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事件 事件的意思
shìjiàn

事件

简体事件
繁体
拼音shì jiàn
注音ㄕˋ ㄐㄧㄢˋ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shì,(1) 自然界和社会中的现象和活动。【组词】:事情。事件。事业。(2) 变故。【例句】:事故(出于某种原因而发生的不幸事情,如工作中的死伤等)。事端。(3) 职业。【例句】:谋事(指找职业)。(4) 关系和责任。【例句】:你走吧,没你的事了。(5) 办法。【例句】:光着急也不是事儿,还得另找出路。(6) 做,治。【组词】:不事生产。无所事事。(7) 服侍。【组词】:事父母。

jiàn,(1) 量词,用于个体事物。【组词】:一件事。(2) 指可以一一计算的事物。【组词】:零件儿。案件。(3) 不平常的大事情。【组词】:事件。(4) 文书证明之类。【组词】:文件。来件。证件。

基本含义

将大事变小,把小事变无关紧要

事件的意思

事件 [shì jiàn]

1. 有一定社会意义或影响的大事情。

“平陆事件”充分体现了党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关怀。——《为了六十一个阶级弟兄》

[ incident; event; ]

2. 泛指一般的大事情;具体事务。

四叔家里最重大的事件是祭祀。——《祝福》

[ work; ]

3. 禽、畜的可以吃的内脏。

杂煎事件。

[ giblets; ]

事件 引证解释

⒈ 事情。

宋 范仲淹 《论复并县札子》:“若转运使等定夺不当,亦乞朝廷駮下不当事件,特行堪问。”
《红楼梦》第五八回:“将他腾挪出来,协理 寧 荣 两处事件。”
鲁迅 《华盖集续编·马上支日记》:“要证明 中国 人的不正经,倒在自以为正经地禁止男女同学,禁止模特儿这些事件上。”

⒉ 事项。

宋 司马光 《论两浙不宜添置弓手状》:“臣谨条列添置弓手不便事件如左,伏维圣恩省察,少加详择焉。”

⒊ 指文案。

明 刘若愚 《酌中志·内府衙门职掌》:“凡各处办事打来事件,皆到内署,先见厂公心腹内官,发司房删润奏之。”
《红楼梦》第一〇四回:“忽有家人传报説:‘内廷传旨,交看事件。’ 雨村 疾忙上轿进内。”

⒋ 指案件。

《儿女英雄传》第十三回:“﹝ 乌明阿 ﹞才由水路走出一程,又奉到廷寄命他到 南河 查办事件。”

⒌ 指历史上或社会上已经发生的大事情。

毛泽东 《南京政府向何处去?》:“四月一日发生于 南京 的惨案,不是什么偶然的事件。”

如:九一八事件

⒍ 鸟兽类的内脏。

宋 孟元老 《东京梦华录·食店》:“更有 川 饭店,则有插肉麵……杂煎事件。”
宋 吴自牧 《梦粱录·天晓诸人出市》:“御街 铺店,闻鐘而起,卖早市点心,如煎白肠、羊鹅事件。”

⒎ 指人体的部分。

《水浒传》第四六回:“杨雄 又将这妇人七事件分开了,却将头面衣服都栓在包裹里了。”
明 陶宗仪 《辍耕录·想肉》:“天下兵甲方殷,而淮右之军嗜食人……或乘夹袋中,入巨锅活煮,或刲作事件而淹之。”

⒏ 指器物。

《二刻拍案惊奇》卷十一:“这里大郎与 文姬 父女两个,互相安慰,把家中事件,收拾并叠。”
明 沉榜 《宛署杂记·乡试》:“铜事件七福。”
《何典》第四回:“到得好日,凡属喜事喜日应用的事件,尽皆千端百正。”


国语词典

事件 [shì jiàn]

⒈ 事情、事项。

宋·司马光〈论两浙不宜添置弓手状〉:「臣谨条列添置弓手不便事件如左,伏维圣恩省察,少加详择焉。」
《程乙本红楼梦·第五八回》:「将他腾挪出来,协理荣宁两处事件。」

事变 事故 事情 事项

⒉ 物品、器具。

元·周密《武林旧事·卷三·赏雪》:「且作雪花、雪灯、雪山之类,及滴酥为花及诸事件,并以金盆盛进,以供赏翫。」
《二刻拍案惊奇·卷一一》:「这里大郎与文姬父女两个,互相安慰,把家中事件,收拾并叠。」

⒊ 鸟兽类的肠、胃、脏、腑等物。

宋·吴自牧《梦粱录·卷十三·天晓诸人出市》:「御街铺店,闻钟而起,卖早市点心,如煎白肠、羊鹅事件。」


事件的近义词及解释

    • 1.
      事情释义:⒈人类生活中的一切活动和所遇到的一切社会现象:事情多,忙不过来。⒉事故;差错:不能马虎,出了事情就麻烦了。⒊职业;工作:在公司里找了一个事情。
    • 2.
      事项释义:事情的项目:注意事项。
    • 3.
      事故释义:意外的损失或灾祸(多指在生产、工作上发生的):工伤事故。责任事故。防止发生事故。
    • 4.
      事务释义:⒈所做的或要做的事情:事务繁忙。 ⒉总务:事务员。事务工作。
    • 5.
      事宜释义:关于事情的安排、处理(多用于公文、法令):商谈呈递国书事宜。
    • 6.
      事变释义:⒈突然发生的重大政治、军事性事件:七七事变。西安事变。⒉政治、军事方面的重大变化。⒊泛指事物的变化:找出周围事变的内部联系,作为我们行动的向导。
    • 7.
      变乱释义:⒈战争或暴力行动所造成的混乱。⒉变更并使紊乱:变乱祖制。变乱成法。

事件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释义:比喻经历一次挫折以后就变得胆小怕事。同“一年被蛇咬,三年怕草索”。后被引申为就是一旦受过伤害就对类似的事物或事件十分惧怕。被蛇咬了一次,就再不敢碰草索。
    • 2.
      一朝被蛇咬释义:比喻遭过一次伤害以后就害怕遇到同样或类似的事物或事件。
    • 3.
      一淘体释义:一淘体的事件缘由完全是出于巧合,起先是因为信息时报的一条嵌入型广告,机缘性的与本拉登被击毙的消息呼应,“给力秒杀”也算是最为戏剧性的形容,也就是因为这样的偶然,在时事背景下引起了诸多人的津津乐道。
    • 4.
      下回分解释义:章回小说于每回之末所用的套语。现多用以喻事件发展的结果。
    • 5.
      不可能事件释义:概率论中把在一定条件下不可能发生的事件叫做不可能事件。 不可能事件的概率为0。
    • 6.
      不明所以释义:不去了解辩明事件真相。
    • 7.
      不法奶牛释义:三鹿事件之后,在网上盛行的一些恶搞段子。如:通过对产品大量深入检测排查得出结论,是不法奶牛向鲜牛奶中掺入三聚氰胺造成婴儿患肾结石,不法奶牛才是这次事件的真凶。
    • 8.
      不测释义:⒈属性词。不可测度的;不可预料的:天有不测风云。⒉指意外的不幸事件:险遭不测。提高警惕,以防不测。
    • 9.
      丑剧释义:指具有戏剧性的丑恶的事件。
    • 10.
      丑角释义:⒈戏曲角色行当中的丑。 ⒉指在某一事件中充当的不光彩角色。
    • 11.
      专文释义:专门就某个问题写的文章:这一事件的始末另有专文披露。
    • 12.
      专案释义:需要单独立案专门处理的案件或重要事件。
    • 13.
      严处释义:严厉处罚;严肃处理。清 黄六鸿《福惠全书·编审·首改前弊》:“诸色人等出首,审实,首人重赏,本犯立行严处。”《人民日报》12:“北京市 严处分房建房中的违纪事件。”
    • 14.
      中山舰事件释义:也叫三二○事件。 1926年3月18日,蒋介石指使其亲信下令调共产党人李之龙担任舰长的中山舰到黄埔候用,随即反诬共产党“擅入黄埔”“阴谋暴动”。接着于3月20日拘捕了中山舰舰长等共产党员五十多人,又强迫在黄埔军校和国民革命军第一军中工作的共产党员退出,并调动军队包围省港罢工委员会。这是蒋介石反对共产党、企图篡夺国民革命军领导权的阴谋事件。
    • 15.
      主脉释义:⒈植物叶片中央自叶柄至叶端的一条茎脉。后多比喻文章或事件的主要线索。⒉山脉的主要部分。
    • 16.
      九一八事变释义:1931年9月18日夜,日本帝国主义大规模武装侵略中国东北的事件。19日日军侵占沈阳,同时在吉林、黑龙江等省区发动进攻。由于当时国民政府对日本侵略军采取不抵抗政策,致使四个多月内,东北全境沦陷。1945年日本投降,东北领土才全部收复。
    • 17.
      书面声明释义:声明是外交文件的一种,通常是有一国政府、外交部门或其代表就某一问题事件阐述本国政府立场、观点、态度或主张尔发表的正式文件或发言。两国以上的政府或领导人共同发表的声明,称为“共同声明”或“联合声明”。
    • 18.
      事件释义:历史上或社会上发生的不平常的大事情:政治事件。
    • 19.
      事变释义:⒈突然发生的重大政治、军事性事件:七七事变。西安事变。⒉政治、军事方面的重大变化。⒊泛指事物的变化:找出周围事变的内部联系,作为我们行动的向导。
    • 20.
      事态释义:某一事件的局势或情况(多指坏事):事态严重。事态正在扩大。

事件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释义:比喻经历一次挫折以后就变得胆小怕事。同“一年被蛇咬,三年怕草索”。后被引申为就是一旦受过伤害就对类似的事物或事件十分惧怕。被蛇咬了一次,就再不敢碰草索。
    • 2.
      一朝被蛇咬释义:比喻遭过一次伤害以后就害怕遇到同样或类似的事物或事件。
    • 3.
      一淘体释义:一淘体的事件缘由完全是出于巧合,起先是因为信息时报的一条嵌入型广告,机缘性的与本拉登被击毙的消息呼应,“给力秒杀”也算是最为戏剧性的形容,也就是因为这样的偶然,在时事背景下引起了诸多人的津津乐道。
    • 4.
      下回分解释义:章回小说于每回之末所用的套语。现多用以喻事件发展的结果。
    • 5.
      不可能事件释义:概率论中把在一定条件下不可能发生的事件叫做不可能事件。 不可能事件的概率为0。
    • 6.
      不明所以释义:不去了解辩明事件真相。
    • 7.
      不法奶牛释义:三鹿事件之后,在网上盛行的一些恶搞段子。如:通过对产品大量深入检测排查得出结论,是不法奶牛向鲜牛奶中掺入三聚氰胺造成婴儿患肾结石,不法奶牛才是这次事件的真凶。
    • 8.
      不测释义:⒈属性词。不可测度的;不可预料的:天有不测风云。⒉指意外的不幸事件:险遭不测。提高警惕,以防不测。
    • 9.
      丑剧释义:指具有戏剧性的丑恶的事件。
    • 10.
      丑角释义:⒈戏曲角色行当中的丑。 ⒉指在某一事件中充当的不光彩角色。
    • 11.
      专文释义:专门就某个问题写的文章:这一事件的始末另有专文披露。
    • 12.
      专案释义:需要单独立案专门处理的案件或重要事件。
    • 13.
      严处释义:严厉处罚;严肃处理。清 黄六鸿《福惠全书·编审·首改前弊》:“诸色人等出首,审实,首人重赏,本犯立行严处。”《人民日报》12:“北京市 严处分房建房中的违纪事件。”
    • 14.
      中山舰事件释义:也叫三二○事件。 1926年3月18日,蒋介石指使其亲信下令调共产党人李之龙担任舰长的中山舰到黄埔候用,随即反诬共产党“擅入黄埔”“阴谋暴动”。接着于3月20日拘捕了中山舰舰长等共产党员五十多人,又强迫在黄埔军校和国民革命军第一军中工作的共产党员退出,并调动军队包围省港罢工委员会。这是蒋介石反对共产党、企图篡夺国民革命军领导权的阴谋事件。
    • 15.
      主脉释义:⒈植物叶片中央自叶柄至叶端的一条茎脉。后多比喻文章或事件的主要线索。⒉山脉的主要部分。
    • 16.
      九一八事变释义:1931年9月18日夜,日本帝国主义大规模武装侵略中国东北的事件。19日日军侵占沈阳,同时在吉林、黑龙江等省区发动进攻。由于当时国民政府对日本侵略军采取不抵抗政策,致使四个多月内,东北全境沦陷。1945年日本投降,东北领土才全部收复。
    • 17.
      书面声明释义:声明是外交文件的一种,通常是有一国政府、外交部门或其代表就某一问题事件阐述本国政府立场、观点、态度或主张尔发表的正式文件或发言。两国以上的政府或领导人共同发表的声明,称为“共同声明”或“联合声明”。
    • 18.
      事件释义:历史上或社会上发生的不平常的大事情:政治事件。
    • 19.
      事变释义:⒈突然发生的重大政治、军事性事件:七七事变。西安事变。⒉政治、军事方面的重大变化。⒊泛指事物的变化:找出周围事变的内部联系,作为我们行动的向导。
    • 20.
      事态释义:某一事件的局势或情况(多指坏事):事态严重。事态正在扩大。

事件造句

1.并无一字褒贬,只对事件本身作客观记述。

2.国际关系研究所的同志们,个个明见万里,对于当前世界上发生的事件无不了若指掌。

3.当她看到这不幸的事件突然发生的时候,不由得惊心掉胆,不知所措。

4.对这个事件的处理,我们要无偏无党,最后要做到几方面都心服口服。

5.常在社会版新闻发现一些荒谬绝伦的事件,不禁令人慨叹世风日下,人心不古。

6.有关外星人事件,众说纷纭,言人人殊。

7.对恐怖事件,他一无所知。

8.抗议现场大有一触即发,酿成流血事件的可能。

9.抗议现场扼有一触即发,酿成流血事件的可能。

10.整个事件可以归结为他们之间的争权夺利。

11.她与经理的桃色事件已是满城风雨,人人皆知了。

12.近来报纸喧腾一时的影星绯闻事件,原来是以讹传讹,根本就是误会一场。

13.这些聪明的记者们使被掩盖的水门事件真相大白于天下。

14.你不能妄自菲薄,让他人得到属于你应得的事件和机遇。

15.这部小说中的人物事件绝非子虚乌有,它是现实生活的艺术加工。

16.对这次事件,我们必须找出原因,对症下药,不要盲目行事。

17.请日本在钓鱼岛事件上,要有明智的选择,停止战争挑衅,奉劝他们悬崖勒马,不要玩火自焚。

18.我们对水门事件的处理继续犯拖延和按兵不动的老毛病。

19.摘要高校学术界造假事件接二连三地被曝光。

20.面对这突来的事件,大家面面相觑,束手无策。

事件(shijian)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事件是什么意思 事件读音 怎么读 事件,拼音是shì jiàn,事件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事件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