神道碑铭》:“於戏!逆鳞劘上,匡救之义深;守死不回,人臣之致极。”
清 龙启瑞 《鲁隐公论》:“又曰身体髮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此言守死之道。”

⒉ 誓死守卫。

《文子·符言》:“是以君子不外饰仁义,而内修道德,俢其境内之事,尽其地方之广,劝民守死,坚其城郭,上下一心,与之守社稷。”
南朝 梁 任昉 《奏弹曹景宗》:“故 司州 刺史 蔡道恭,率厉义勇,奋不顾命,全城守死。”
《北史·李崇传》:“祖悦 守死穷城, 平 乃部分攻之,斩 祖悦,送首於 洛。”

⒊ 谓执意。

《水浒传》第七二回:“李逵 便道:‘説 东京 好灯,我也要去走一遭。’ 宋江 道:‘你如何去得?’ 李逵 守死要去,哪里执拗得他住。”


国语词典

守死 [shǒu sǐ]

⒈ 誓死保卫、防守。

《北史·卷四三·李崇传》:「祖悦守死穷城,平乃部分攻之,斩祖悦,送首于洛。」
《文选·任昉·奏弹曹景宗》:「全城守死,自冬徂秋。」

⒉ 执意、坚持。

《水浒传·第七二回》:「李逵守死要去,那里执拗得他住。」


守死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全城释义:⒈整个城市。南朝 梁 任昉《奏弹曹景宗》:“率厉义勇,奋不顾命,全城守死,自冬徂秋。”⒉保全城池。《南齐书·高帝纪上》:“宋文帝 以皇考有全城之功……迁辅国镇北中兵参军、员外郎。”宋 曾巩《与孙司封书》:“盖先事以为备,全城而保民者,宜责之 陈拱 非 宗旦 事也。”
    • 2.
      卓伟释义:高超伟大。《三国志·吴志·张温传》:“温 实心无他情,事无逆迹,但年纪尚少,镇重尚浅,而载赫烈之宠,体卓伟之才。”唐 韩愈《河南府同官记》:“我公愿洁而沉密,开亮而卓伟。”明 方孝孺《王待制私谥议》:“公 南中 之节,奋厉卓伟,使异域知 中国 有守死不贰之臣,其过於人甚远。”
    • 3.
      守死之志释义:守死:至死不变;志:志向。 志向或某种思想、观点至死不变。
    • 4.
      宦橐释义:犹宦囊。指因做官而得到的钱财。《醒世恒言·独孤生归途闹梦》:“﹝ 遐叔 ﹞对 白氏 道:‘我先人出仕三十餘年,何尝有此宦橐!我一来家世清白,二来又是儒素。只前次所赠,以足度日,何必又要许多!’”明 沉德符《野获编·府县·邑令轻重》:“就中邑令,尤为人所乐就。盖宦橐之入,可以结交要路,取誉上官。”清 赵翼《拟老杜诸将之作》诗:“时平宦橐穷民力,乱起兵尘费国威。”清 钱泳《履园丛话·报应·孽报》:“不数年太守死,而美人星散,宦橐萧然。”

守死(shousi)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守死是什么意思 守死读音 怎么读 守死,拼音是shǒu sǐ,守死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守死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