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勘问 勘问的意思
kānwèn

勘问

简体勘问
繁体勘問
拼音kān wèn
注音ㄎㄢ ㄨㄣˋ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kān,(1) 校对,复看核定。【组词】:勘核。勘正。勘误。校勘。(2) 实现调查,探测。【组词】:勘测。勘探。勘查。(3) 审问囚犯。【组词】:勘问。推勘。

wèn,(1) 有不知道或不明白的事请人解答。【组词】:询问。问答。问题。问鼎(指图谋夺取政权)。问津。质问。过问。(2) 为表关切而询问。【组词】:慰问。问候。问长问短。(3) 审讯,追究。【组词】:审问。问案。唯你是问。(4) 管,干预。【组词】:概不过问。(5) 向某人或某方面要东西。【例句】:我问他借几本书。(6) 姓。

基本含义

勘察和询问。

勘问的意思

勘问 [kān wèn]

1. 查问;审问。

勘问 引证解释

⒈ 查问;审问。

唐 白居易 《奏所闻状》:“除四节外,非时进奉,一切并停;如有违越,仰御史臺察访闻奏。今若不许报臺,不许勘问,即是许进奉而废德音也。”
宋 何薳 《春渚纪闻·王乐仙得道》:“固知子栖心之久,更俟与子勘问之也。”
元 无名氏 《留鞋记》第四折:“有琴童来告状,叫屈声寃。我老夫秉公道当堂勘问。”
《水浒传》第十八回:“知县把一干拿到的邻居,当厅勘问。”


国语词典

勘问 [kān wèn]

⒈ 审问。

元·关汉卿《蝴蝶梦·第二折》:「有什么合审的罪囚,押上勘问。」
《初刻拍案惊奇·卷四》:「追问马主,捉举子到内侍省勘问。」


勘问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供吐释义:招供,说出真实情况。《宣和遗事》前集:“王平 ……付吏 张大年 勘问因由,花约 依实供吐。”《天雨花》第八回:“须当据实来供吐,若有虚言即动刑。”清 黄六鸿《福惠全书·刑名·审盗》:“须要听其口词,辨其虚实,俟其供吐,以为驳詰。”
    • 2.
      侵刻释义:⒈侵害,剥夺。《诗·曹风·下泉序》:“曹 人疾 共公 侵刻下民,不得其所,忧而思明王贤伯也。”《后汉书·刘隆传》:“十五年,詔下州郡检覈其事,而刺史太守多不平均,或优饶豪右,侵刻羸弱,百姓嗟怨,遮道号呼。”宋 庄季裕《鸡肋编》卷上:“虽大木亦枯死,有一夕伤数百株者。此多大姓侵刻细民,故以此报之也。”明 文徵明《周康僖公传》:“太监 李兴 提督山陵,言者论其侵刻誖谩。有旨下公勘问,公尽法探竟,得其侵渔僨事诸不法,按劾抵罪。”⒉苛重。宋 沉作喆《寓简》卷十:“抑又蕃舶之征过於侵刻,遂不復至中华耶?”
    • 3.
      吃勘释义:亦作“喫勘”。勘问。
    • 4.
      听勘释义:听候勘问、审讯。元 无名氏《鸳鸯被》楔子:“我如今有罪赴京听勘。”明 沉德符《野获编补遗·台省·御史墨败》:“穆宗 初年,屯盐都御史 庞尚鹏 疏劾 淮 扬 巡盐御史 孙以仁 侵匿盐银千餘两,宜令先革职听勘,上允之。”《清史稿·裕宪亲王福全传》:“十一月,福全 等至京师,命止 朝阳门 外听勘。”
    • 5.
      研审释义:⒈研究审查。 ⒉勘问;审讯。
    • 6.
      研鞫释义:勘问;审讯。
    • 7.
      节推释义:“节度推官”的略称。 为节度使属官,掌勘问刑狱。

勘问(kanwen)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勘问是什么意思 勘问读音 怎么读 勘问,拼音是kān wèn,勘问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勘问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