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严正 严正的意思
yánzhèng

严正

简体严正
繁体嚴正
拼音yán zhèng
注音ㄧㄢˊ ㄓㄥˋ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yán,(1) 紧密,没有空隙。【组词】:严紧。严密。(2) 不放松,认真。【组词】:严格。严肃。严正(严肃正当)。严明(严肃而公正,如“赏罚严严”)。严饬(➊严格命令;➋谨严)。威严。(3) 郑重,庄重。【组词】:庄严。尊严。(4) 厉害的。【组词】:严厉。严苛。(5) 重大。【组词】:严重。(6) 姓。

zhèng zhēng,(1) 不偏斜,与“歪”相对。【组词】:正午。正中(zhōng )。正襟危坐。(2) 合于法则的。【例句】:正当(dāng)。正派。正楷。正规。正大光明。正言厉色。拨乱反正。(3) 合于道理的。【组词】:正道。正确。正义。正气。(4) 恰好。【组词】:正好。正中(zhōng )下怀。(5) 表示动作在进行中。【例句】:他正在开会。(6) 两者相对,好的、强的或主要的一方,与“反”相对,与“副”相对。【组词】:正面。正本。(7) 纯,不杂。【组词】:正色。正宗。正统。纯正。(8) 改去偏差或错误。【组词】:正骨。正误。正音。正本清源。(9) 图形的各个边的长度和各个角的大小都相等的。【组词】:正方形。(10) 指失去电子的,与“负”相对。【组词】:正电。(11) 大于零的,与“负”相对。【例句】:正数(shù)。(12) 姓。 ◎ 〔正月〕农历一年的第一个月。简称“正”,如“新正”。

基本含义

严肃认真,庄重正直。

严正的意思

严正 [yán zhèng]

1. 严肃正直;严肃正当。

严正立场。

[ be solemn and just; ]

2. 措辞严厉。

严正警告。

[ stern; ]

3. 庄严。

严正声明。

[ solemn; ]

严正 引证解释

⒈ 严肃正直;严格公正。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教子》:“王大司马 母 魏夫人,性甚严正。”
《新唐书·杜景佺传》:“杜景佺,冀州 武邑 人。性严正。”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谈·谈献三·丘文庄》:“丘文庄公 濬,著《世史正纲》,持论严正。”

⒉ 严肃正当。

叶圣陶 《倪焕之》十二:“‘那末是谁家的,我们倒要听听。’ 金树伯 严正地问。”

如:严正声明;严正的立场。


国语词典

严正 [yán zhèng]

⒈ 庄严端正。

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教子》:「王大司马母魏夫人,性甚严正。」

如:「持论严正」。

随便 歪邪


严正的近义词及解释

    • 1.
      严明释义:⒈严肃而公正(多指法纪):赏罚严明。纪律严明。⒉使严明:严明军纪。要严明法纪,制止不正之风。

严正的反义词及解释

    • 1.
      随便释义:⒈按照某人的方便:去不去随便。随你的便。⒉不在范围、数量等方面加限制:随便闲谈。⒊怎么方便就怎么做,不多考虑:我说话很随便,请你不要见怪。写文章不能随随便便,要对读者负责任。⒋任凭;无论:话剧也好,京剧也好,随便什么戏,他都爱看。

严正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严岸释义:严正高傲。岸,傲岸。
    • 2.
      严正释义:严肃正当;严肃公正:严正声明。持论严正。严正的立场。
    • 3.
      为久释义:⒈延滞。 《公羊传·庄公八年》:“何言乎祠兵,为久也。曷为为久?吾将以甲午之日,然后祠兵於是。”何休 注:“为久,稽留之辞。”徐彦 疏:“为犹作,言作久,稽留之辞矣。”⒉持久。银雀山 汉 墓竹简《孙膑兵法·威王问》:“埤垒广志,严正辑众,避而骄之,引而劳之,攻其无备,出其不意,必以为久。”
    • 4.
      义正辞约释义:道理严正公允,措词简炼。 亦作“辞顺理正”。
    • 5.
      义概释义:严正的气节。
    • 6.
      侠烈释义:刚直严正,见义勇为。南朝 宋 袁淑 《效子建白马篇》诗:“侠烈良有闻,古来共知然。”《儿女英雄传》第七回:“如今听了那个老头儿的一番话,早又动了他一个侠烈心肠。” 刘师培 《文说》:“又如 刘玄 以侠烈著闻,而 范 史力言其懦弱。”
    • 7.
      修然释义:⒈整饬貌;严正貌。⒉形容水声。⒊长貌。
    • 8.
      内方外圆释义:指为人处事之道,表面随和,内心严正。
    • 9.
      凛不可犯释义:严肃可敬畏的样子。形容严正而令人敬畏,不容侵犯。
    • 10.
      凛如霜雪释义:比喻待人接物毫无感情,象冰霜一样冷。也比喻态度严正,不可接近。同“凛若冰霜”。
    • 11.
      凛然不可犯释义:凛然:严肃可敬畏的样子。形容严正而令人敬畏,不容侵犯。
    • 12.
      凛凛不可犯释义:严正而令人敬畏,不容侵犯。
    • 13.
      凛凛有生气释义:凛凛:严正的样子。形容令人敬畏而又充活力。多指崇高的人或业绩永远流传。
    • 14.
      凛有生气释义:凛:严正的样子。形容令人敬畏而又充活力。多指崇高的人或业绩永远流传。
    • 15.
      凛絜释义:严正高洁。
    • 16.
      凛若冰霜释义:凛:冷。 冷得象冰霜一样。比喻待人接物毫无感情,象冰霜一样冷。也比喻态度严正,不可接近。
    • 17.
      凛若秋霜释义:比喻待人接物毫无感情,象冰霜一样冷。 也比喻态度严正,不可接近。同“凛若冰霜”。
    • 18.
      刻廉释义:严正清白。
    • 19.
      包公释义:包拯(zhěng),北宋时进士,曾任开封府知府,以执法严正著称。民间关于他断案的传说很多,尊称他为包公或包青天。小说戏曲中把他描写成刚正严明、不畏权势的清官的典型。
    • 20.
      危言正色释义:刚直的言论和严正的态度。

严正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严岸释义:严正高傲。岸,傲岸。
    • 2.
      严正释义:严肃正当;严肃公正:严正声明。持论严正。严正的立场。
    • 3.
      为久释义:⒈延滞。 《公羊传·庄公八年》:“何言乎祠兵,为久也。曷为为久?吾将以甲午之日,然后祠兵於是。”何休 注:“为久,稽留之辞。”徐彦 疏:“为犹作,言作久,稽留之辞矣。”⒉持久。银雀山 汉 墓竹简《孙膑兵法·威王问》:“埤垒广志,严正辑众,避而骄之,引而劳之,攻其无备,出其不意,必以为久。”
    • 4.
      义正辞约释义:道理严正公允,措词简炼。 亦作“辞顺理正”。
    • 5.
      义概释义:严正的气节。
    • 6.
      侠烈释义:刚直严正,见义勇为。南朝 宋 袁淑 《效子建白马篇》诗:“侠烈良有闻,古来共知然。”《儿女英雄传》第七回:“如今听了那个老头儿的一番话,早又动了他一个侠烈心肠。” 刘师培 《文说》:“又如 刘玄 以侠烈著闻,而 范 史力言其懦弱。”
    • 7.
      修然释义:⒈整饬貌;严正貌。⒉形容水声。⒊长貌。
    • 8.
      内方外圆释义:指为人处事之道,表面随和,内心严正。
    • 9.
      凛不可犯释义:严肃可敬畏的样子。形容严正而令人敬畏,不容侵犯。
    • 10.
      凛如霜雪释义:比喻待人接物毫无感情,象冰霜一样冷。也比喻态度严正,不可接近。同“凛若冰霜”。
    • 11.
      凛然不可犯释义:凛然:严肃可敬畏的样子。形容严正而令人敬畏,不容侵犯。
    • 12.
      凛凛不可犯释义:严正而令人敬畏,不容侵犯。
    • 13.
      凛凛有生气释义:凛凛:严正的样子。形容令人敬畏而又充活力。多指崇高的人或业绩永远流传。
    • 14.
      凛有生气释义:凛:严正的样子。形容令人敬畏而又充活力。多指崇高的人或业绩永远流传。
    • 15.
      凛絜释义:严正高洁。
    • 16.
      凛若冰霜释义:凛:冷。 冷得象冰霜一样。比喻待人接物毫无感情,象冰霜一样冷。也比喻态度严正,不可接近。
    • 17.
      凛若秋霜释义:比喻待人接物毫无感情,象冰霜一样冷。 也比喻态度严正,不可接近。同“凛若冰霜”。
    • 18.
      刻廉释义:严正清白。
    • 19.
      包公释义:包拯(zhěng),北宋时进士,曾任开封府知府,以执法严正著称。民间关于他断案的传说很多,尊称他为包公或包青天。小说戏曲中把他描写成刚正严明、不畏权势的清官的典型。
    • 20.
      危言正色释义:刚直的言论和严正的态度。

严正造句

1.他为人严正而有操守,一贯蔑视那些只知醉生梦死的人。

2.春笋像一个个士兵,严阵以待,严正有序。

3.春笋像一个个士兵,严阵待待,严正有序。

4.对他们所犯下的罪行,我们已经严正抗议过几次了。

5.旧社会,汉奸狐假虎威欺压人民,最终没能逃脱历史严正的判决。

严正(yanzheng)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严正是什么意思 严正读音 怎么读 严正,拼音是yán zhèng,严正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严正造句子