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略 [yuǎn lüè]
1. 深远的谋略。
3. 谓经略远方。
远略 引证解释
⒈ 深远的谋略。
引《后汉书·西羌传论》:“贪其暂安之埶,信其驯服之情,计日用之权宜,忘经世之远略。”
晋 陆机 《辨亡论下》:“洪规远略,固不厌夫区区者也。”
宋 曾巩 《胡太傅挽词》之二:“远略参基命,雄文入典章。”
陈毅 《吟反攻形势》:“反攻形势见远略,动员群众赖雄才。”
⒉ 谓经略远方。
引《左传·僖公九年》:“齐侯 不勤德,而勤远略,故北伐 山戎,南伐 楚。”
《后汉书·鲜卑传》:“武帝 情存远略,志闢四方。”
宋 苏轼 《乞诏边吏无进取及论鬼章事宜札子》:“朝廷好生恶杀,不务远略。”
清 王韬 《变法自强下》:“我 中 朝素严海禁,闭关自守,不勤远略。”
国语词典
远略 [yuǎn lüè]
⒈ 深远的谋略。
引《文选·陆机·辩亡论下》:「洪规远略,固不猒夫区区者也。」
⒉ 扩展疆域。
引《左传·僖公九年》:「齐侯不务德,而勤远略,故北伐山戎,南伐楚。」
远略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下土释义:⒈大地。 《诗·小雅·小明》:“明明上天,照临下土。”唐 张乔《试月中桂》诗:“根非生下土,叶不坠秋风。”明 何景明《九咏》:“下土幽暗而嶮巇兮,需光泽之照临。”⒉四方;天下。《书·舜典》:“帝釐下土,方设居方。”孔 传:“言 舜 理四方,诸侯各设其官居其方。”《国语·吴语》:“余心岂忘忧恤,不惟下土之康靖。”韦昭 注:“不但忧四方,乃忧王室也。”《后汉书·仲长统传》:“故下土无壅滞之土,国朝无专贵之人。”宋 曾巩《自福州召判太常寺上殿札子》:“其渊谋远略,必中事几,善训嘉謨,可为世则者,传闻下土,虽仅得
- 2.
侮狎释义:轻慢戏弄。《新唐书·宦者传上·吐突承璀》:“承璀 御众无它远略,为 卢从史 侮狎,踰年无功。”茅盾《一个女性》:“人们象忘记了过去的种种似的渐渐地又围绕在她四周了。可是已经没有尊敬崇拜的意味,只是好奇,只是侮狎。”
- 3.
北伐释义:⒈向北方进军征讨。 《左传·僖公九年》:“齐侯 不务德而勤远略,故北伐 山戎,南伐 楚,西为此会也。”《南史·宋明帝纪》:“﹝ 沉攸之 ﹞率众北伐。”《三国演义》第四四回:“吾自离 鄱阳湖,便有北伐之心,虽刀斧加头,不易其志也!”⒉特指1926年至1927年国民革命军的北伐战争。这是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以国共合作的统一战线为基础进行的一次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统治的革命战争。因这次战争从 广东 出师北伐,所以叫北伐战争。许地山《人非人》:“他想:她也是一个北伐进行中的革命女同志,虽
- 4.
方驾释义:⒈两车并行。《后汉书·马防传》:“临洮 道险,车骑不得方驾。”晋 陆机《拟青青陵上柏》诗:“方驾振飞轡,远游入 长安。”唐 褚亮《伤始平李少府正己》诗:“同游祕府日,方驾直城闉。”《资治通鉴·陈宣帝太建十一年》:“周天元 如 洛阳 ……仍令四后方驾齐驱,或有先后,輒加谴责,人马顿仆,相及於道。”胡三省 注:“方驾,并驾也。”⒉比肩;媲美。南朝 梁 刘孝标《广绝交论》:“遒文丽藻,方驾 曹 王;英跱俊迈,联横 许 郭。”《北史·周纪论》:“黷武穷兵,虽见讥於良史;雄图远略,足方驾於前王。”唐 杜甫《戏为六绝
- 5.
棼然释义:扰乱貌;纷乱貌。《旧唐书·郑从谠传》:“从讜 在镇,北兵寡弱,夷 獠 棼然,乃择其土豪,授之右职,御侮扞城,皆得其効。”元 刘祁《归潜志》卷十二:“高琪 执政后,擢用胥吏,抑士大夫之气不得伸,文法棼然,无兴復远略。”载泽 等《出使各国大臣奏请宣布立宪折》:“循是以往,再閲五年,日本 之元气已復…… 德国 之海力已充,棼然交集,有触即发,安危机关,岂待蓍蔡。”
- 6.
渊谋远略释义:深谋远略。
- 7.
矙瑕伺隙释义:窥伺对方空隙。清 薛福成《论不勤远略之误》:“數十年來,中國 不勤遠略之名聞於外洋,各國莫不欲奪我所不争,乘我所不備,矙瑕伺隙,事端遂百出而不窮。”
- 8.
石田释义:⒈多石而不可耕之地。亦喻无用之物。《左传·哀公十一年》:“得志於 齐,犹获石田也,无所用之。”唐 寒山《诗》之六六:“土牛耕石田,未有得稻日。”清 薛福成《滇缅分界大概情形疏》:“得之则曰犹获石田,失之则曰不勤远略。”梁启超《论生利分利》:“顾同一土地也,在野蛮民族之手,则为石田;在文明民族之手,则为奇货。”⒉贫瘠的田地。宋 秦观《次韵子由题蜀井》:“蜀 冈精气滀多年,故有清泉发石田。”元 王逢《赠龙虎山人郑良楚》诗之二:“石田岁稔茅屋好,种菊乞诗 虞翰林。”《剪灯新话·天台访隐录》:“有居民四五十家,衣
- 9.
豭豚释义:⒈亦作“豭豘”。 小公猪。后泛指公猪。《礼记·杂记下》:“凡宗庙之器,其名者成则衅之以豭豚。”宋 惠洪《冷斋夜话·宋神宗诏禁中不得牧豭豘因悟太祖远略》:“神宗皇帝 一日行后苑,见牧豭豘者,问何所用。”章炳麟《訄书·解辫发》:“欧罗巴 诸国来互市者,復蚩鄙百端,拟以豭豚。”⒉古人佩豭豚形象之物,表示勇敢。《史记·仲尼弟子列传》:“子路 性鄙,好勇力,志伉直,冠雄鸡,佩豭豚,陵暴 孔子。”裴駰 集解:“冠以雄鸡,佩以豭豚。二物皆勇,子路 好勇,故冠带之。”
- 10.
远略释义:⒈深远的谋略。 《后汉书·西羌传论》:“贪其暂安之埶,信其驯服之情,计日用之权宜,忘经世之远略。”晋 陆机《辨亡论下》:“洪规远略,固不厌夫区区者也。”宋 曾巩《胡太傅挽词》之二:“远略参基命,雄文入典章。”陈毅《吟反攻形势》:“反攻形势见远略,动员群众赖雄才。”⒉谓经略远方。《左传·僖公九年》:“齐侯 不勤德,而勤远略,故北伐 山戎,南伐 楚。”《后汉书·鲜卑传》:“武帝 情存远略,志闢四方。”宋 苏轼《乞诏边吏无进取及论鬼章事宜札子》:“朝廷好生恶杀,不务远略。”清 王韬《变法自强下》:“我 中 朝素
- 11.
选懦释义:亦作“选愞”。 柔弱怯懦。选,通“巽”。《后汉书·西羌传》:“今三郡未復,园陵单外,而公卿选懦,容头过身。”宋 叶适《朝请大夫提举江州太平兴国宫陈公墓志铭》:“选愞迟鲁,儒之常患。”明 张居正《答冏卿徐敬吾书》:“元年之事,选愞中立,不能昌言以树正帜。”清 陈康祺《郎潜纪闻》卷七:“耆英、琦善、伊里布 诸人,多选懦,无远略。”
- 12.
阐敷释义:阐扬传播。《晋书·长沙王乂传》:“吾之与卿,友于十人,同产皇室,受封外都,各不能阐敷王教,经济远略。”明 李东阳《丰年颂》:“臣诚材识卑譾,不足以铺叙德美,阐敷瑞祥,至於推本陛下敬天勤民之意,昭於上下,用供能祈天永命之实,则不敢缺也。”
- 13.
餐风释义:⒈谓生活于山野。晋 无名氏《莲社高贤传·雷次宗》:“吾童稚之年,已怀远略。弱冠託 庐山,事释和尚游,餐风二十餘载。”⒉以风为食。形容超脱尘世的神仙生活。明 张景《飞丸记·意传风稿》:“武陵津 傍,藐姑山 上,餐风吸露乘云,那许尘眸相望。”
- 14.
高算释义:深谋远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