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僧徒 僧徒的意思
sēng

僧徒

简体僧徒
繁体
拼音sēng tú
注音ㄙㄥ ㄊㄨˊ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sēng, ◎ 佛教指出家修行的人,梵语“僧伽”的简称。【组词】:僧侣。僧尼。僧人。僧众。僧俗。高僧。

tú,(1) 步行。【组词】:徒步。徒涉。(2) 空。【组词】:徒手。(3) 白白地。【组词】:徒然。徒劳无益。(4) 只;仅仅。【组词】:家徒四壁。(5) 从事学习的人。【组词】:徒弟。徒工。学徒。师徒。(6) 同一派系或信仰同一宗教的人。【组词】:信徒。教徒。党徒。(7) 人(多指坏人)。【组词】:匪徒。暴徒。赌徒。叛徒。(8) 剥夺犯人自由的刑法。【组词】:徒刑。

基本含义

指僧人和弟子,也指师徒关系。

僧徒的意思

僧徒 [sēng tú]

1. 僧侣、和尚的通称。

[monk;]

僧徒 引证解释

⒈ 僧人,僧众。

《魏书·释老志》:“太祖 闻其名,詔以礼徵赴京师,后以为道人统,綰摄僧徒。”
唐 韩愈 《送僧澄观》诗:“皆言 澄观 虽僧徒,公才吏用当今无。”
胡蕴玉 《<中国文学史>序》:“姚刑部 曰:‘ 唐 之世,僧徒不通於文事,书其师语以俚俗之语録。 宋 世儒者弟子,盖过而效之。’”


国语词典

僧徒 [sēng tú]

⒈ 佛教的出家人。

唐·白居易〈留题天竺灵隐两寺〉诗:「僧徒多怅望,宾从亦裴回。」
《董西厢·卷一》:「由是僧徒知生疏于财而重于义,过善之,乃呼知事僧引于塔位一舍后。」


僧徒的反义词及解释

    • 1.
      俗人释义:⒈世俗的人;一般人(对僧、尼、道士等出家人而言)。 ⒉庸俗的人。

僧徒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一夏释义:⒈一个夏季。⒉僧徒以四月十六日至七月十五日为静修之期,谓之一夏。佛经中称为安居。见《翻译名义集·众善行法安居》。
    • 2.
      僧侣释义:僧徒,也借来称某些别的宗教(如古印度婆罗门教、中世纪天主教)的修道人。
    • 3.
      僧讲释义:指僧徒说法讲经。
    • 4.
      化主释义:⒈教化之主。 佛家对佛的称谓。⒉佛家指掌管化缘的僧徒。
    • 5.
      叹佛释义:谓佛教僧徒以偈文赞唱佛德。
    • 6.
      四施释义:⒈向四周散布。 ⒉佛教语。僧徒修习的四种布施:笔施、墨施、经施、说法施。见《菩萨戒经》。
    • 7.
      夏安居释义:佛教语。谓僧徒在夏天,从四月十六日至七月十五日,禁止外出,而专心坐禅修学。又称坐夏。
    • 8.
      大夜释义:⒈沉沉的黑夜;深沉的夜色。晋 陆云《南征赋》:“映皓月而望舒闇,照重昏而大夜朗。”鲁迅《<唐宋传奇集>序例》:“时大夜弥天,璧月澄照,饕蚊遥叹,余在 广州。”⒉长夜。谓人死长眠地下。南朝 梁 王僧孺《从子永宁令谦诔》:“昭途长已,大夜斯安。”北周 庾信《周太子少保步陆逞神道碑》:“爰在盛年,先从大夜。”唐 黄滔《伤翁外甥》诗:“青春成大夜,新雨坏孤坟。”⒊佛教谓僧徒死后火葬之前夜为大夜,也称迨夜、宿夜。参阅《百丈清规》六。
    • 9.
      子母释义:⒈母子。亦指母女。《孟子·离娄下》:“夫 章子,岂不欲有夫妻子母之属哉?”《史记·高祖本纪》:“老父已去,高祖 适从旁舍来,吕后 具言客有过,相我子母皆大贵。”金 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卷一:“法本 众僧徒,别了 鶯鶯、夫人子母,佛堂里自监覷,覷着收拾铺陈来的什物。”《水浒传》第二回:“两个恐怕连累,只得去殿帅府首告:‘王教头 弃家在逃,子母不知去向。’”⒉指大小、主从关系。三国 魏 阮籍《咏怀》之八:“昔闻 东陵 瓜,近在 青门 外。连畛距阡陌,子母相钩带。”《通志·总序》:“文有子母,主类为母,从类为
    • 10.
      宣卷释义:⒈元、明、清 时,僧徒讲唱宝卷,称为宣卷。 《醒世姻缘传》第六三回:“薛三省 娘子不敢怠慢,随即到了 莲华菴 中,恰好 白姑子 不在家里,往 杨乡宦 宅里宣卷去了。”《醒世姻缘传》第六三回:“狄希陈 道:‘他在 杨 家内宅里边宣卷,我如何好进得去?’”⒉指由宝卷发展而来,至 清 代形成的一种曲艺形式。原来专唱佛教故事,后来渐以演民间传说故事为主。瞿秋白《论大众文艺·普洛大众文艺的现实问题》:“他们所‘享受’的是:连环图画,最低级的故事演义小说,时事小调唱本,以至于《火烧红莲寺》等类的大戏,影戏,木头人戏,
    • 11.
      少林寺释义:佛教禅宗的发源地。 在河南登封北少室山北麓五乳峰下,北魏孝文帝太和二十年(496)建。唐以后,僧徒常习武艺,形成拳术的一派,世称少林派。
    • 12.
      山众释义:僧徒。
    • 13.
      律堂释义:僧徒坐禅修戒的佛堂。
    • 14.
      律院释义:僧徒讲解戒律的房舍。 泛指寺院。
    • 15.
      律行释义:⒈指僧徒持守戒律的行为。⒉谓僧徒按戒律实践。
    • 16.
      戒坛释义:僧徒受戒的地方。
    • 17.
      戒腊释义:亦作“戒蜡”。僧徒受戒后的年数。宋 罗烨《醉翁谈录·僧行因祸致福》:“僧既遭刑而归,治疗获安,得高寿,享年九十六,戒腊七十一年,剃度小师凡五人,岂非因祸致福也?”《敕修百丈清规·节腊》:“僧不序齿而序腊,以别俗也……凡禪诵行坐,以受戒先后为次。”一说,僧徒结夏时,造一重量与本人相等的蜡人。解夏时,若体重不轻于蜡人,说明念定无妄想;反之,则精神不一。以此测定僧徒戒行,故称。明 田汝成《西湖游览志馀·方外玄踪》:“戒腊本作戒蜡。西域番僧结制之日,秤其身若干觔,即以蜡为身,亦若干觔,解制之日再秤之,若身重於蜡,
    • 18.
      托钵沿门释义:原指僧徒化缘。比喻挨家乞讨。
    • 19.
      折倒释义:⒈亦作“折到”。摧残,折磨。⒉南唐李后主好佛,大起佛寺,广聚僧徒,日设供斋,食有未尽,次日再供,谓之折倒。事见宋陆游《南唐书·浮屠契丹高丽传》。⒊谓将东西全部取去。⒋指折服。⒌翻倒;推翻。
    • 20.
      持念释义:谓僧徒念诵经咒。《旧五代史·唐书·末帝纪中》:“每年诞节,诸州府奏荐僧道,其僧尼欲立讲论科……持念科。”宋 吴曾《能改斋漫录·事始二》:“近臣奏且詔 不空三藏 入内持念。明皇 秉香炉,不空 诵《仁王护国陁罗尼》。”
僧徒是什么意思 僧徒读音 怎么读 僧徒,拼音是sēng tú,僧徒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僧徒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